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277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圈》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圈》教学设计.doc

《生物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教学策略: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预期教学目的和效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教师和学生齐唱

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馨和重要性

2、歌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同时我们全世界人民还生活在一个比中国还大的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家的名字。

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3.生物圈(地球的表层)──一张薄纸

既然如此,你想了解这个家吗?

引入课题:

生物圈。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好奇的氛围中愉快地进入角色,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物圈的范围。

1、说一说:

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

1、证一证:

阅读教材第11、12页“生物圈的范围”,看看科学家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相同。

给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出问题:

通过验证,哪些同学的观点和科学家的一样,一起交流一下,可以吗?

2、引导学生概括出:

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3、提出问题:

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

3.学生概括出: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有极大帮助。

4、由此介绍:

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4、让学生自己先猜想,再举例说明

5、结论:

不是。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想象的科学精神

5、设疑:

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没有呢?

6、学生思考

引入下一个学习知识点

1、质疑:

①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这些条件吗?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这些条件。

②如何获得和分析这些资料?

1、(实物投影)投影学生搜集的多种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

2、引导学生回忆、并结合教材第12页红框中内容,掌握有关搜集和分析资料的知识后小结:

①搜集途径:

图书馆查阅报刊

访问有关人土

上网搜集

②资料形式:

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③对资料处理:

整理并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发现探索的线索。

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小结:

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样的,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1、知识迁移:

任举一种熟悉的生物,说说它的生存也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吗。

巩固所学知识点

3.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关“生物圈”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关“生物圈”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我想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这些条件一旦改变或不足时,对生物有没有影响?

生活在这个生物圈中的生物会不会对生物圈造成影响?

培养学生虚心提问,学无止境的意识,并为下节课或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4.巩

你会填吗?

生物圈的范围:

的底部

的底部

的底部

体现“STS”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的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物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设计中导入部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只是一首简单、普通的歌曲却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使他们愉快轻松地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对于知识点的学习,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是本设计的较成功之处。

让学生学完知识,自己编一道题考一考其他的同学,并将编好的题目写在预先准备的纸上,以便实物投影展示,“考”时由编题者当“主考官”,学生自愿参与,“被考者”的回答正确与否,主要由编题者确认,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采取集体讨论方式来解决。

这样,让学生编题互问互检,注重学生间相互评价方式的应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将新教材、新教法和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