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2504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doc 12页文档格式.docx

一、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背景分析

90年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东盟国家意识到服务业领域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使服务业自身的成长和高级化成为可能。

伴随经济的增长,由于对各种服务的需要急剧扩大,东盟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东盟的投资热潮引起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东盟,而东盟诸国基础设施老化,由于公共资金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有限,民间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活跃了起来,以前由国营企业担任的公共服务业如电力、通讯、运输等领域中渐渐有了民营企业加入。

在东盟,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要求情报、数据、服务、广告、市场、工程等给其他企业以支援。

而目前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国内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表现在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记录服务贸易收支情况的“其他民间服务”项目存在持续增大的赤字。

事实上,运输、通讯、金融等对应生产者的服务都是经济活动的支援部门,它们的成本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

因而可以说,东盟国家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受到WTO主持下的GATS的推动。

事实上GATS的签署过程反映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而目前东盟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服务贸易有限制,在设立商业存在方面的壁垒最多。

尽管近年来东盟的大部分国家都放松了限制,但在公共性强的服务业中,国营企业仍占压倒多数,在大部分非制造业,多少都有对外资参与比例的限制。

由于服务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能储存等特性,可以认为需要地的企业设立引起的可提供服务的范围最广。

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服务业中对外国直接投资管制的放松问题。

从目前中国服务业所拥有的资源来看,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以及相关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人员的绝对数额也很大等;

另外中国国内服务市场是新兴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深厚,对各国服务提供者具有较大吸引力。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中国潜在的服务市场换取进入他国成熟发达服务市场的机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并以此带动整个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CAFTA货物贸易协议是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是中国和东盟相互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其意义重大,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多方面的。

东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之一。

这是由中国目前的贸易模式决定的,是正常现象。

随着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一定时间内,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还可能扩大。

原因在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销售原料的巨大市场,又是发达国家制成品的重要来源。

协议签署后,中国自东盟的原料进口增长将会相当快。

要改变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只有积极地去“调整贸易结构”。

随着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东盟吸收中国的商品,从消费品到基本设备都将会增长。

特别是与制造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应成为未来的贸易重点。

随着货物协议的执行和形势的发展,中国和东盟的相互开放必然会带来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特别是与制造相关的服务业,甚至可望出现突破性的局面。

为扩大服务贸易,中国和东盟双方同意就有步骤地开放服务领域进行谈判。

谈判将着眼于逐步消除成员间服务贸易方面的所有歧视性或限制性措施,加大中国和东盟成员在《服务贸易总协定》项下已实施领域以外的开放深度和广度,并加强双方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从而达到改善双方在服务业方面的效率和竞争力,并扩大双方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供应和分销的目的。

《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搭建一个新的合作平台,营造更加稳定、开放的贸易环境,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根据双方在《协议》中做出的承诺,中国和东盟10国都将在各自WTO承诺的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

例如,中国在机动车保养和修理服务方面允许东盟企业设立独资子公司,在排污、垃圾处理、降低噪音等环境服务方面允许设立独资企业,东盟很多国家也对中国开放了旅馆、餐饮服务,允许成立合资企业,新加坡、文莱等国还向中国开放了海洋客运和货运服务。

这些市场开放承诺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服务部门的互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而且还可以使双方的消费者扩大选择服务的范围,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目的之一是创造一个透明、开放、竞争性以及便利化的投资体制,以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更加便利,继而促进投资,加强并改善双方的全面经济合作。

而我们知道服务贸易的开展与双向投资密切相关。

二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情况

在2004年1月1号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了早期的项目。

2004年底,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两份重要的文件。

2005年7月20号,中国和东盟7000多种(,)关税进行下调,今年的8月15号,中国和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贸易协议,这个协议现在正在各国的

增长16.4%;

中国向东盟出口额为96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

7%;

中国贸易逆差63亿美元。

[3]

1.从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看,东盟主要成员国服务贸易所占GDP的比重均高于中国。

在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结构上,中国和东盟成员各具特色。

中国在建筑、海运、旅游、计算机信息、商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则在航空运输、金融、酒店和会展等方面优势明显,泰国的旅游服务更是独具特色。

2.从服务贸易的规模看,除几个经济落后国家外,各国的服务进出口贸易皆呈现增长之势。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7和24.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和838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其中进口呈现较强增长趋势。

在服务贸易的规模上,中国明显高于东盟成员国。

据统计,2007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79.1亿美元,中国向东盟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5%。

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

东盟在海运、航运、金融服务、建筑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对华合作,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服务贸易出口的分类结构看,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各具优势。

中国在建筑服务、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则在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酒店和会展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泰国的旅游服务业独具特色,竞争力较强。

东盟五国中,新加坡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于知识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

如通讯、金融、信息及技术、其他商业服务等(出口额约占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53),其他国家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领域:

如旅游和运输业。

除新加坡外,各国总体处于逆差状态,但在旅游及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具有竞争力,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的服务出口则以旅游业为主。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外包发展阶段不同,合作潜力巨大。

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和商务流程外包(BPO),前者主要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

后者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

目前,BPO外包成为服务外包的新亮点。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此方面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但各国发展阶段不同。

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处于服务外适发展的第二阶段,中国、泰国处于第三阶段,而新加坡处于第四阶段,与印度平级。

第四阶段是发展最成熟的BPO外包市场,依次减弱。

在产品开发及采购服务对英语水平要求较低的领域,中国作为服务供应地的地位持续上升。

此外,由于与韩国、日本的地缘关系,历史文化方面有着深人的联系,需求偏好相似,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亚洲开展IT0和BP0业务。

[4]

三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双方的经贸合作,如果与各自巨大的市场以及各自对外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水平相比较,仍处于较小规模和较低水平上,不能与彼此的发展需要和潜力相适应。

(二)是在双向投资方面,东盟国家对中国投资多,而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相对较少。

同时,中国加入WTO后,吸引外资的速度将加快,将不可避免地加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

(三)是中国和东盟多数国家劳动力丰富,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在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货物贸易中商品出口市场接近。

(四)是除新加坡外,各国的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但逆差只是总体上的,而不是全面的。

各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旅游,逆差主要来源运输服务、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五)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虽然在服务产业基础、要素资源、服务贸易发展、吸引外资和承接服务外包等方面存在竞争,但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长期发展需要在货物贸易之外寻找新的机遇与增长点。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服务贸易的发展自然提到议事日程。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深化,双方服务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给双方带来新的机遇。

由于中国与东盟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了双方的合作空间多于竞争领域。

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进一步合作政策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服务市场 

1.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

种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以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

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

3.改善服务供给。

第一要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

第二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

第三,政府应不断激励各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更新,鼓励国内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双方服务贸易的引导作用

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信息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

因此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服务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对于加快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重视对服务业信息源的研究,特别是对与国家战略需要相适应的战略信息源的研究,包括从有效分析、提取、传播、使用的层面加强研究。

要重点从信息生态、外宣推力等方面考虑,善于主动整合信息资源,把信息引力牢牢抓在手中。

其次要紧紧依靠中国和东盟媒体中的“国家队”,这是服务业信息交流和信息源构建的“主力军”、“集团军”。

信息化应从信息源抓起,通过媒体整合与信息集群生成、充分流动,让东盟国家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并参与到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市场当中,包括让在中国第一轮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华人华资再次发挥重大作用,引导中国和东盟的资金、技术、项目、政策和人才等各种要素向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领域聚集。

(三)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个区域合作

今后一段时间,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将是与东盟合作的重点。

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陆地相连,隔海相望,加强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中方积极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鼓励中国参与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使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

从近几年的来看,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大湄公河等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是推动双方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天赐良机,今后,双方可重点探讨开展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的可行性。

需要关注的是,双方在推动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东盟各国的需要,泛北部湾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可以先从港口建设、航运等物流以及合作等方面切入。

首先应充分研究区域合作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潜力,其次应充分考虑泛北部湾各国的需要,努力把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打造成为互利合作、务实合作、全面合作与创新合作的典范。

据介绍,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长30%,双方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

200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2311。

2亿美元。

博览会以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为契机,先后把港口合作、信息通信合作等列为重点主题,举办了港口论坛和第三次中国-东盟电信周,促进了服务贸易合作。

(四)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出口

2006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额达63亿美元,中国存在逆差14亿美元,而减少这一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对东盟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

双方《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对中国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无疑是一个性机遇。

首先,随着出口导向型服务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东盟各国跨国公司服务出口基地,不仅可以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创造就业、提升人力资源和技能,更能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综合竞争水平。

通过吸收东盟10国服务业直接投资,可以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东盟国家跨国公司提供更便捷、更高质量的企业服务,创造更优越的投资环境,留住并且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跨国公司落户中国服务业。

其次,如果中国大力发展这一新兴产业,不但可以促进服务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同样可以拓展产业链,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

鉴于东盟各国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仅仅表现出兴趣,在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政府应采取激励措施和适当的出口业绩要求,鼓励他们将部分业务留给中国服务业,这并不违反WTO规定。

这些跨国公司一但青睐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其本身的巨大客户群就给我们开辟了理想的市场。

再次,中国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有效举措,大力扶持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

通过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拓展服务业国际市场,特别是以远洋运输为载体的物流业、工程设计咨询和建设业、旅游业、分销业等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增加本产业的出口收入和国际竞争力,而且将对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其他产业对外投资以及吸收外资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相比,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而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则略显薄弱。

对各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国家逐步开放性的产业政策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这些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颇具影响。

[6]

结论

1.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区域内投资和贸易合作规模的不断加大,各成员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将会启发和扩大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潜力;

《中国一东盟服务贸协定》的签署,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将更有政策基础和法律依托。

2.中国与东盟国家虽然在服务产业基础、要素资源、服务贸易发展、吸引外资和承接服务外包等方面存在竞争,但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呈现多层次阶梯状态,使双方的服务贸易形成了较强的互

补性,为双方的服务贸易扩大和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3.由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以及服务业重要性不尽相同,各国对服务贸易的保护程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因此政策促进与限制的调整余地较大。

例如,作为国际性金融、海运、空运中心的新加坡,其开放程度是最高的,尤其在金融领域;

马来西亚的服务贸易壁垒也相对较低,尤其是电信、离岸金融和保险及运输服务业,但是银行业的限制较多;

泰国金融业开放程度较高,但运输业壁垒较多,特别是陆路运输;

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如印尼和菲律宾行业壁垒覆盖广泛,制度规定复杂且难以掌握,相对较低的政策透明度使隐性保护措施的存在成为可能,尤其对于国外运营商的限制,这样的外资政策差异对于中国与东盟成员间的服务贸易制度建设无疑增加了难度,因此,东盟成员应该进一步调整政策,以便扩大与中国的服务贸易。

4.各国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为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动力。

随着双方以逐步降低关税和减少数量限制为方式的商品贸易自由化,商品市上更大的国际竞争以及对降低成本而获得竞争力的需求反过来暴露了服务投入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低效率并提供了对其改革的推动力。

随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各国在服务领域的改革会不断加快,尤其是基础设施服务业(银行、电信、运输等方面)。

5.除了区内服务贸易合作的空间外,面对以服务业为核心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与东盟成员要在区内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区内要素源配置,增强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

这是自贸区成员共同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构架和战略选择,各国政府在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方面开展合作,将使双方的服务贸易进发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WTO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资料》[EB/OL],中国教育科研网。

[2]由于2008数据问题,印尼进口比例用2007年替代,不影响分析结果。

[3]本文数据除注明外,由于原始数据的不完整性,少数数据均为估计值。

[4]数据来源:

课题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国际贸易2008。

[5]唐晓萍。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机制初探》,《学术论坛》2004年06期。

[6]古小松。

《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

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我首先要感谢()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专业)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在工作中学习的榜样。

再次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在(地方)一起学习工作生活的同事们,(人名)由于你们,生活过得精彩而又充实。

感谢在()专业阶段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同学们。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