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2612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无穷的压力。

大学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和对策的研究,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促进大学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文章认为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看,当前和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都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

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良性发展方面有:

毕业生就业绝对量逐年增加;

毕业生的地域流向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下基层或到西部地区发展;

毕业生的单位流向越来越合理;

毕业生的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

参加考研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的不良现象包括:

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原因的失业人数增多;

就业状况呈学科专业性差异;

就业状况呈学历层次性差异;

就业状况呈院校类型性差异;

就业状况呈性别性差异;

就业状况呈家庭背景性差异;

毕业生流向呈地域性差异。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困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我们团队提出了系列对策: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大学生择业观;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择业技能;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就业信息畅通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对策研究

序言

2003年我国有大学毕业生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40万人,2006年410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预计今后几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在2007年,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尽管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但仍有144万的200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

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成果,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

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牵动了中央高层领导和各地党政一把手的心,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说明我们的政府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政府,时刻关心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

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

而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数量问题,主要的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第一部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继2003年6月和2005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于2007年6月又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的28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中部地区包括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和宁夏。

其中“211”重点高校3所、一般本科院校15所、专科及高职院校10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388份。

在有效样本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38.5%,本科毕业生占53.9%、硕士毕业生占6.6%、博士毕业生占1.0%;

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4.6%和45.4%。

表1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专科生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全部

(1)已确定单位

43.6

36.1

53.3

60.9

40.4

(2)升学(国内)

7.1

18.3

20.6

9.5

14.1

(3)出国、出境

1.8

2.9

4.9

10.7

2.7

(4)自由职业

5.6

3.5

0.8

4.1

(5)自主创业

0.9

3.0

3.2

(6)其他灵活就业

8.1

6.1

2.3

6.6

(7)待就业

24.3

23.0

12.1

10.1

22.6

(8)不就业拟升学

1.9

3.6

2.8

1.2

(9)其他暂不就业

2.6

1.5

2.4

(10)其他(请说明)

1.1

 合计

100.0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40.4%,“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

如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到了70.9%。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状况越好:

“待就业”指标反映的是想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比例,专科和高职为24.3%,本科为23.0%,硕士和博士分别为12.1%和10.1%。

第二,虽然从“待就业”指标看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仍然最大,但是与本科毕业生只相差1.3个百分点;

而从“落实率”看,专科毕业生优于本科毕业生,超出0.7个百分点。

特别地,专科生在“已经确定单位”、“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只是在“升学”和“出国/出境”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

男性落实率略高于女性,男性比例为73.0%,女性为68.4%,两者相差4.6个百分点。

女性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出境的比例达到19.3%,比男性高出3.9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学生接受市场就业的宏观背景

1、教育投资理念:

接受交费上学的新模式

1986年7月正式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传递出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即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外,将不再有“免费午餐“。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正式出台,又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交纳学费。

这两部法规,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对国民教育不同阶段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界定:

满足全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性教育应当成为一种社会福利和人人享有的平等权利;

满足个体发展性需要的更高层次的教育,除国家投入外,享有这种教育收益的个人也应当付出相应的代价,因为这种选择中已经包含了对教育投入回报的期待。

教育消费己经成为当代中国家庭理财的重中之重,按照人均GDP指标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中国的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

其中让孩子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储蓄的主要目标。

即便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攒钱让孩子上学也是农民除盖房子娶媳妇之外最重要的目标。

父母甘心供养,大学生安心享用,招生收费并轨带来的社会问题很自然地被局限在“贫困生”的范围。

而“奖、助、补、减、贷”五管齐下,“不让一个贫困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社会承诺,又保证了绝大多数贫困考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大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对待招生分配制度的革命性变革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上大学的费用由国家统包全揽曾经被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了40多年。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少、高等教育规模小、社会环境相对封闭、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不足以支付高等教育成本,是这种精英教育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

改革开放结束了一个贫困的时代,全球化竞争凸显出国民素质的缺陷,人才市场向高学历群体持续倾斜,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迅速膨胀。

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要求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必须做出根本性的调整,于是,有了政府补贴与个人交纳部分教育费用相结合的招生收费并轨的收费制度改革,有了“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就业模式探索。

虽然,高等教育收费直接导致了日益突出的高校贫困生问题,不包分配直接带来了就业心理压力,但就整体而言,高等教育的这两项重大改革并没有像国企职工下岗、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那样引起重大的社会震荡。

无论一般民众还是大学生群体,都以非常平稳的心态接受了这种革命性的变革。

3、大学生理性看待就业形势

青年失业问题正在困扰整个世界,来自国际劳工局的《世界就业报告》显示,在15——24岁的青年中,大约有6500万人处于求职状态,情况令人担忧。

不仅人口增长失控的发展中国家,即便在发达国家,青年失业问题同样引人注目。

也许,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这些枯燥的数字,但是在寒暑假返乡的列车上,在汹涌的民工潮中,在大学附近以下岗职工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上,在人才招聘的激烈竞争中,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大学生就业难不难,难到什么程度,还需要一个横坐标,那就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群体就业状况。

用这个参照系来衡量,则很容易得出大学生不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的结论。

就基本国情而言,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大国。

在总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非常低。

1999年,从业人员中文盲占11%,小学程度占33.3%,初中占39.9%,高中占12%,大专以上只有3.8%。

因此,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面临的不会是大学生人才资源过剩,而是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

对于大专以上学历的青年而言,他们面临的更多的不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而是能不能找到理想工作的问题。

因此,大学生所谓就业难问题,与一般青年面临的生存危机显然不属于同一层次。

前者寻找的是发展机遇,后者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

事实上,当今中国所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几乎都属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进公务员队伍,基础条件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评聘职称要求相应学历;

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考试,门槛己经是大学本科;

进外企做白领、金领,学历与外语水平要求更加苛刻,非高学历者莫属……正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在竞争中的这种优势地位,所以,当代大学生才能以比较平稳的心态接受市场就业机制。

就业市场操纵着大学生的人生定位

50年代,青年为了成为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等人生目标而选择高考,因为国家负责给所有的大学生一份工作,自己需要考虑的主要是个人志向。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机制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再对每个人的职业岗位做出承诺。

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做出的人才需求预测,固然可以调节高校招生计划,但面对随时变化的市场,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仍然很难避免。

因此,不仅政府、高校,大学生和家长们也在努力追寻市场感觉,在“我喜欢学什么”和“什么样的专业好就业”之间徘徊,从填报高考志愿开始,选择的天平就已经向市场倾斜。

1、花钱上大学:

文凭的“含金量”和毕业后的出路最重要

每年高考之前,在重点中学的高考咨询会上家长们精心收集的高校资料中,考研率、出国率、就业率这些表明文凭含金量的数据,常常是划上重点符号的参考项目。

家长和考生们不仅要看学校的牌子硬不硬,还要研究专业的前景好不好,市场就业率有多高。

虽然,在明眼人看来,今天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未必还是热门,家长和考生对热门专业的选择带有“跟风”的盲目,但这种盲目本身也是市场导向的产物。

即便是考生求之不得的北大、清华保送生,如果保送专业比较冷僻,就业前景被认为不乐观或不理想,真正有实力的学生也宁可冒险考一回。

而一些考研率、出国率、就业率高的学校和专业,考生们则趋之若鹜。

为上好专业,宁交“转系费”,“有个好学校不如有个好专业”,这些是高校新生最生动的行为写照。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部分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为了“保险”地搭上“名校班车”,没敢报热门专业,事后发现自己的分数本来也可以录取,因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遗憾;

二是有些考生明知报热门专业没有希望录取,便有意识地通过这种方式“先上车”,再“转乘”。

正像有些新生家长所说,与其毕业时花几万元求人找工作,不如现在舍出钱来给孩子转个好专业,让孩子一生都抢手。

目前,虽然转专业收费现象被制止了,但转专业的需求仍然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这种对专业前途的焦虑转化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样令人忧虑。

经过“黑色七月”的筛选与淘汰,顺利进入高校的学子们,在短暂的春风得意之后,很快进入了“职业准备”阶段。

过去,担心就业问题常常是临近毕业的学生,近年来,狼烟四起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大学生对未来的焦虑大大提前了。

虽然在校大学生还没有进入人才市场,但就业心理压力已经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困扰,就忧虑程度而言,文科重于理科、女生甚于男生、农村籍学生重于城市学生、专科生重于本科生、本科生重于研究生,而且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

2、自我加压:

大学生向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进军

相对于为高考拼搏的高中阶段,大学的课程安排绝对算不上紧张。

但是,学习紧张,仍然作为大学生们经常性的烦恼,这种紧张,基本上是自我加压的结果。

既然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那么,“好工作”所需要的文凭、证书、技能等自然被纳入关注的视野。

近年来,各种国际通用资格证书考试、国内各种专业资格考试、出国所需要的各种语言等级考试等等,让当代大学生目不暇接。

在无法判定“哪块云彩会下雨”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饥不择食,多多益善,碰上什么考什么,什么可能有用考什么,有时甚至顾此失彼。

表现为:

一是除专业课外,大学生重视现代实用技能的学习,如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实用技术;

二是回应市场需要,大学生回头读技校,希望拥有高素质背景下的实际技能;

三是“考证热”已经成为“考研热”之外的另一校园热门话题。

至于这些证书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谁也说不准,但是大学生们认为,有总比没有好,希望有一天,这些辛辛苦苦考来的证书,能让他们在竞争中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三)大学生就业行为更加务实和理性

职业的社会地位、单位的所有制形式、是否拥有国家干部的“身份”,曾经是非常重要的祛码。

“宁可掉了里子,不能丢了面子”,这种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固有的思维定势,在短短十几年里失去了市场,“皇帝女儿也愁嫁”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更加务实。

1、好职业是相对的:

关键看自己适合干什么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不仅“红、黄、黑、绿”四条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许多过去“不予考虑”的职业领域,都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忙碌求职的身影。

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己经成为大学生理性的共识。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大学生不再一味好高鹜远地追逐“最好的职业”,而是冷静地寻找自己和职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普遍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课程逐渐引起了大学生的浓厚兴趣。

虽然同发达国家青年的职业准备阶段从中学就开始相比,我国这项工作的开展明显滞后,但作为补救性措施仍然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

有些高校还引进了国家劳动人事部开发的人才测评系统,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社会态度、行为风格等进行求职前测试。

我们团队对成都某高校两百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更加务实,与过去非机关不去、非国有和事业单位不进、宁可待业也要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择标准相比,当代大学生就业目标更有弹性、职业选择更具包容性。

就像填报高考志愿分一、二、三级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有“理想的岗位”、“可以接受的岗位”、“临时过渡性岗位”的明确设计。

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去干一份可以接受的工作,如果连一份可以接受的工作也找不到,就先干一份临时的过渡性工作,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继续寻找合适的工作。

这种就业目标的弹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可能产生的失落感。

2、人生起点不一定很高:

想当元帅先当兵,想做老板先打工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大学生们非常清楚,能拥有一步到位的理想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机缘巧合,不可多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起点与峰顶之间都有漫长的向上攀登的旅程,人生的理想可以放得很高,但人生的起点注定会很低。

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接受平凡具体的工作己经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共识。

2002年3月,隶属山东电力的贵和商厦开业面向社会招收2000名导购员、收银员、管理人员。

在前后参加面试的2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总应聘人数的25%。

显然,这些怀揣着明天作老板梦想的大学生,接受普通营业员的岗位包含了一种内在的自觉。

他们看重的不单是这个岗位带来的有形报酬,更是潜在的发展机遇。

为农民打工,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富饶的长江、珠江三角洲和山东半岛地区,大学毕业生流向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3、能力本位的社会:

就业看文凭,发展靠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在总人口中比重特别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情不自禁地将文凭与水平、学历与能力划了等号,似乎有文凭就一定是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日趋规范,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高消费逐步降温,“不要最高的,只要最合适的”己经成为用人单位公认的准则。

文凭会贬值吗?

答案是肯定的。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就业之初拥有何等学历,几年下来都会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

所以,许多大学生意识到,当今时代,没有文凭肯定是不行的,但文凭绝不是万能的。

在就业时曾经起过“敲门砖”作用的文凭,也有一个“有效期”,过期肯定会贬值的,能力是永恒的财富,跳槽是晋升的阶梯。

与其他阶层的青年相比,大学生对自己生存的现状更容易不满足,想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是大学生的普遍心态。

许多人都认可跳槽是达到晋升目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不断跳槽实现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发展目标。

但是,不管你学历多高,只有脚踏实地从最基层工作干起,经受了用人单位“考验”,先把真本事学到家,才能得到“进步”的机会,从而证明自身的价值。

否则如一些浅尝辄止、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以求发展的大学生,由于始终没能形成自己的能力优势,最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四)大学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就业“服从分配”的单一渠道相比,今天的大学生就业的渠道显得空前广阔,如应考(公务员、考研)、去人才市场应聘、上网络寻职、通过传媒发布求职信息等。

在寻找市场感觉方面,当代大学生表现得空前机敏、活跃。

1、所有需要考试的岗位:

大学生都凭借学历和年龄优势先声夺人

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和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按照“公开、透明、平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而几乎所有的公开招考,基本条件中都有明确的学历和年龄要求,学历门槛起码是大专,许多岗位甚至规定必须本科以上,年龄基本要求35岁以下,特殊人才适当放宽。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类似的招考条件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

此等机会非大学生莫属。

事实上,近年来以“赶考”的方式寻找理想的就业机会,己经成为大学生求职的重要渠道,例如公务员考试,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

司法考试,上百万大学生成为执法战线的有生力量;

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大学生独领风骚。

但是通过考试到底有多少大学生找到合适的职位,目前尚未见到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在这一领域基本上是由大学生包打天下是可以肯定的。

2、火爆的人才市场:

大学生行情还不错

逛人才市场己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了解就业行情、决定未来发展的重要业余活动,市场就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高级人才市场,专门“批发”硕士博士,细化市场、精化功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人才市场也不例外。

精明的上海人才市场管理者们基于对全球化时代高级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的趋势分析,于1998年底在人才大市场专门设立了高级人才招聘部,面向市场提供高层次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资源开发、招聘、培训服务的中介与咨询。

1999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高级人才招聘部就精心策划了四场大型高级人才招聘会,使人才与用人单位各得其所。

由于接受大学生就业的传统渠道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吸纳能力持续弱化,热门行业门槛抬高,制造业、第三产业招聘人才重心下移等影响因素,大学生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早有预感。

除了打定主意出国、读研和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比较笃定以外,为了抢占先机,早在大四开始,带着七分憧憬、三分浮躁,百万学子就拉开了南征北战大赶场的序幕。

虽然,实际成交率并不理想,但挡不住的诱惑仍然让大学生们有怨无悔。

网上求职,无形市场也在吸引众多学子的目光,利用互联网发布求职招聘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领域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与有形的人才市场相比,网络以其高效、省时、便捷、经济等诸多优势受到大学生网民的青睐。

今天,有多少家网站开辟了就业与招聘主页,有多少家人才市场己经开始网上招聘业务,有多少大学生访问过网上人才市场,由于每天都在变化而不可能精确统计,但由于网上人才市场的开通大大方便了大学生择业,相信一般不会有异议。

可以预料,“鼠标一点,阅尽天下机会”的网上求职,将成为当代大学生日趋普及的择业方式。

3、推荐与选拔:

优秀大学生跳跃式发展的一条捷径

与公开考试和人才市场招聘不同,近年来,各高校都有一些优秀毕业生、主要是学生干部,通过推荐与选拔的渠道,直接进入党政机关。

这批幸运的大学生被称为“选调生”。

同时,在一些名牌大学和名牌专业,更有一些品学兼优的本科生、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