财务知识基础创业准备文档格式.docx
《财务知识基础创业准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基础创业准备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拓展职能:
预测、决策、计划和评价
四、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行为的客体,也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在生产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所有方面,而只核算和监督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这部分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等活动。
(一)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是指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
(包括维修业务)
主要有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和销售过程业务。
(二)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
主要是商品购进和销售业务。
五、会计的目标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目标是人们期望会计职能实现以后,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会计目标从属于经济管理目标。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关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六、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会计报表。
补充知识: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它是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加以肯定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推论而形成的一系列不需要证明就可以接受的假定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
只有规定这些前提条件,会计核算才得以正常地进行下去。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
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但是作为会计主体,它必须能够控制经济资源并对此负法律责任。
因此,凡会计主体都应该进行独立核算,也可以反过来说,凡是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都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的是特定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把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把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从而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持续地、正常地进行下去。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否则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
因为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也将无法采用。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核算应将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称为会计年度。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日历年度为我国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个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
实际的经济活动周期可能与这个期间不一致,有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多个会计期间。
但是,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需要在一个会计期间(一般指一个月)结束之后,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可能等到全部经营过程完结之后再考察企业经营成果。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生产较为发达,货币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公共媒介,运用货币计价是会计的基本特点。
正是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的汇总才成为可能。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权益和责任是否发生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具体地说,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实际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的成果,它通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八条,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现分述如下:
1.可靠性。
它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这就是要求会计核算资料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是完全真实的、正确的、全面的。
2.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属于投资者,经营权属于企业本身。
作为投资者要关心了解:
(1)企业盈利状况,据以了解投资者权益的报酬水平;
(2)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据以了解企业近期偿债能力和债权人资本受到的保障程度等情况。
投资者通过对以上情况的了解,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更需要全面了解本单位的生产、消耗、收入、盈亏等状况,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会计信息应兼顾各方需要。
3.可理解性。
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这一原则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会计信息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在报告时还应用规范的文字加以说明,便于经营决策。
4、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这个原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同一企业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资料的计算和处理方法应前后一致。
这是因为对同一类会计事项,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计算和处理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和处理同一类会计事项,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会计指标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就会前后缺乏可比性。
这就要求企业结合本身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方法后,就应始终一贯地使用下去,不宜时常变更。
但这也只是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是绝对不能变动,如必须变动,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便于信息使用者分析、比较。
另一方面是不同企业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这样就能保证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这就能满足国家综合平衡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比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上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较长,租赁期结束时,承担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6、重要性。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这条原则要求企业对于那些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分别核算,单独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报告中作重点说明。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重要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与企业规模大小、企业性质都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严格的会计程序和详细的会计处理手续是费力而花钱的,在会计数据上区分重要与不重要,对不重要的事项允许作例外的灵活处理,是为了遵循“利益>成本”的原则,避免会计处理得不偿失,提高核算的经济效果。
7.谨慎性。
谨慎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也就是说会计必须对预计收益和损失实事求是地认定,绝不能草率从事。
必须明确,采用谨慎性原则,是要求企业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慎重处理可能发生的收益和损失,以保证会计所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绝不允许借“谨慎”之名。
弄虚作假,少计收益,多计损失,偷漏税收,将谨慎性原则作为隐瞒利润,调节盈利水平的手段。
8.及时性。
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日常发生的会计事项,及时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才能及时提供各种会计指标,有利于有关部门迅速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否则,时过境迁,补救无方,会计将失去其在经营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项目三:
如何注册开办“办公设备维修门店”
一、创业的定位
要注册一个公司,首先想好经营什么,怎样经营好,再来注册。
前期可行性分析调查,建议你自己认真的考虑一下。
当前社会上各种企业形式多如牛毛,国营企业、三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各种名词漫天飞,但公民个人出资设立的企业无怪乎以下三种:
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这么多法律名词概念很可能已经把您弄糊涂了,到底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个人独资企业和其他二者的区别是独资企业顾名思义仅由一个人开办,而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企业都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设立。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人仅承担有限责任,即以自己在开办公司时投入的股份额承担责任,如果公司偿还不了债务而破产,也决不会连累到股东个人;
而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就不太妙了,投资人要承担无限责任,即在企业倒闭时会被债权人一直追到家里要债,弄不好就会连生计都成问题。
明眼人一看就会在心中有了选择——当然开有限责任公司了,大不了我还能东山再起,重头来过嘛。
的确,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创立曾被誉为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呢,投资人可以放心大胆地出资开公司,而不会一败涂地,何乐而不为呢?
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有哪些要求?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人以上50人以下);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在这些条件中,创业者最想了解的就是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了,公司法上按照公司运营方式的不同,分别设立了下面几个门槛,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
(一)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
(二)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
(三)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三十万元;
(四)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十万元。
特定行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前款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那么股东出资是不是仅指用货币呢?
不,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只要经过评估作价,都可以作为出资,只是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但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比例最高可达35%)。
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组织机构都有哪些规定?
现行公司法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人的资格,除对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人的资格规定为,必须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外,没有做任何限制性的规定。
这表明,除国有独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外,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企业法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公民个人和外商投资者。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按法律规定必须由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或监事)组成。
股东会是公司必设的非常设机关,是公司的权力机关(又称意思决定机关),由全体出资的股东组成。
股东会以会议的方式工作,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和经营的方针政策。
董事会是公司长设的业务执行和经营意思决定机关,对股东会负责。
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公司,对内主持董事会的工作。
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对董事会负责,管理公司日常事务。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察机关,负责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监督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的违法行为。
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
二、注册公司的步骤:
(接下来谈谈如何注册公司,需要哪些手续、怎样操作)
1.核名:
到工商局去领取一张“企业(字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表”,填写你准备取的公司名称,由工商局上网(工商局内部网)检索是否有重名,如果没有重名,就可以使用这个名称,就会核发一张“企业(字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这一步的手续费是30元。
(30元可以帮你检索5个名字,很多名字重复,所以一般常见的名字就不用试了,免得花冤枉钱)
2.租房:
去专门的写字楼租一间办公室,如果你自己有厂房或者办公室也可以,有的地方不允许在居民楼里办公。
租房后要签订租房合同,并让房东提供房产证的复印件。
签订好租房合同后,还要到税务局去买印花税,按年租金的千分之一的税率购买,例如你的每年房租是1万元,那就要买10元钱的印花税,贴在房租合同的首页,后面凡是需要用到房租合同的地方,都需要是贴了印花税的合同复印件。
3.编写“公司章程”:
可以在工商局网站下载“公司章程”的样本,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章程的最后由所有股东签名。
4.刻私章:
去街上刻章的地方刻一个私章,给他们讲刻法人私章(方形的)。
5.到会计师事务所领取“银行询征函”:
联系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领取一张“银行询征函”(必须是原件,会计师事务所盖鲜章)。
如果你不清楚,可以看报纸上的分类广告,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广告。
6.去银行开立公司验资户:
所有股东带上自己入股的那一部分钱到银行,带上公司章程、工商局发的核名通知、法人代表的私章、身份证、用于验资的钱、空白“银行询征函”表格,到银行去开立公司账户,你要告诉银行是开验资户。
开立好公司账户后,各个股东按自己出资额向公司账户中存入相应的钱。
银行会发给每个股东缴款单、并在“询征函”上盖银行的章。
注意:
公司法规定,注册公司时,投资人(股东)必须缴纳足额的资本,可以以货币形式(也就是人民币)出资,也可以以实物(如汽车)、房产、知识产权等出资。
到银行办的只是货币出资这一部分,如果你有实物、房产等作为出资的,需要到“车管所”、“资产评估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鉴定其价值后再以其实际价值出资,比较麻烦,因此建议你直接拿钱来出资,公司法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拿的钱,自己的也好、借的也好,只要如数缴足出资款即可。
7.办理验资报告:
拿着银行出具的股东缴款单、银行盖章后的“询征函”,以及公司章程、核名通知、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
8.注册公司:
到工商局领取公司设立登记的各种表格,包括设立登记申请表、股东(发起人)名单、董事、经理和监事情况、法人代表登记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登记表。
填好后,连同核名通知、公司章程、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一起交给工商局。
大概3个工作日后可领取执照。
9.凭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的刻章社,去刻公章、财务章。
后面步骤中,均需要用到公章或财务章。
10.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凭营业执照到技术监督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办这个证需要半个月,技术监督局会首先发一个预先受理代码证明文件,凭这个文件就可以办理后面的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户开户手续了。
11.去银行开基本户:
凭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去银行开立基本账号。
最好是在原来办理验资时的那个银行的同一网点去办理,否则,会多收100元的验资账户费用。
开基本户需要填很多表,你最好把能带齐的东西全部带上,要不然要跑很多趟,包括营业执照正本原件、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单位公章、财会公章、法人私章。
开立基本户时,还需要购买一个密码器(从2005年下半年起,大多银行都有这个规定),密码器需要280元。
今后你的公司开支票、划款时,都需要使用密码器来生成密码。
12.办理税务登记:
领取执照后,30日内到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税务登记证。
一般的公司都需要办理2种税务登记证,即国税和地税。
办理税务登记证时,必须有一个会计,因为税务局要求提交的资料其中有一项是会计资格证和身份证。
你可先请一个兼职会计,小公司刚开始请的兼职会计一般工资就可以。
也可以将会计报税的工作外包给财务公司或会计事务所。
13.申请领购发票:
如果你的公司是销售商品及提供应税劳务的,应该到国税去申请发票,如果是服务性质的公司,则到地税申领发票。
最后就开始营业了。
注意每个月按时向税务申报税,即使没有开展业务不需要缴税,也要进行零申报,否则会被罚款的。
在此还有二点必须告诉你:
1.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你可能担心自己不会,怎么办?
刚开始成立的公司,业务少,对会计的工作量也非常小,你可以请一个兼职会计,每个月到你的公司帮你建账,记账报税……;
也可以将对外的财务会计工作外包给财务公司。
2.公司的基本税种与税率:
流通环节的税收:
销售商品及提供应税劳务的公司,按所开发票额的(小规模纳税人)4%征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征收增值税;
提供服务的公司,按所开发票额的5%征收营业税。
所得税:
对企业的纯利润征收18%-25%的企业所得税。
小公司的利润不多,一般是18%。
对企业所得税,做账很关键,如果账面上你的利润很多,那税率就高。
所以,平常的购买设备都要开发票,你吃饭、坐车的票都留起来,可以作为你的企业运作成本。
二种税的区别:
流通环节的(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征税,不管你赚没有赚钱,只有发生了交易,开了发票,就要征税;
所得税,是对利润征税,利润就是营业额扣减各种成本后剩余的钱,只有赚了钱,才会征收所得税。
教学小结:
通过本项目学习,学生应明确学习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的目的意义,进而认真学习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为毕业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基础;
此外,通过对公司法、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的学习了解到注册一个公司的相关法律程序和申请注册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
讲授内容
任务一、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及其内容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对象基本要素分为六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收支及成果。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资产的类型
资产项目的分类,一般是以他们能否在企业的“正常营业周期”内变成现金作为区分的标准。
所谓正常营业周期,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其他各种资金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轨道的资金循环周转。
这个周期,在一年中不止一次的企业,可以一年作为标准。
正常营业周期超过一年的企业,则以一个以营业周期为准。
依照这一标准,将资产划分为两大类,即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
2.资产的特征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的现时义务,这种义务需要企业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负债按期限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一年内需要偿还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2.长期负债
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取得资产的两条渠道,债权人和投资人都有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但他们在企业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区别的。
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分享红利,其权利仅限于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投资人则拥有相应的经营决策权、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