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0531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B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5..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

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

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C.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6.孔明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如图所示是放飞在空中的孔明灯,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孔明灯装饰穗所受重力方向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封闭的容器中装满水,静置在水平面上如图a所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P′.现将容器倒置如图b所示,则此时()

A.F变大,P不变,P′变小

B.F变小,P不变,P′变大

C.F变小,P变大,P′不变

D.F变小,P变小,P′变大

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等于()

A.3:

B.3:

C.2:

D.9:

10

9.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10.“霸王举鼎”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荧屏,剧中大鼎的道具最适合用下列哪种材料制作()

A.石头

B.铁

C.铜

D.泡沫塑料

11.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为了避免摔倒,跳车人应该()

A.向车行的反方向跳

B.向上跳

C.向与车行驶的垂直方向跳

D.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向跑几步

1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游泳赛,发令后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如果把他们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13.在奥运会上,“体操王子”----邹敬园,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

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B.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14.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5~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5~20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第15秒时,甲车与乙车速度相同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1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17.蜗牛对下列哪个刺激没有反应()

A.发光的40W电灯

B.轻触蜗牛头的铅笔头

C.蜗牛前方滴的蔗糖溶液

D.蜗牛前方0.5m处的鼓掌声

18.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县()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 

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4︰1

D.1︰2

20.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水的密度

B.水的深度

C.水的体积

D.水的重力

二、填空题

21.谨慎驾驶,安全出行很重要。

如图为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事故现场。

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_______继续向前行驶,并撞到汽车A,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22.小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第3分钟至5分钟小明的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23.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输送带对它方向向_____的摩擦力;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_____(填“受力”或“不受力”);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在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这是由于_____。

24.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11s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2s-10s内小明做_______运动,机械能________(“不变”“增大”或“减小”)

25.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设计了探究方案,用相同的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做了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小车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cm

水平部分材料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

小车运动的路程s/cm

棉布

较大

11

木板

较小

19

玻璃

最小

30

表二

20

21

较小,

36

58

(1)分析表一(或表二)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还能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项目

参数

最高车速(km/h)

25

整车质量(kg)

40

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W)

400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______;

(2)按照新国标的最高限速,小金骑行该电动自行车15分钟,最多行驶多少千米?

(3)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______

27.质量为50千克的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张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为2cm,他站在方格纸上并描下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

则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g取10N/K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一头质量为6×

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____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

三、探究题

2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路程越长,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选填“快”或“慢”)。

(2)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_______运动。

(3)另一组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运动的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都冲出了水平板面,你建议他们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0.5×

l0-4米3,柱体的重为0.6牛顿。

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h/米

0.1

0.2

0.3

0.4

0.5

F/牛

0.48

0.36

0.24

0.12

p/帕

1.2×

103

2.4×

3.6×

4.8×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帕,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12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牛。

3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3)木块最终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木块通过___________方式把动能转化为内能.

(4)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32.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

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

请解答下列问题:

(g取10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_____

(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

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

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_____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

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