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9329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9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阳性强化法Word文档格式.docx

②、“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

③、“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

凡此种种,都易使人对挫折与精神困扰做出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反应。

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

①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

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

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像技术、家庭作业(P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其他方法等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

当涉及到求助者对周围人或环境方面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时,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

(最具特色最常用)

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

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之中。

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

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应及时给予强化。

③家庭作业包括:

RET自助表(Self-Help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RationalSelf-Analysis)。

(4)再教育阶段:

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

①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观念得以强化;

②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应付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系统脱敏法】

(行为疗法)二级P59

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

运用交互抑制作用。

★基本原理:

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适应症:

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治疗过程: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

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

学习放松技巧。

(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

第二步:

建构焦虑等级。

(要求求助者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

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

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

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要使这一等级的刺激定量恰到好处,要使各等级之间的极差比较均匀,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第三步:

系统脱敏。

让求助者想像引起焦虑的情景,同时做放松练习。

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景逐渐脱敏。

(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

首先让求助者想像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像,并全身放松。

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

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

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

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像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止,此时算一级脱敏。

接着让求助者想像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然后又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直到想像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时为止。

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

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

注意事项:

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

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各题不通和情境不同而不同。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

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的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的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冲击疗法】

(行为疗法)二级P62

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的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

分为现实冲击疗法和想像冲击疗法。

想像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不限制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

但同样要筛选治疗对象。

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恐惧刺激之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

求助者虽然出现了强烈的恐惧情绪,但结果并未发生任何对其的真正威胁,从而恐惧自行降低乃至消除,即消退性抑制。

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冲击疗法的特点:

优点是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

缺点是完全无视求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求助者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

因此咨询师不宜滥用。

沃尔普建议:

冲击疗法应该是在任何一种其他的办法都失败之后才考虑采用的方法。

★注意事项:

1)要让求助者对冲击疗法有足够的了解,必须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

2)实施过程中,如果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者是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治疗应立即停止。

咨询师切不可以协议为凭,一意孤行。

3)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

A.通气过度综合症。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引起了呼吸性碱中毒。

此时应立即让求助者平卧,用一个纸袋罩于求助者口鼻,使其吸回呼出的二氧化碳。

B.晕厥或休克。

称之为情绪性晕厥或神经源性休克,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属于急性反射性循环障碍。

【厌恶击疗法】

(行为疗法)二级P67

厌恶疗法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

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

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

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1.确定靶症状。

厌恶疗法有极强的针对性,故要确定靶症状。

求助者或许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但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2.选用厌恶刺激。

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

1)电刺激。

1/4电流。

2)药物刺激。

吐酒石,吐根硷,阿朴吗啡。

3)想象刺激。

4)其他刺激。

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线。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要想尽快地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

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内隐致敏法:

一种改良的厌恶疗法。

即当求助者欲实施或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象中主动地呈现某种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治疗目的。

1.厌恶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用。

2.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

动作单一而具体。

【模仿法】

(行为疗法)二级P71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

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工作程序:

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

适应症和模仿能力。

2.设计示范行为。

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在模仿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最重要的步骤是:

及时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模仿法具体方式:

模仿法是建立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治疗方式。

具体方式有:

1)生活示范

2)象征性的示范

3)角色扮演

4)参与示范

5)内隐示范

1.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

一般的,模仿法更加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

示范者的表现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也就越强,成绩越好。

另外,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绩越好。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恰当。

【生物反馈法】

(行为疗法)二级P73

生物反馈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注意事项:

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A、各类睡眠障碍;

B、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

C、某些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等;

D、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有社会功能受损)。

禁忌症:

A、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

B、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

C、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

2.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中得到好处。

因为生物反馈治疗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是他在支配那些反馈信号,而不是仪器在支配他。

如果求助者不能理解各种声、光反馈信号的意义,坐在反馈仪前无所用心,他将一无所获。

【认知行为疗法】二级P79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ET)。

阿伦。

T。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的共同特点: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之目的。

★认知行为疗法的适应症:

可以有效的解决一般心理问题。

并可用以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

对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及酒精中毒等,也可作为选用的一些方法。

但认知治疗并非对所有这些障碍和疾病都有效。

【贝克和雷米认知行为疗法】

(CT)

1.建立咨询关系。

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而对于求助者,这实际上是一个主动的再学习的过程。

2.确定咨询目标。

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

因此,他们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3.确定问题:

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

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

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贝克。

雷米认知疗法的提问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求助者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合理成分。

其自我审查技术的核心环节是让求助者对过去忽略的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

4.检查表层错误观念——边缘性错误观念:

建议、演示和模仿,最佳技术是三者的结合。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如一个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求助者,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对细菌或其他脏东西的恐惧,认为自己是怕这些东西伤害其健康而不断洗手。

而一个抑郁症求助者则可能把自己的退缩行为解释为没有能力去做某事请。

总之,求助者很容易用具体的事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这种解释所包含的就是表层错误观念。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语义分析技术。

——最关键的基本步骤。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

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

例如,咨询师可用“灾变祛除”的方法,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他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从而祛除这种夸张性的认知。

也可通过“重新归因”,对求助者非现实的假设做严格的逻辑批判,使他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做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

而通过“认知重建”则可使求助者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思维工具来代替非逻辑的认知。

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观念。

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

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我很笨-------------

这次考试考的不好---------

6.进一步改变认知:

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理论认为:

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

认知和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在求助者身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加巩固和隐蔽,使求助者的问题一步步严重起来。

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

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求助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

这也是认知治疗同行为治疗不同的地方。

行为技术对求助者认知结构的改变可以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咨询师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

这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他也就能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行为。

7.巩固新观念:

认知复习。

因为认知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就是要充分调动求助者内在的潜能来进行自我调节,所以经过上述几个阶段后,咨询任务尚未结束,还有进一步的工作要做,就是认知复习。

所谓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的进一步延伸。

贝克的七种歪曲认知P87

•主观推断:

一个朋友没跟自己打招呼,于是想:

“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

他为什么生我的气?

•选择性概括:

邀请一个女孩看电影被拒绝,于是认为自己不是女孩喜欢的类型。

•过度概括:

孩子生病了,便认为是自己的错,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

•夸大和缩小:

做成了一笔业务,认为纯属侥幸,微不足道

•个性化:

某朋友过生日邀请自己,但是有事没去,事后朋友因酒后驾车去世,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要是接受了邀请,也许朋友就不会去世。

•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认为自己笨得像头猪,丑恶可恨。

•极端思维:

一次做事情失败,便认为全完了,这辈子没希望了。

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P88

•识别自动性思维:

提问、演示、模仿

•识别认知性错误:

概念和抽象性的错误

•真实性验证:

验证求助者原有的观念是否符合实际,认知治疗的核心

•去中心化:

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并非别人注意的中心

•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鼓励求助者通过对自己情绪的进行监控,发现情绪的波动特点

【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CBT)二级84

1.梅肯鲍姆认知行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景的策略。

其具体程序:

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3)教给求助者觉察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2。

梅肯鲍姆提出的压力接种训练(SIT)就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的应用。

它是一系列技术、过程的组合,包括信息给与、苏格拉底式讨论、认知重组、问题解决、放松训练、行为复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和改变环境情绪。

它既可以应用于当前问题,也可用于未来困难的应付技能。

梅肯鲍姆为压力接种训练设计了三阶段模型:

1)概念阶段:

重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

重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景。

在此阶段,他们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体验。

3)应用完成阶段:

重点是将治疗去情境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来。

【求助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P96

•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罗杰斯的基本假设:

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

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从一开始,罗杰斯就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坚持把咨询师的理论和技能作为次要因素。

他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能力,这与很多理论认为咨询师的理论与技能是咨询最有力量的因素大不同。

1.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

求助者中心治疗的实质,是帮助求助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求助者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

——是协助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人”的过程。

(罗杰斯)在这一过程中,求助者发生许多根本性的改变,江光荣总结为5条:

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

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

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以上五点,既是求助者中心治疗的结果,也是这一流派的治疗目标。

从根本上说,以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2.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

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

它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的结束。

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所以罗杰斯的治疗策略中并不包括为求助者做什么技术。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技术中主要的就是促进心理成长的三个条件,它们都是通过咨询师的努力建立起来的。

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

A、关注

B、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

C、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

D、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

2)坦诚交流的技术。

艾根的帮助技巧系统是来源于罗杰斯的理论。

按艾根的观点,对坦诚的交流包括:

A、并不固定角色

B、自发性

C、无防御反应

D、一致性

E、自我的交流

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接受、关心、珍视)艾根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尊重,并指出它是一个高水平的咨询师的最高价值观。

•3.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阶段:

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第二阶段:

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第三阶段:

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

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第五阶段:

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第六阶段:

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

•第七阶段:

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

★相关知识

1.对人性的看法:

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机体智慧)

3)人是可以信任的。

2.自我理论

1)经验。

它来源于现象学中的“现象场”,现象场是指人的主观世界。

2)自我概念,它不同于自我,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实的本体,而自我概念主要是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对自己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的认识等。

3)价值的条件化。

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

一种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

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3.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

1)心理失调的实质:

自我概念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

2)心理治疗的实质:

就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1)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

2)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的机会。

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性是:

一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