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0605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Word下载.docx

据云南《义声报》1916年1月31日报道,永北县分治员提倡种植,筹办农林试验场,已种活桐树4000株,木棉3000亩。

是年2月1日,该报又报道《大理县倡办林业》,并于2月1日设立林业试验场。

民国6年,昆明县谢知事呈云南省行政公署筹设森林苗圃场。

地点:

昆明城外先农坛,即五谷庙。

《义声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

民国7年,云南省长公署政务厅林务处在昆明市西北打猪巷建立第一苗圃,占地80多亩,年产苗30多万株。

民国8年,保山县实业所实业员段彤云,发起民间50余户创办"

保丰森林有限公司"

,经营木材和集资造林。

民国9年,云南省会植树节选定在昆明南关外公园内林艺试验场举行。

是年4月15日,《义声报》公布《云南省立林业试验场暂行章程》,计19条。

第一条规定:

"

云南省立林业试验场就南城外公园内设立直隶于云南省长公署。

所掌事务为"

接木插条分根分蕖各造林事项"

,"

造林整理及造林施业事项"

防止森林各种灾害事项"

森林工艺及造林事业"

生长状况及材积调查事项"

林产制造事项"

等。

还规定林场设场长,由省长公署委任,设技术员和事务员。

公园内原有林木果树及花卉等均拨归本场经理,其有应补植者,并得推广栽"

本场经费,开办费和经常费由云南省长公署筹给之,"

均按月造具书表单据,呈报云南省长公署核销"

是年4月,保山县实业所于第一农事试验场内设置苗圃育林,供机关团体植树造林。

此为保山最早建立的公营苗圃之一。

是年,原晋宁实业所副所长创办林业试验田20余亩,培育云南松、栎类等10多种。

民国11年10月,省实业司在昆明金碧公园设农林馆,由实业司农林课主管,辖内设司事、杂役;

原晋宁县实业所技正李绍彭在五里大闸西办个人园艺场,植金沙李、青丝桃、湖桑等优良品种1000余株。

民国12年,省实业司林务处兴办直属造林示范林场。

第一造林场设在昆明东郊双乳山、照壁山,面积7800多亩;

第二造林场,于民国17建立,设于昆明北乡铁峰庵山,面积万亩;

第三、第四造林场,成立于民国15年,分别设于昆明县西乡眠犬山和昆明北乡老青山,面积分别为2600亩和3700亩;

第五造林场,于民国22年建立,设于昆明县东乡大麻苴之牧野山,面积1000余亩;

第六造林场,又名路南拖沟来林场,原有面积5万余亩,其中天然林10万余株,属一匪产,民国21年匪首伏法,经省政府没收交由省实业厅管理。

该场建立后,逐年补种树木,共有混交林100余万株,该场设于路南拖沟寺山。

从民国12年后,全省不少县纷纷建立农林试验场、林业苗圃、造林林场。

如阿迷县建立林场,县建设局设有林警2名,专门负责全县林场的巡查。

民国17年,省建设厅在宜良禄丰村将迤南区行道树育苗场改建为禄丰村林场,林场主任为马兆丽。

该场历史较长。

早在清光绪三十年,云贵总督在此设官木局;

光绪三十三年改为官立木植局,经营管理山场森林的采伐、运输,有面积4万余亩;

民国7年改为云南官木采运局;

民国15年改为迤南区行道树育苗场;

民国17才正式改建为禄丰村林场;

民国189月改为省第二育苗场,民国21年又改为禄丰村造林场;

民国30年又改称为禄丰村油桐林场;

民国35年后称为农林改进所禄丰村林场,直至1949年12月,面积10万亩。

该场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一个国有林场,历经数次更名,始终一直存在着,可以说是全省林场的缩影。

民国18,省政府改第二农场为第一育苗场;

改禄丰村油桐林场为第二育苗场;

改河口农场为第三育苗场。

是年,省政府公布《云南模范林场暂行章程》,规定林场范围,"

以铁峰庵脉为主"

本林场以提倡造林,树全省模范为宗旨"

林场隶属于省政府建设厅;

林场设场长、助理员、林警巡长各一名;

规定造林场分为移植和插种造林两种,造林面积暂定为1000亩。

是年,省农矿厅林务处在河口兴建热带植物试验场,面积150余亩,试种咖啡、肉桂、苦楝等热带亚热带树种;

试验场停办以后,于1935年8月恢复,以后因抗日战争,又停下一段,至1948年3月再次恢复。

《观察报》1948年3月8日载:

《农改所恢复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栽培金鸡纳热带作物》。

  

是年,省农矿厅筹建省立苗圃和省会造林场,设立滇南第一林场,林场设森林警察区署。

民国19年,云南省农矿厅公布《各县区植桐办法》,计11款。

规定各县区政府设置林场,每年种桐5000株以上,各村每年种桐50亩以上,其县乡人民住宅四旁,亦应酌量种植。

是年12月,省政府颁布《云南造林运动章程》。

其中规定各地接到《章程》布告之日起6个月内,分别成立林场,逾期不建立者,即由该管官厅将其山场收回,招人承领造林。

是年,省政府制定《云南造林运动宣传大纲》阐述了云南造林运动的6个步骤。

云南全省荒山,就调查所得面积计算,已有二万万亩左右。

规定:

10年内把全省的荒山荒地种植完毕。

每一个村须就公有荒山中成立一个造林场,每县至少应设立50个以上的造林场。

上述《章程》、《大纲》呈奉省政府公布施行后,出现群众造林高潮。

据民国21~22年,据实业部全国造林考成表载:

云南编制林场3900余个。

如元谋县建设局编制林场68个,会泽县编制林场93个,各设管理员1人。

会泽林场造林成活约95万株,育苗万株。

民国23年实业厅林务处对云南林场进行调查,公布统计数:

共调查64个县局,3964个林场,总计面积万亩。

林场所有权分3种:

公有20个县,占64个县的%;

私有5县,占%;

公私所有39县,占%。

又据《民国三十年林务工作报告》统计,全省编制林场个数、面积与上公布数相同。

自民国28~30年各县造林面积共万亩,占总经营面积万亩的%,成活树木6420万株。

这说明全省林场迅猛发展,已达到了顶峰。

民国20年,省农矿厅公布《云南农矿厅林务处第二林区模范林场暂行章程》,共6章20条。

规定路南县拖沟寺所有各山场力加整理,定名为云南农矿厅林务处第二林区模范林场,设场长、事务员、技术员各1员,林警2人,巡山4人,林工4人。

是年,各县拟定造林实施办法,建立苗圃。

如迤东各县开始建立苗圃,鲁甸县在县城东门外先农坛建立苗圃1亩培育乌桕苗。

是年,省建设厅和盐运使署拨经费饬由黑井场柴本借贷所,于黑井古新寺侧创建小规模林场1个,面积约10亩。

民国21年3月24日《义声报》载:

全省编制林场1600个。

各县应成立之苗圃及籽种承发所共有40个县"

11月18日,昭通县编制林场37个,除第一号中山林场为公有外,其余36个均属私人林场。

民国22年,《云南推广造林运动章程》,经实业部修正核准,省政府公布施行。

规定每个县建立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林场50个。

是年,实业厅林务处在昆明北郊右营建立省立第二苗圃;

省实业厅在河口建立云南实业厅河口育苗场,于1935年改为河口第三育苗场。

民国24年,建设厅筹建海口河沙防造林场,由省林务处副处长的杨克学力兼任场长,于民国27~28年实施造林,并造林1万多亩;

是年,省建设厅在个旧筹建个旧矿区造林场;

在昆明东郊建第三苗圃;

在黑盐井筹建黑盐井造林场;

在白盐井筹建白盐井造林场。

黑白盐井两个造林场的造林业务均由省建设厅负责,每年派员督种并函盐管局备案,直至1945年1月撤销。

是年7月,省政府公布《推广造林章程》,规定"

各地方办理造林,须扩大范围同时举办,并限定由民国24年起至30年,共6年以内一律完成"

,各林场每年造林面积至少须占该林场全面积的1/5以上,各林场实施造林均定于每年春夏秋3季举行;

各林场设森林巡警,代用森林警察。

民国25年4月8日,云南省总司令部和云南省政府公布施行《云南省会近郊墓地的造林办法》;

省政府公布《云南省会近郊墓地造林保护办法》;

4月16日又公布《云南全省县区近郊荒山墓地造林办法通则》。

按上述规定,当年省建设厅在昆明古幢庵建省会墓地林场;

在昆明黑林铺建省会药用林场。

民国26年,省建设厅在昆明的妙高寺建省会保安林场,在昆明铁峰庵建省会纪念林场;

10月,省建设厅筹建呈贡果木品种试验场。

1939年2月10日,云南省政府委员会606次会议决定成立呈贡果木试验场,共有私荒500亩。

民国27年6月,省建设厅在宜良西门外的二公里处建宜良工艺植物造林场,由刘秉政技术员负责筹办。

《云南新商报》于1938年6月9日作了报道。

是年,滇西企业局在一平浪筹建一平浪农林课相似林场性质,负责山林经营,解决一平浪盐矿区生产生活用材。

民国28年,省建设厅采用奖励办法实行造林,选定"

华坪等19个县先成立林场,作人民指导模范"

,并拨给办林场专款。

民国29年2月,省建设厅建柞树林场,面积约4000亩,王嘉猷任林务主任;

4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小马村船房陆家营建立桉树林场,由技士李方伯负责;

8月30日,川滇铁路公司拨款筹办林场;

9月1日,省建设厅林务处与昆明建筑材料公司签订合办路南拖沟寺林场协议。

民国30年,省建设厅林务处直属林场有省会林场、禄丰村油桐林场、白盐井林场、黑盐井林场、海口砂防林场、保安林场、妙高寺林场、第一至第五林场、纪念造林林场、墓地造林林场计15个;

新建省直属第一、第二两个苗圃和楚雄蚕桑推广部。

各县相继建立一批苗圃。

《民国日报》1942年11月19日载,省建设厅派员到保山县枯柯河坝团山坝建立迤西热带作场试验场,试种木棉,营造金鸡纳等防疟植物。

是年,河口热带林场培育的金鸡纳,经过9次试验失败终获成功,已有开花母树250株,二年生幼树2000多株,幼苗2万株。

民国31年1月,农林部在丽江设金沙江流域管理处,秦仁昌任处长,员工20多人,设有森林警察队30余人,并建立苗圃。

4月1日,思普企业局筹设樟脑种植场,仿造日式蒸馏试验樟脑生产之最佳方法,在云南省尚属首例。

民国32年,省建设厅在省会昆明建立省会造林林场。

民国33年,省建设厅林务处选定昆明西站外虹山一带为速成林场场址,占地950亩,种有楸木、洋槐、扁柏、蓝桉、白杨、华山松栎类等树种。

有管理员杨春1人负保护之责。

2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小屯后建立省会纪念林场。

据《朝报》2月27日报道,省建设厅在黄土坡和定光寺建林场两处设专人管理,每年植树节在此植树。

民国34年,省建设厅林务处新增设第二育苗场和林务处迤氵育林场。

民国35年,云南锡业公司造林队在个旧成立,在个旧的马拉格矿山周围造林,时有员工20人。

1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建昆明林场,何弘德任场长。

12月1日《观察报》载《建设厅拟就36年度各县乡镇造林计划公私荒地作林场》,年底县报每乡镇设林场一所,苗圃一处,林场、苗圃设乡管理员。

省建设厅训令各县成立植树节示范林场。

民国36年,省建设厅在昆明金殿右侧,建立昆明华南林场。

民国37年3月,省建设厅制定《云南省乡镇造林实施细则》,共13条。

规定全省各地以乡镇为单位,分别设置500亩以上的林场,分4年办理完竣,每年造林3万株,共计12万株;

除林场外,每一居民应于夏季就村庄四周以田头沟边屋旁隙地,最少植树5株。

6月7日,省政府训令建设厅恢复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

是年,一平浪煤厂设立一平浪林区,对周围200余里森林设员监护;

楚雄县政府批准民间创办的楚雄县纯武林场,并发给经营执照;

腾冲县尚存来凤山、宝峰寺和国殇墓园纪念林场3个;

保山县还保留宝盖山、龙泉、保岫公园林场和蜈蚣山植树示范林场4个,且多数林场名存实亡。

民国38年1月,云南省建设厅训令颁布重新修订的《云南林场管理规则》,计8章21条。

规定本省境内之公私森林均应进行登记,并编制为林场。

是年,曲靖县制定《夏季造林实施办法》,并在廖廓山林场、麒麟山林场、各乡镇山场等处栽树、点播,共出动2350人,点播飞松一公石六公斗,植树1万株。

至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

解放"

时止,仅存省级、类似林场的经营机构4个,即云南省滇西企业局一平浪农林课林务股、云南省农林改进所禄丰村林场、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省会林场,以及部分县的少数林场。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云南省各级政府对植物造林,建立林场是比较重视的,是有一定成绩的。

林场的发展可以说是马鞍形的。

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国元年~12年为初期阶段。

主要是建立农事林艺试验场,属于苗圃性质的试验,规模相对较小。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民国12~30年。

从省立第一造林场建立开始,接着又建立了省立5个林场,并公布了《云南模范林场暂行章程》,推动了县级林场的建立。

特别是民国19年省政府颁布的《云南造林运动章程》、《云南造林运动宣传大纲》,均规定在6个月内分别成立林场。

因而各县纷纷建立林场,一个县少则12个,多则101个。

到民国22年全省林场达3900多个,省林务处民国23年统计,云南林场达3954个,面积近千万亩。

第三阶段林场建立逐渐减少,民国31~38年。

到1949年12月仅剩下少量林场,县乡林场大都名存实亡。

总之,38年来,云南林业是有发展的。

颁了不少林政法规,建立了不少林场,种了不少树,应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