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321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doc

2010年高考历史热点:

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

一、时事热点材料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

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新华社北京2009年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两大重要成果,是一次成功的会议:

这次会议坚持了相关国际公约、议定书和路线图,明确了下一步继续谈判的方向;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强制减排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进展不大。

二、历史考点分析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

商朝、西周的时候,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

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

(2)秦汉:

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

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

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多次泛滥。

但“云梦竹简”《田律》,对砍伐林木、捕捉鸟兽、毒杀鱼龟等都有季节限制。

(3)南北朝:

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4)隋唐:

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

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牛产。

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

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

(5)明清:

在自然保护方面,除袭用旧时的自然资源政策外,别无其他特别之处。

清朝前期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由于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加,清朝开垦的荒地面积大量增加,围湖造田的现象口益增多,人地矛盾愈发突出,此外,从明清两代开始颁布山川弛禁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

这从长远来看,又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

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创办了砖茶厂和缫丝厂。

由于茶叶出口量大增,国内福建等沿海省份茶叶的种植也增多,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导致土地等自然资源被破坏。

(2)半殖半封形成时期:

在列强侵略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为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张之洞在建立汉阳铁厂时,因观念的落后、政治阻力等因素,厂址没有选择在靠近铁矿所在地大冶县的地方,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3)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

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

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济发展所造成的。

(4)建国后环境保护工程、政策与法制:

建国后党和政府举办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工程,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等。

西部大开发特别关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再造秀美河山”。

党和政府还制订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还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2004年12月9日起实施)。

3.世界近现代史:

(1)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世界近现代史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

因工业生产将大量化学物质排入水体而造成的水体污染事件;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因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土壤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事件;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生物等进入食品而造成的食品污染公害事件。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如印度社会发展的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

(3)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①提出原因:

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知识经济兴起的结果。

随着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向注意效益和生活质量。

此外,世界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②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而成的,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

③标志: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同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国形成共识。

④影响: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

是人类社会实现良性发展战略的唯一正确选择。

它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认识:

(1)基本结论:

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必然遭到惩罚。

(2)经济活动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很小;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知识经济时期,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3)政治环境的影响:

频繁的战争和地质变迁、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如丝绸之路上曾创造辉煌文明的楼兰古国,张骞通西域时还沟渠纵横、植被茂盛,如今已完全淹没在了漫漫黄沙中。

(4)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极大的负效应,如环境公害、生态失衡、资源危机等问题。

20世纪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当代日益突出的“水危机”都说明人与自然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三、高考真题选编

01.(2004天津文综39)(34分)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图6),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4分)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4分)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9分)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分)高考资源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12分)

答案要点:

(1)范畴: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变化:

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活动:

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原因:

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5)体现联系观点:

①联系具有普通性、客观性。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③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02.(2008四川Ⅰ卷文综39题第

(1)、

(2)问)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在无定河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统万城)。

赫连勃勃曾叹曰:

“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

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

”北魏灭夏以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底沙泛起成流沙。

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今毛乌素沙漠)。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隋至宋初统万城地区人口统计略表

时间

户数

口数(每户以5口估算)

11673

58365

唐中期

12635

63175

北宋初期

21386

106930

——摘编自《隋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

材料三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

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芜。

据美国官方统治,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

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

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

频繁的沙尘暴对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

当时的一首歌这样唱道:

“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

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遮住太阳。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特《尘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统万城建立哪一历史时期,说明该城所在地区自建城至北宋末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10分)

答案要点:

(1)时期:

东晋十六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变化:

建城之初当地水草肥美,后逐渐变为沙漠。

原因:

改牧业为农业,植被破坏;人口不断增加,过度开发。

(2)原因:

西进运动;大批移民不断开垦土地,植被破坏,粗放式耕作。

影响:

农业遭受损失;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并发;使美国人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03.(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39第

(1)、

(2)问)(20分)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

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

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