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0802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知识分享Word格式.docx

平焊

2

δ=12

3

SMAW(焊条电弧焊)

4

5

GTAW(钨极氩弧焊)

6

7

S30400

8

9

10

11

12

应变强化后试验项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组织机构

本次工艺评定由技术、质量、生产、专业焊接管理人员、焊工、无损检测人员组成专业小组,负责本次焊接工艺评定的组织实施。

焊接工艺评定焊接人员,必须由本公司熟练焊工进行焊接,并邀请驻厂监检人员现场监督指导。

表2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机构人员组成

姓名

职务

单位

备注

王辉

总工程师

万天林

技术工程师

陈恩泽

质保工程师

牟红梅

焊接工程师

郎鄂

焊接工艺员

谢祖华

焊接技师

况小军

检验员

杨涛

无损检测工程师

6、焊接工艺评定

1、母材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试板(S30408和S30400),必须是按炉进行化学成分复验和按批进行力学性能复验合格的板材,且材料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分别符合表3表4规定。

表3材料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Cr

Ni

N

≤0.08

≤0.75

≤2.00

≤0.045

≤0.030

18.0-20.0

8.0-10.5

≤0.10

表4材料的力学性能

温度

力学性能

0.2%屈服强度

RP0.2(Mpa)

1.0%屈服强度

RP1.0(Mpa)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A(%)

20℃

≥205

≥250

≥515

≥40

-196℃

≥300

≥400

≥1250

≥30

以下表5~表8为焊接工艺评定各种材料各种厚度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表。

表5S30408δ8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291

/

651

57.5

0.05

0.48

1.21

0.031

0.001

18.12

8.04

表6S30400δ8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270

650

57

表7S30408δ12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254

625

62

0.06

0.47

1.09

0.025

18.03

8.01

0.01

表8S30400δ12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284

649

61.0

0.03

0.41

1.13

0.032

18.14

8.12

表5~表8可看出所选取评定试板均符合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尺寸规格的选取根据NB/T47016的规定及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试件单边板尺寸为550mm×

150mm(如图1所示),根据表1得出各种母材规格厚度如下表9所示。

焊接工艺评定试板下料后经外观检查应无咬边、裂纹、表面气孔、焊渣、凹坑、焊瘤等缺陷。

表9各种规格母材试板数量

母材

规格(mm)

数量

550×

150×

12块

图1

2、焊接材料

2.1本次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材料包括:

焊条、焊丝、焊剂、氩气保护气体。

2.2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a)、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应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下限值;

b)、焊接材料的选取应符合NB/T47018的规定。

本焊接工艺评定相同焊接方法的两种材料所选用的焊接材料均相同,且不分应变强化与否。

具体见下表10。

所选焊接材料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见表11~表13.

表10焊接材料的选择

规格

焊接材料

δ8,12

SAW

H08Cr21Ni10SiØ

4.0

CFH260R

SMAW

CHS107RØ

GTAW

2.0

表11埋弧焊焊接材料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分学成分(质量分数%)

Mo

Cu

0.059

1.62

0.44

0.017

0.029

19.57

9.15

0.11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

(A%)

射线检测

弯曲试验

屈服强度(MPa)

平均冲击功(J)

590

39

I级

合格

表12手工焊条电弧焊焊接材料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0.048

1.51

0.29

0.0042

0.019

20.39

9.68

0.053

0.027

694

42.0

表13钨极氩弧焊焊接材料化学成份与力学性能表

2.5

0.054

1.83

0.49

0.016

0.028

19.62

9.08

595

38

3、焊接工具

表14所需焊接工具

所需工具

榔头

扁铲

焊缝量规

钢板尺

砂轮机

红外测温仪

面罩

氩弧焊面焊

保温桶

4、焊接设备

本次焊接工艺评定所选用的焊接设备为埋弧焊机,焊条电弧焊机,钨极气体保护焊机,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设备与应变强化低温容器焊接设备为相同设备。

具体见下表。

表15各种焊接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多功能弧焊整流器

ZD5(D)-1000

焊研威达

方波交直流氩弧焊机

WSE-315S

广州长胜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逆变式整流弧焊机

ZX7-500IGBT

华远焊机

5、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准备

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工艺评定试件是由两块钢板对接组成(见图1)。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坡口型式,包括坡口角度,钝边,间隙等。

坡口采用机械加工,且焊接坡口表面应保持平整,不应有裂纹、分层、夹杂物等缺陷。

具体见表16。

表16不同焊接方法所对应的坡口型式

坡口型式

坡口组对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机械损伤。

组对完成后,坡口间隙、错边量、棱角度等都应符合相关要求。

组对完成定位焊须用手工焊点牢,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

否则应清除重焊。

除钨极氩弧焊外,其余两种焊接方法焊件两端都须引入60×

60×

8和60×

12引弧板和引出板。

6、施焊

1)、试件施焊前,应根据要求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时各参数的选取应按预焊接工艺规程。

下表为各种焊接方法预焊接工艺规程部分参数。

表17埋弧焊参数表

焊道

焊层

焊接

方法

填充金属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cm/min)

线能量

(KJ/cm)

牌号

直径

(mm)

极性

电流

(A)

1(正)

H08Cr21Ni10Si

CHF260R

Ø

DCEP

500~700

38~38

42~45

≤38

2(背)

表18手工焊条电弧焊参数表

(打底)

CHS107R

150~170

22~28

10~14

≤28.56

2~3

(填充)

160~180

≤30.24

(盖面)

(背)

1、板厚δ=8时,第2层为填充,第3层为盖面,第4层为背面焊接。

表19氩弧焊参数表

DCEN

120~140

12~18

10~12

≤15.12

2~4

2)、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采用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a)、风速:

气体保护焊大于2m/s,其它焊接方法大于10m/s;

b)、相对湿度大于90%;

c)、雨雪环境;

d)、焊件温度低于-20℃。

焊接时,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焊接完成时应在引出板上收弧,弧坑应填满。

电弧擦伤处需经修磨,使其均匀过渡到母材表面,修磨的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母材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进行补焊。

焊接时,要严格控制试件的线能量。

在焊接手工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时,应注意层间清理,将焊缝表面熔渣、氧化物、油脂、锈迹等清除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7、焊接工艺评定检查

1、焊接完成对试件进行检验

1.1焊接试件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无损检测

外观检查:

焊接试件的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夹钨、气孔、焊瘤、和未焊透,所有焊缝均不得有咬边和凹坑;

焊缝背面凹坑,深度不大于20%T(T为母材厚度),且不大于2mm;

试件焊缝外形尺寸见表20

表20焊接试件焊缝外形尺寸

焊缝余高

焊缝余高差

焊缝宽度

焊道高度差

比坡口每侧增宽

宽度差

手工焊

0~3

≤2

0.5~2.5

≤3

埋弧焊

无损检测:

焊接试件的射线检测按照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进行,射线检测技术不低于AB级,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Ⅱ级。

2、力学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

2.1力学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按表20取样

表21力学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

试件母材的厚度T(mm)

拉伸试验(个)

弯曲试验(个)

冲击试验(个)

拉伸

面弯

背弯

侧弯

焊缝区

热影响区

T=8

2[1]

3[3]

T=12

4[2]

1、未进行应变强化处理的拉伸试验试样为4个,2个常温试验,2个-196℃低温试验。

2、试件T=12mm时,用4个横向侧弯试样代替2个面弯和2个背弯试样;

3、试件T=8mm时,冲击试验尺寸为5mm×

10mm×

55mm.

2.2力学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的取样

焊接试件取样时,采用冷热加工方法均可,但采用热加工方法取样时,则应去除热影响区。

图2为焊接试样样坯位置及尺寸。

2.3拉伸试验

2.31取样和加工要求:

a)、未进行应变强化处理试样:

切取未进行应变强化处理拉伸试验试样的样坯时应保留焊缝余高。

之后将样坯制成试样时应以机械加工方法去除焊缝余高使之与母材平齐,并满足各种试样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如图4所示。

b)、9%应变强化处理试样:

切取9%应变强化处理拉伸试验试样时先须保留焊缝余高,之后再将试样样坯逐件在拉伸试验机上,通过原始标定作9%拉伸应变。

卸载后静默15min完成其应变强化过程。

之后再将拉伸试样样坯以机械方法去除焊缝余高。

并满足各种试样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如图4所示。

拉伸试验试样加工完成后,对未进行应变强化处理的试样和9%应变强化处理的试样分别打上永久性标志,以示区分。

2.3.2试验方法:

未进行应变强化试样的拉伸试验分为常温拉伸和-196℃低温拉伸,按照GB/T228规定的试验方法分别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0.2%屈服强度,1.0%屈服强度,并计算断后伸长率。

应变强化后拉伸试验只进行常温拉伸,按照GB/T228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0.2%屈服强度,1.0%屈服强度,并计算断后伸长率。

2.3.3合格指标:

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Q/CZR4207-2014标准规定的母材抗拉强度最低值。

2.4弯曲试验

2.4.1取样和加工要求:

a)、未进行应变强化处理试样:

试样的焊缝余高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面弯、

背弯试样的拉伸表面应加工齐平,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并满足

各种表面要求。

b)、9%应变强化处理试样:

切取9%应变强化处理弯曲试验试样时先须保

留焊缝余高,之后再将试样样坯逐件在拉伸试验机上,通过原始标定作

9%拉伸应变。

之后再将弯曲

试样样坯再以机械方法去除焊缝余高。

并满足各种表面要求。

图5为面弯、背弯样坯图;

图6为面弯、背弯二次加工后尺寸图。

当试件厚度T=12mm时,弯曲试验为侧弯试验,图7为横向侧弯试样样坯图,图8为横向侧弯试样二次加工后尺寸图。

2.4.2试验方法:

弯曲试验按GB/T2653的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完好性和塑性。

2.4.3合格指标:

a)弯曲角度180°

,无裂纹;

b)弯曲角度小于180°

出现裂纹时,单条裂纹长度不得大于3mm,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当弯曲角度大于等于90°

时,伸长率应大于等于母材最小断后伸长率,即40%;

弯曲角度小于90°

时,伸长率应大于等于30%。

2.5冲击试验

2.5.1试样制取:

如图9所示为试样取样的样坯图。

各样坯尺寸应满足图9求,未进行应变强化尺寸应去除焊缝余高;

9%应变强化在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