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新闻传播硕士课程班学位论文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职新闻传播硕士课程班学位论文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新闻传播硕士课程班学位论文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题比较适当,论文便成功了一半。
然而在职硕士论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半数以上的选题不可能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还有一些选题不成立。
从我最近接触的19篇已经完成或还没有成形的论文选题看,多数选题囿于作者的工作环境,用生活和本行业工作的思维方式来设计选题。
例如“论新媒体环境下精细化工类企业的危机管理”,危机传播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研究内容,学术研究重在探索共通的规律性现象或问题,由于作者在这个专业领域工作,于是就写这个领域的危机传播。
问题在于,这个领域的危机传播与其他领域的危机传播差异极其微小,选题本身就决定了文章不可能成功。
再如“媒介融合下可视化新闻的传播现状分析”,把现状分析作为硕士论文选题,显然作者不知道学术论文应该写什么。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不知自己到底想说什么,例如“回到原点:
以‘信息’为中心构建品牌精神”。
看标题看不懂,询问作者才知道,其在广告公司工作,看到很多广告充斥着文学的词句,不知所云,于是想批评这种现象。
问题在于,文章显示出作者连“信息”是什么都说不清楚,论文中有6种说法:
信息是×
×
的基础,是×
的原点,是×
的载体,是×
的中介,是×
的本质,是内容。
全文只有一处引文,三次重复拉斯韦尔的五w传播模式,除了知道这一早期传播学的说法外,再没有东西了。
这是由于知识太少造成的选题不成立。
选题不成立是最麻烦的事情,没有修改的余地,只能重做。
再如“社交媒体的负面新闻信息偏好性探究这个选题”。
人关注负面新闻(或者说将坏事从所有的事情中分辨出来)是人作为动物(即使是高级动物)的本能和人的社会化塑造的结果,看几期“动物世界”就都明白了。
现在把这个事情逆向认识,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问了一个问题:
“中国有一句俗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请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评价这句俗语。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硕士论文的选题表达形成一类十几年不变的模式:
一个口气很大的“×
研究”的大标题与一个“以……为例”的副标题相结合。
近年,又兴起在大标题或副标题中使用“基于……”的标题模式。
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
一个口气很大的标题到了副标题的层面顿时变得很小了,但那个“为例”或“基于”的对象,绝大多数不能代表或推及大标题涉及的内容,副标题选择的研究对象基本没有学术价值。
例如:
“×
市青少年社会化阅读的使用与满足分析――以微信阅读为例”、“隐性的权力操控:
基于广播广告的分析”。
使用与满足、隐性权力之类,都是本学科说腻了的常识,“为例”和“基于”的东西也不知被前人耕耘了多少遍了,不能指望说出新东西。
二、论证模式化
本来文无法定,一旦论文的写作模式僵化了,文章的灵魂便无形中被销蚀了。
现在较为普遍的论文模式是:
标题:
某某研究
――以……为例
看多了这类标题的文章就有经验了,多数以“研究”作为大标题最后二字的,通常没有核心观点,看下来就是一篇叙述某方面情况的文章,甚至是没话找话地码上一堆字,连情况介绍都够不上。
内容结构(章节编排或前后顺序会有不同):
第一章:
某种现象、问题的兴起、历史回顾。
本来要论证的是一个很微小的问题或事情,文献检索却大多从原始状态或远古时代说起,多的可以占据全文的三分之一。
对于这类情况,应明确:
文献检索要与选题直接相关,无关的尽可能不说,尤其不要从头说起。
第二章:
概念界定。
在职硕士论文所论证的问题,至今我没见过纯学术的研究,其论证中的主要概念,大多是一个或几个生活中的词汇(即大白话),不是学术概念。
所以总有“概念界定”一章,在于作者们存在认识误区,以为学术研究就是要考证某个词(抠字眼)才显得有学问,但却不知道考证的对象应是专门的学术概念,有学术内涵,不是大白话。
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形:
极为认真地查字典、词典来说明一个或几个人人都懂的字、词的意思。
字典、词典是就某个字、词的一般涵义和用法编纂的,如果不是研究语文,通过字典、词典来说明大白话里面的字、词是指什么,在学术上毫无意义,这是一种幼稚的附庸风雅。
学术概念通常具有特定的非生活的内在涵义,例如黑格尔哲学的概念“有”、“无”、“异化”、“绝对精神”等,不可能从普通的字典或词典中查到确切内涵的。
既然论文使用的概念是大白话,用一句话,最多一段话说明所使用的主要概念是指什么就够了,随后应马上进入论证。
这样的概念界定章,原则上应删除,解释主要概念的几句话移到绪论章就行了。
第三章关于本概念或问题的特点、作用、意义等。
相当多的论文在对概念界定之后,还有一章叙说所要研究的概念或问题的特点、意义、作用等等。
既然概念本身是大白话,关于特点之类的说法,自然也是人所共知的,没有价值,但可以又码上一堆字。
这样的章,没有必要设置,应当删除。
第四章论证、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
多数论文写到这里,已经文字过半了。
真到了所要论证的概念、问题、事件了,却又无话可说,因为作者尚不具备进行学术研究的知识储备,无法进入“研究”这个层面。
这部分的内容或是说一些人人都想得出来的生活道理,或有一些简单的调查(相当多的调查不能推及整体)和显示百分比的饼图、柱图,或有几个访谈,很快得出即使没有这些论证或调查也能想得出来的结论。
这一章的内容应该是论文的重点,可以划分为几章深入论证,但相当多的论文到这一步只有一章,接着就是对策之类的行政思维内容了。
例如《中国×
形势下的×
盈利模式研究》这篇40页的论文,其中只有8页半涉及“盈利模式”,均为介绍情况;
前面的现状、用户和形势变化等叙述用了24页,后面的未来发展(发展目标、核心作用、用户需求等)用了7页,到文章结束也没见到任何“研究”。
第五章对策措施。
到了这里,最为困难或尴尬的“论证”结束了,于是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熟悉的中国官场思维,学着官员做报告的路数陈述若干条“对策措施”。
这些对策措施即使完全没有此前二三万字的文字铺垫,谁都能想得出来。
例如一篇关于社交媒体的硕士论文,这部分的结构如下:
如何发挥社交媒体好的一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发挥社交媒体网络监督的作用,第二发挥社交媒体舆论的优势(共约400字);
如何减少社交媒体不好的负面效应?
第一传统媒体介入,更好地引导,第二政府借助社交媒体问政于民,第三对运营商加强引导,第四加强社交媒体的道德建设,第五发挥社交媒体活跃人物的引导作用,第六推进社交媒体的法制建设(共约2500字)。
这样的思路与学术研究实在不搭界,显然作者没有从官场的话语体系中摆脱出来,进入学术研究的状态。
这是在职硕士学位论文的普遍现象,需要参加硕士课程班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同学在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文献方面加大学习力度来解决。
没有真正下工夫努力学习,又要获得硕士学位,天下没有这样完美的事情。
三、对在职硕士论文质量的底线要求
尽管硕士论文在理论上不问作者是在读的还是在职的,只看论文本身够不够水平,但在实际评议和答辩过程中,高校教师对在职同学的硕士论文是网开一面的,大多勉强通过了。
但是,不能没有学术质量的底线要求,不然整个学术秩序就乱了,也有失公平、公正。
去年以来,教育部重点抽检了部分高校的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的8篇被鉴定为不合格的论文全部为在职同学的,相关导师被学校约谈,有的被停止招生资格;
紧接着北京市和各省重点抽检部分高校的硕士论文,目前结果尚未出来。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被抽检硕士论文7篇,其中4篇为在职硕士论文,结果不容乐观。
鉴于上面的情况分析,为保障在职硕士论文具备基本的学术论文的样子,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选题原则上要跳出工作单位的圈子,适当放大到一定的社会层面,引导同学思考中观问题
现在的在职硕士论文学位申请是由同学们提出选题,导师根据同学们的选题决定是否担任某同学的导师,这样一来,选题首先限制了导师的思维。
可以改为由导师们提出一批选题,这样提出的选题一般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来选择。
在申请学位的制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导师要主动为同学提出适合他们的多少有些学术意义的选题。
这次我带的4位在职生的论文选题,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我提出14个选题由他们选择,结果他们选的题目均超出了原来以自己工作为中心的圈子,等于给了他们一次跳出工作圈子用学术眼光审视外部世界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2015年1月起实行在职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制度,这是为选题的学术性把关的一项措施。
有的同学的选题在这个环节得到及时而必要的纠正,防止下一步的白劳动。
(二)在论文结构方面要规范化
考虑到在职同学缺少论文写作规范的训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讨论中正在做出一些规范要求,例如论文摘要不少于10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完整对应。
关于第一章绪论,要求必须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此前已有的研究状况的叙述及评价(即文献检索)、本文在学术上的创新点、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大体框架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结构等。
考虑到过去同类论文的通病,提出论证的主体不得少于三章;
每章之下至少要有两节以上的三级标题;
参考文献不得少于两页(必须是学术论文和专著,教科书不得列为参考文献),除了研究中国古代的选题,必须有两条以上的外文参考文献,且正文中对所列参考文献要有不少于30条的引证。
考虑到文无定法,同时也说明:
对学位论文框架的大致描述,仅供同学们写作时参考,内容不作为规定制式。
以上的规定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现在的在职硕士论文的作者们,虽然在实际新闻或宣传方面轻车熟路,但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积淀方面普遍过浅,不逼迫作者们读一些学科的基础论著,论文是不可能写好的。
(三)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文献
持续两年的在职学习很不容易,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机会。
对于常年在新闻传播一线工作、同时又参加硕士课程班的人来说,硕士论文写作可能是一辈子就这一次的学术思维的训练,如果仍然局限在既定的工作圈子内将硕士论文写成工作总结,这个学位就白读了。
不少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课程班的同学总是问我怎样可以写好论文,我只能告知如何把握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不该做什么,但我无法说出正面的标准论文模式,因为学术论文是一种新观点的证明、新材料的发现或一种新研究角度的运用,不可能存在固定的写作模式,没有捷径可走。
即使形式上知道不能如何写了,诸如不能没玩没了地对大白话的概念界定了,不能把一个具体问题从源头说到现在,不能总是叙述情况,不能说套话等等,但那也就没话的可说了。
这恰恰说明作者肚里没货,需要扎扎实实地恶补一下本学科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补充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他。
有些论文得出的结论理直气壮,却往往是不成立的,因为作者只知一点,不知其他而妄下结论,无知者无畏。
曾有一位在新闻业界常年工作的中学学历的同志,认真读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里关于商品是物质产品的论证,于是便断定新闻不是商品,因为马克思说商品是物质产品。
但是他没有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第2、3、4卷和手稿里关于精神劳动、服务业如何作为商品的表现形式,于是便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到理发店理发,购买的是服务,绝不是商品!
”显然这个说法不成立。
服务是商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经济学常识。
我最近审读了一篇在业界具有丰富经验的作者的论文,作者读了一些书,知道了符号、话语、社会化、语境等概念,论文的核心概念是“科学的社会化”,作者写道:
“‘社会化’原义是指人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的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是人与外部世界相协调的必然经历。
本文借用这个概念来表述。
意指原本因为种种原因而与大多数公众生活距离甚远的‘科学’信息,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达到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与融合。
”显然,作者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消化,缺少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社会化是特指人的,把关于人的概念用到非人的某一领域,这种概念的转换违反形式逻辑;
科学与大众生活相关,但二者不可能融合,科学永远只能是极少数人有能力参与的事情。
因而,这篇文章的立论不成立。
说这些是要提醒在业界工作的同学们,当你进入学术领域学习时,谨防由于自己知识的不全面和浅显而出现同类的问题,至少要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范围内读书,还要读一些相关学科的论著,诸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论、大众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等。
有了一定的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积淀,同样一个问题,别人看不出什么,你就能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性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人文一历史一哲学的论证,或经过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量化分析,得出能够让人若有所思的新观点、新的认识视角,发现某种规律性现象或证明某个问题的新证据等等。
让我们以毛主席说过话共勉吧: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一一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