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诊治指南》要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肝硬化诊治指南》要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诊治指南》要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能明确病因的肝硬化(表2)。
大多数肝硬化只有一个病因,也有多个病因同时作用。
2.2
病理生理
2.2.1肝纤维化和代偿期肝硬化
2.2.2失代偿期肝硬化
2.2.3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病理生理
3
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评估
3.1
肝功能及代偿能力评估
3.2
肝功能分级评估
3.2.1
Child-Pugh评分
3.2.2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MELD-Na评分
3.2.3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
3.3
影像学评估
3.3.1腹部B超
3.3.2肝脏硬度测定(LSM)或瞬时弹性成像(TE)
3.3.3CT
3.3.4MRI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RE)
3.4
肝组织学评估
3.5
门静脉高压症的评估
3.5.1内镜检查
3.5.2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
3.6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不良评估
4
诊断
4.1
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下列四条之一)
(1)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
(2)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3)B超、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特征:
如脾大、门静脉≥1.3cm,LSM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诊断界值;
(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
1)PLT<100&
times;
109/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2)血清白蛋白<35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
3)INR>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d以上);
4)AST/PLT比率指数(APRI):
成人APRI评分>2。
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
4.2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和(或)肝功能减退。
(1)具备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2)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
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4.3
肝硬化再代偿和(或
)逆转
肝硬化患者出现失代偿后,由于病因有效控制、并发症有效治疗或预防等,可在较长时间内(至少1年)不再出现肝硬化失代偿事件(腹水、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等),但仍可存在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点,被认为“再代偿”。
乙型肝炎肝硬化无论是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相
当一部分患者能够肝硬化逆转,可显著改善食管静脉曲张,甚至门静脉高压逆转。
4.4
临床分期特点
肝硬化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
根据是否出现腹水、食
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国外指南也有将肝硬化分为5期,代偿期(1、2期
)和失代偿期(3、4、5期),其年病死率分别为1.5%、2%、
10%、21%和87%,临床特征见表4。
失代偿期肝硬化多伴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影像学检查可有典型门静脉高压及肝硬化证据,结合病史及实验室结果,临床容易诊断。
一般而言,代偿期肝硬化属于Child-PughA级,失代偿期肝硬化则属
Child-PughB~C级。
【推荐意见1】: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及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
逆转(B1)。
【推荐意见2】:
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1)肝组织学符合肝硬化的标准(A1);
(2)内镜提示食管胃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B1);
(3)B超、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B1);
(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需符合以下4条中2条:
109/L,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2)白蛋白<35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
3)INR>1.3或
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d以上);
4)APRI>2(B1)。
【推荐意见3】: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等(B1)。
5
肝硬化相关并发症
5.1浆膜腔积液
5.2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5.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或相关感染
5.4肝性脑病或相关神经系统损伤
5.5肾功能损伤
5.6肝硬化心肌病(CCM)
5.7肝肺综合征(HPS)
5.8门静脉血栓(PVT)
5.9原发性肝癌
5.10其他肝硬化并发症
【推荐意见4】:
肝硬化AKI诊断:
入院48h内Scr较基线升高≥26.5μmol/L,或7d之内Scr升高较3个月内任何一次Scr值或推断的基线值≥50%,临床分3期(B1)。
肝硬化CKD诊断:
肝硬化患者无论肾脏有无器质性损伤,eGFR<60ml·
min-1·
1.73m-2持续3个月以上,常表现为顽固性腹水(B1)。
【推荐意见5】:
HRS-AKI的诊断:
(1)肝硬化、腹水;
(2)符合AKI的诊断标准;
(3)停用利尿剂并补充白蛋白(20~40g/d)扩充血容量治48h无应答;
(4)无休克;
(5)目前或近期没有使用肾毒性药物;
(6)没有肾脏器质性损伤的证据(A1)。
【推荐意见6】:
HRS-NAKI的诊断:
(1)肝硬化伴或不伴腹水;
(2)eGFR<60ml·
1.73m-2,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
或3个月内Scr的最后可用值作为基线值,Scr<50%的百分比增加(C1);
(3)有消化道出血、过度使用利尿剂或大量放腹水等引起的血容量不足;
(4)急性肾小管损伤、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C1)。
【推荐意见7】:
肝硬化患者电生理学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应注意CCM的筛查与监测(C1)。
【推荐意见8】:
PVT分为急性、慢性。
急性PVT指血栓形成6个月内,可表现腹痛、急性门静脉高压综合征。
慢性门静脉血栓可完全无症状或表现为
门静脉高压症(B1)。
【推荐意见9】:
一旦诊断肝硬化,需密切筛查和监测肝癌指标(B1),肝癌监测方案为每3~6个月行B超联合AFP检测(C1)。
【推荐意见10】:
肝硬化骨质疏松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初次诊断PBC、肝硬化和肝移植后的患者应测骨密度,此外,有脆性骨折史、绝经后女性和长
期(>3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也应行骨密度检测(B2)。
6
肝硬化的治疗
肝硬化诊断明确后,应尽早开始综合治疗。
重视病因治疗,
必要时抗炎抗肝纤维化,积极防治并发症,随访中应动态评估病情。
若药物治疗欠佳,可考虑胃镜、血液净化(人工肝)、介入治疗,
符合指征者进行肝移植前准备。
6.1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是肝硬化治疗的关键,只要存在可控制的病因,
均应尽快开始病因治疗
6.2
抗炎抗肝纤维化治疗
6.3
并发症的防治
【推荐意见11】:
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无法进行或充分病因治疗后肝纤维
化仍然存在或进展,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可考虑给予抗纤维化治疗,如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复方鳖甲软肝片等(B1)。
【推荐意见12】:
顽固性腹水推荐利尿药物、白蛋白和缩血管活性药物三
联治疗(B1)。
不推荐使用多巴胺等扩血管药物(B1)。
【推荐意见13】:
肝硬化乳糜性腹水或乳糜性胸水,给予低盐、低脂和中
链甘油三酯高蛋白饮食(B1)。
可试用特利加压素及生长抑素等(B2)。
可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如存在外科干预指征,可行外科干预(C1)。
【推荐意见14】:
肝硬化合并血性腹水,主要治疗为积极控制基础病因,
并可使用特利加压素及生长抑素(B2)。
【推荐意见15】: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
可用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类似物、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等(A1)。
【推荐意见16】: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
可考虑三腔二囊管,内镜套扎、硬化剂及组织黏合剂治疗(B1),介入治疗(C1),手术治疗(C2)。
【推荐意见17】: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停止5~7d后,应进行二级预防,使用NSBB(A1)或卡维地洛(B1)。
伴有腹水的消化道出血一、二级预防,不推荐使用卡维地洛;
NSBB应减量(B2)。
【推荐意见18】:
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的慢性失血,推荐NSBB、补充铁剂,在有输血指征时进行输血治疗(B1)。
急性出血可使用特利加压素或生长抑素类似物(B2)。
【推荐意见19】:
肝硬化合并感染时,
尽快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获得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尽快转化为目标性抗感染治疗(B1)。
【推荐意见20】:
对脓毒症及严重感染或休克时,
推荐抗菌药物、白蛋白和血管活性药物三联治疗(B1)。
【推荐意见21】:
肝肾综合征可应用特利加压素(1mg/4~6h)联合人血白蛋白(20~40g/d),疗程7~14d,有效复发可重复应用(B1)。
不推荐使用小剂量多巴胺等扩血管药物作为肾保护药物(B1)。
【推荐意见22】:
血管收缩药物治疗无应答且伴大量腹水的HRS-NAKI可行TIPS治疗(B1)。
不推荐HRS-AKI行TIPS治疗(C1)。
【推荐意见23】:
血管收缩药物治疗无应答且满足肾脏替代治疗标准的HRS-AKI,可选择肾脏替代治疗或人工肝支持系统等。
不推荐HRS-NAKI行肾脏替代治疗。
HRS-AKI和HRS-NAKI均应优先纳入肝移植计划(B1)。
【推荐意见24】:
肝硬化心肌病应改善心脏功能、慎用能够延长QT间期的药物,应列入肝移植计划(B1)。
【推荐意见25】:
肝肺综合征尚无特效药物,对于肝肺综合征和严重低氧
血症患者,建议进行长期氧疗(C1)。
推荐肝移植(B1)。
【推荐意见26】:
肝硬化急性PVT、进展PVT均可抗凝或溶栓治疗(C1)。
可使用低分子肝素单药或联合华法林等,活动性消化道等部位出血是抗凝治
疗的禁忌证(A1)。
【推荐意见27】:
肝性骨病骨质疏松可在钙剂、维生素D的基础上加用双膦酸盐治疗(C2)。
肝硬化患者应采用营养支持疗法。
每日4~6餐,
少量多餐(B1)。
7
待解决问题
7.1检测技术
7.2诊断方法和标准
7.3治疗和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