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959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泸州2016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A.SO2 B.CO2 C.N2 D.CH4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解答.

【解答】解:

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性质和作用,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细心即可做好此题.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湿法炼铜 B.黑火药爆炸

C.玉石雕琢成玉器 D.粮食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黑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玉石雕琢成玉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分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尿素

液态氧气

氯化铵

类别

无机物

单质

氧化物

A.A B.B C.C D.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

A、尿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错误;

B、液体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说法正确;

C、冰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

D、氯化铵属于盐,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判断是否是单质、氧化物、盐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4.

化学在生活中有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储量丰富,但淡水使用仍需节约

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C.不吃霉变食物,因为食物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有毒

D.塑料是容易自然分解的高分子材料,不会形成污染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状况;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进行解答;

B.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

C.根据霉菌毒素耐高温来分析;

D.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故正确.

B.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光分解催化剂,故正确.

C.黄曲霉菌毒素耐热,在200℃以下不能将其杀灭,通过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故正确.

D.塑料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白色污染,故错误.

故选D.

【点评】在能源和资源匮乏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对于能源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对于资源主要考查贮存、开采状况,以及资源的保护.

5.

明矾石()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

KAl3(SO4)2(OH)x.式中x的值是(  )

A.5 B.6 C.7 D.8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明矾石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3)×3+(﹣2)×2+(﹣1)×x=0,则x=6.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6.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长期存放后产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

Ca(OH)+HNO3═CaNO3+2H2O

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

NH4SO4+NaOH═NaSO4+H2O+NH3↑

C.制取铝:

3Zn+Al2(SO4)3═3ZnSO4+2Al

D.铜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除去: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

A、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硝酸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OH)2+2HNO3═Ca(NO3)2+2H2O.

B、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铵、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7.

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证明碳能与氧化铜反应

B.

通过闻气味判断是CO2还是SO2

C.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D.

证明NH4HCO3受热分解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根据氮气不会与氧化铜反应,碳会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氮气不会与氧化铜反应,碳会与氧化铜反应,依据试管内的现象变化,可以确定氧化铜与碳反应,故A正确;

B、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即可完成.

8.

泸州自古盛产美酒,早在1915年,泸州老窖即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图是泸州老窖的一种宣传图案.

(1)金牌中的金是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3)盛装老窑可用玻璃瓶,玻璃是用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高潮烧制而成,写出石英砂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O2+CaCO3CO2↑+CaSiO3 .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金属于金属元素进行解答;

(2)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3)根据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解答】解:

(1)金属于金属元素;故填:

金属;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aCO3CO2↑+CaSiO3.故填:

SiO2+CaCO3CO2↑+CaSiO3.

【点评】此题考查元素的分类、分子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9.

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锰原子核内有 25 个质子,图1中54.94表示的是 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2)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容易在反应中失去,Mn2+的核外电子共点据 三 个电子层;

(3)锌锰干电池中含锰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MnO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

(1)由锰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锰的原子序数为25,即核内有25个质子;最下方的数字“54.94”表示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

25;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因为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容易在反应中失去,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而Mn2+是锰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所以还剩余三个电子层;故填:

三;

(3)干电池中含有二氧化锰,其中锰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nO2;故填:

Mn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一格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1)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苹果汁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2)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硝酸钾中,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复合肥料是 硝酸钾 ;

(3)如图为用10mL的量筒量取稀盐酸,所量取的体积是 4.4 mL.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测量容器-量筒;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解答】解:

(1)酸性越强,pH越小,观察食物的pH,苹果汁的pH最小,故苹果汁的酸性最强.

故选:

苹果汁.

(2)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都属于铵态氮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但不是铵态氮肥,因此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复合肥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