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1046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Word格式.docx

C.“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D.“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16.恩格斯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取得“历史的进步”是

A.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计划破产

C.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

D.中国赢得民族独立,社会性质改变

17.某学习小组开展关于“现代中国服饰”的研究性学习,根据“一定时期的服饰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研究方法,下列各项服饰现象可以直接推断出其结论的是

选项

现象

结论

A

建国初期,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吉”广受青年女性的欢迎

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体现

B

十年探索时期,衣着朴素,凭布票购买衣料

经济相对落后,物资比较匮乏

C

文革时期,绿色成为流行色

大跃进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绿色环保意识增强

D

改革开放后,服饰多样,颜色多彩

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

18.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提到:

“1978年所不伺的是:

邓现在要走的是一条既要扶持首创精神,又要重建党和政府的新路子。

”“重建党和政府”的措施包括

①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平反“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④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钱学森指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以下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A.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实施“211工程”计划

C.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D.提出“双百’方针

20.西方俗语“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到了罗马就像罗马人那样做),中文一般译为“入乡随俗”。

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看,“随俗”可能是

A.信奉君权至上B.尊重各国风俗C.维护民主制度D.遵守法律制度

21.美国《独立宣言》宣称:

“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

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议会手中。

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B.分权制衡C.民主共和D.社会契约

22.西方历史学家指出:

“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人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3.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

A.德国的分裂状态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C.911事件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38.(26分)人们对历史的记录和解释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上认为袁世凯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他贴上了“窃国者”的标签,但吏学界有新观点认为袁世凯对于辛亥革命是做出重大贡献的,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据高全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材料二“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

(注:

此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包括1915至1923年阃的新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等。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材料三1919年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

我国史学界以往译为“余粮收集制”。

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其基本内容是:

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

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据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吏学界对苏联吏的误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若不认同作者这一新观点,你会运用哪些史实进行反驳?

(8分)

(2)材料二用来标识广义五四运动的三个概念中,其中一个明显与史实不符。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名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影响人们对历史记录和解释的因素有哪些?

(4分)

39.(26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时代变迁,英国经济政策不断变化,同时也在深刻影响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张学博《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最早,其特点是始终自发和分散地进行……然而这也有其自身的好处:

自由自在地进行工业革命,不受国家干预,更有利于散在民间的大量资本的利用,从而在整体上仍然构成一场规模宏大的经济革命。

——谭天宇《亚当·

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被政府控制或统治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兴盛的原因。

并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这一时期英国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1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主张及其提出背景。

从撒切尔夫人的观点如何理解同一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2018.3)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38.(26分)

(1)原因:

“光荣革命”是英国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复辟王朝统治;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逼迫清帝和平退位,避免了流血冲突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反驳:

辛亥革命期间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过程中爆发的武装斗争可以说明这是流血革命;

清帝退位前袁世凯已掌握军政大权;

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未真正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任二点,4分)

(2)判断:

文艺复兴。

(2分)

理由:

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化),而广义五四运动是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文艺复兴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广义五四运动除了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还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差别:

征收的范围不同:

“余粮收集制”指征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的全部余粮,而“粮食摊派制”的征集农民的全部粮食;

征收的强制程度不同:

“粮食摊派制”比“余粮收集制”更体现了征收的强制性。

(任一点,4分)

影响:

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强制征购粮食引发了苏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4分)。

(4)因素:

阶级立场或意识形态;

时代的局限性;

史料的选择运用;

研究的方法角度;

史学素养(或所掌握的知识)等。

(任二点,4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9.(26分)

资本主义萌芽(或商品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对外殖民扩张;

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专制王权的加强。

表现:

建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颁布《航海条例》。

加快了殖民扩张掠夺步伐;

加剧了殖民争夺;

为英国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破坏和灾难;

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2)变化:

由重商主义变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影响:

为推行自由贸易,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主张: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危机;

“福利国家”的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必要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或单一的公有制)压抑了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