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214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docx

修改过345的口诀教案

江津区几江实验小学

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执笔:

袁斌

 

二O一六年九月

 

课题

名称

3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补充内容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1~12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重点

难点

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

准备

多媒体,口诀表,教学课件PPT

 

 

 

一、引出新课

教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

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

3的乘法口诀。

(板书:

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

图上画的是谁?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

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

(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

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人数、8个组的24人(闪烁印证)。

教师:

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用课件显示算式3×4=12或4个组跳绳的12人(闪烁印证)。

教师:

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

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教师课件显示7个组的21人和算式3×7=21。

教师: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

应该用哪个算式?

教师用课件闪烁27人,口诀、算式(变色印证)。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

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教师: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

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

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

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印证。

 (5)熟记口诀。

教师:

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2教学例2

教师:

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

教师板书出示例2:

3×6=□7×3=□

教师:

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

计算结果是多少?

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3.小结

教师:

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

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

(2)课件显示美丽的动画,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摘桃子”的游戏。

教师:

小猴想吃桃子,但你必须用鼠标在众多桃子中选择出能把口诀补充完整的那一个桃子,小猴才会走过去接住它。

四、课堂小结

教师: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

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

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板书

设计

3的乘法口诀

3×3=3×4=3×5=3×6=

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3×7=3×8=3×9=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例2:

3×6=

7×3=

课题

名称

3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

补充内容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2页-13页练习三第1~4题,第6--10题。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2.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重点

难点

1.通过练习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2.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

准备

PPT、挂图、小棒、图片等

 

 

 

一、复习引入。

1.背2和3的口诀。

2.看算式对口诀。

3×2=4×3=8×3=1×3=

2×4=6×3=3×3=3×7=

二、完成练习三。

1.第1题,填表。

①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车轮?

两辆三轮车呢?

有几个3?

怎么算的?

3×2=6

3辆呢?

有几个3?

怎么算的?

3×3=9

4辆呢?

 

② 学生自己填表。

③全班反馈。

2.第2题,把口诀填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3.第3题,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4.第4题。

①仔细观察图。

 面包多少钱一个?

买两个需要几个3元?

多少钱?

怎么算?

买3个呢?

买5个呢?

②饼干多少钱一个?

③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5.第6题,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6.第7题,读口诀,写算式。

问:

我们知道一个乘法口诀一般能写几个乘法算式啊?

例如:

三七二十一我们能写哪两个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7.第8题,连线。

可以让学生先写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连线,最后全班反馈。

8.第9题,看表填空。

观察表,能看出12里面有几个6吗?

12里面有几个3呢?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9.第10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问:

什么叫3人间?

(能住下3人的房间)

两个3人间能住下几人?

3个3人间呢?

8个3人间呢?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3、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3的乘法口诀

3×5=153×4=12

=126×

=12

 

课题

名称

3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第3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5页例3、课堂活动。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

难点

1.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

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PPT课件

 

 

 

一、创设情景,认知铺垫

1.口算对口令

3×2=4×3=8×2=1×1=2×4=4×4=3×3=2×2=

2.读口诀,说算式

二三得六(2×3=6,3×2=6)

一四得四(4×1=4,1×4=4)

三四十二(4×3=12,3×4=12)

3.根据图示写算式

算式是:

(3×3=9)或者(3+3+3=9)

算式是:

(3×4=12)或者(3+3+3+3=12)

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要点:

3个3是多少?

     4个3是多少?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出示主题图:

班级活动小组按主题图所示分组,参加活动的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1.小组交流

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

预设:

①用加法计算——3+3+3+2;

②点数的方法——挨个数;

③点数的方法——先数前三组,再接着点数。

2.引导学生构建计算方法

老师引导:

先点数前3组就相当于先算出前3组有多少人,算式可以怎样列?

(3×3)

然后再接着点数就相当于再增加几人?

因此算式又可以怎样列?

(3×3+2)

强化理解,抓3个要点:

①3×3表示什么?

学生:

3组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②为什么要“+2”?

学生:

比3组小朋友要多两人。

③3×3+2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

比3个3多2。

3.比较两种方法(连加和乘加),哪种更好乘加计算更快、更简便。

4.引导形成方法的多样性

还可以乘减——3×4-1。

对比分析理解,抓3个要点:

①为什么不加要减?

为什么要“-1”?

(结合图示课件展示)学生:

还差一人才能组成4个3。

②为什么“×4”?

学生:

把这些同学看做4组。

③3×4-1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

比4个3少1。

5.计算答案,并小结方法

第一个算式3×3+2,先求出3组有多少个,再加上第4组的2个,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

再看第二个算式,3×4-1,先求4组有多少个,再去掉1个,先算乘,再算减。

因此,乘加、乘减的算式,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练习巩固,熟练计算

1.列式并计算

2.第15页课堂活动,摆一摆,说一说

 

板书

设计

乘加、乘减

3×3+2=11

3×4-1=11

课题

名称

3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第4课时

补充内容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6页,练习四。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体验乘加、乘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

难点

1.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

视频展示台、PPT课件

 

 

 

一、复习引入。

1.背一背2、3的乘法口诀。

2.口算。

3×5-2=4×3+1=2×8-3=3×6+3=3×7+5=

二、完成.练习四1--4题。

1.第1题,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3.第2题,看图写算式,并算一算。

1.我们先看第一幅图,这些乒乓球拍都是两块两块的吗?

如果不看最后一块,前面有几个2?

怎么算?

再加几块?

2.怎样才能让乒乓球拍都成两块?

(给最后一块添上一块)

这样有几个2?

怎样算?

这样算来比实际多了几块?

所以还要怎样算?

(减1)

学生独立完成前面小题,全班反馈。

4.我们再看后一幅图,前面的一捆有几根胡萝卜?

最后还有几根胡萝卜?

如果我们先不看最后一根,前面有几个3根?

怎么算?

最后还要加上几根?

如果要让最后一根都变成同样多的一捆,还要添上几根?

这样就有几个3?

怎样列式计算?

这样多算了几根?

所以还要减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3.第3题,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4.第4题,连线。

提示:

可以先计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写下来,再连线。

三、课堂小结。

这节看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乘加、乘减

2×4+1=93×5+1=16

2×5-1=93×6-2=16

 

教学

反思

 

课题

名称

4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7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基本能背诵4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进行口算。

3.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难点

1.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背诵4的乘法口诀。

2.能利用口诀进行口算。

教学

准备

视频展示台、PPT课件

 

 

 

一、复习引入

教师:

前边我们学习了1~3的乘法口诀,同桌互相对口令背诵1~3的乘法口诀。

学生对口令背诵1~3的乘法口诀。

教师: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4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点评: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谈话法直接引出课题,有利于学生利用编1~3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自主探索4的乘法口诀。

二、编制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汽车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学生:

我从图上看见一辆汽车有4个车轮,一共有9辆汽车。

教师:

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

试试看,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

汽车辆数123456〖〗789车轮个数48121620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表格填完整,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

我们组是这样填的,1辆汽车有4个车轮,2辆汽车有8个车轮……9辆汽车就有36个车轮。

教师:

你们的意见和他们小组一样吗?

(一样)那2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

该怎样列式解决?

用哪句口诀计算出结果?

学生:

可以用4×2这个算式,口诀是“二四得八”。

教师:

那3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呢?

学生:

3×4=12,口诀是“三四十二”。

教师:

那4辆、5辆、6辆、9辆汽车分别有多少个车轮?

你又该怎样列式?

怎样得到结果?

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织汇报。

学生:

4辆汽车的车轮算式是4×4=16。

教师:

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

   学生:

因为表格中已经填写出4辆车的车轮个数是

学生:

我是这样算出结果的,因为3辆汽车有12个车轮,所以4辆就在3辆的基础上加一个4,就得到4辆汽车的车轮个数。

教师:

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学生继续交流5辆、6辆……9辆的汽车的车轮个数的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出乘法算式:

4×4=164×5=204×6=244×7=284×8=324×9=36

教师:

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想好后,把它填写在书上。

学生试着编制4的乘法口诀,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

我编出的口诀是: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教师:

你们编出的口诀和他的一样吗?

(一样)请你再小声读读这些口诀,边读边想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

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声读口诀后找规律,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1:

我发现这些口诀中的第一个因数都是四,第二个因数从四起,一个一个地增加1。

学生2:

口诀中的积,从十六起,依次增加4。

……

教师:

你们真会观察,找到了这么多规律,那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学生1:

我想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学生2:

想着积从十六开始依次增加4,也能记住。

……

教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记住这些乘法口诀。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

教师:

你记住这些口诀了吗?

咱们来试着背一背。

不会背的也可以看着口诀读读。

学生试着背口诀,然后组织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2.教学例2      

   学生独立完成例2,再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

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对口令。

(3)游戏:

唱儿歌《数青蛙》。

板书

设计

课题

名称

4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

补充内容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18页-19页练习五第1~7题。

教学

目标

3.通过练习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4.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重点

难点

1.通过练习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2.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

准备

视频展示台、教学课件PPT

 

 

 

1、复习引入。

1.背2、3和4的口诀。

2.看算式对口诀。

4×7=4×3=8×4=4×4=2×4=6×4=9×4=4×5=

 

二、完成练习五

1.第1题,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

抽生展示,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第二题,把口诀写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3.第3题,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4.第4题,过河。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5.第5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的桌子,它有几个抽屉?

几扇门?

几条腿?

那2张桌子有几个抽屉?

该怎么算?

4张桌子有几个抽屉?

该怎么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6.第6题,分别把4乘1,2,3,…,9的积圈起来。

说一说4乘1的积是多少?

4乘2的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7.第7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①仔细观察图。

② 问:

1张桌子能坐几个人?

2张能坐几个4人?

怎么计算?

3张呢?

4张呢?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三、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4的乘法口诀

3×4=12(个)

2×4=8(扇)4×9=36(人)

4×4=16(条)

 

教学

反思

 

课题

名称

5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补充内容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0页的例1、例2以及第21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

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2.通过对乘法口诀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3.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

难点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教学

准备

视频展示台、教学课件PPT

 

 

 

一、创设情境(出示五环旗的课件)

教师:

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为此一个学校举行了一次庆祝活动。

教师:

孩子们,从画面中你们看见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都举着奥运会“五环旗”,每面旗帜上有5个环。

(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旗帜上的5个环)

教师: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环。

让学生逐个把5相加,5个5个地数。

(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自行探索。

教师:

除了用数以及用加法算得5面、6面……9面五环旗分别有多少个环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

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教师:

你们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鼓励学生写出5×5,5×6……5×9等乘法算式。

教师:

孩子们,这些算式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编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加以点拨。

逐步尝试说出5的乘法口诀。

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小组编的5的乘法口诀。

教师小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并板书口诀。

(2)齐读口诀。

(3)记口诀:

请学生观察这5个乘法算式和口诀,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

(引导学生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5的乘法口诀)

①让学生选好记与难记的口诀;

②让学生自由背诵;

③让学生小组比赛背口诀;

④拍手背口诀,教师对口诀;

⑤看口诀列式。

教师说口诀,学生写算式。

(强调一句口诀写两个式子)

三、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

树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几间漂亮的蘑菇房子。

兔子身上有门牌号,蘑菇房子的门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师:

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小兔找家。

抽学生帮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对了,口诀也说对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开家门。

教师注意表扬评价学生。

……

四、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

1.看算式,说口诀。

2.说一说。

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呢?

3只手呢?

4只手呢?

……

连起来说一说。

3.算一算,议一议。

先让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观察一个数与5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5=255×6=305×7=35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

5×8=405×9=45

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课题

名称

5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1页~第22页练习六第1~6题。

补充内容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2.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重点

难点

1.通过练习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2.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

准备

视频展示台、教学课件PPT

 

 

 

一、复习引入。

(1)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

(3)用电脑多媒体随机出示5的口诀,让学生补充完整。

二、完成练习六。

1.第1题,读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问:

我们知道一个乘法口诀一般能写几个乘法算式啊?

例如:

五七三十五我们能写哪两个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2.第2题,在○里填“﹥”“﹤”或“=”。

可以让学生把每个算式的积写下来,再比较。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3.第3题,谁先回家。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4.第4题,计算。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5.第5题,在○里填“+”“-”或“×”。

仔细观察,怎样才能让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呢?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6.第6题,取药。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①仔细观察第1小题的药,一板有几排?

每排有几粒药?

一板药有多少粒?

怎么算的?

②观察第2小题的药,每板有几粒药?

一共有多少板?

一共有多少粒药?

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三、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5的乘法口诀

五七三十五

5×7=352×5=10(粒)

7×5=355×6=30(粒)

 

教学

反思

 

课题

名称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3页“整理与复习”以及练习七第1~2题。

补充内容

教学

目标

1.通过整理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巩固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乘法。

3.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通过复习有关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乘法口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

难点

1.熟记口诀,巩固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视频展示台、教学课件PPT

 

 

 

一、创设情景,认知铺垫——复习乘法的含义

1.视频展示图片——分别出示

提出问题并列式:

(1)一共有多少朵花?

 5×4=20(朵)或4×5=20(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