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9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快乐化学·化学题库

2010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有六大题,30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S—32Ca—40Fe—56Zn—65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第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海水晒烟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上海世博会部分场馆的图片如下。

图片说明中出现了金属材料的是

3.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吸烟有害于健康”。

我国政府规定:

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

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B.一氧化碳C.焦油D.甲醛

5.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氮气中只含氮元素,属于单质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属于酸D.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

用途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4P+5O22P2O5

B

天然气用于作燃料

CH4+2O2CO2+2H2O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3CO+Fe2O32Fe+3CO2

D

稀硫酸用于除锈

Fe+H2SO4===FeSO4+H2↑

9、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2SO4、Na2SO4、NaOHB.Ca(OH)2、KCl、K2CO3

C.NaCl、Na2CO3、KNO3D.CuSO4、NaOH、Na2SO4

10.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B.锌、镁

C.锌、铁D.铁、锌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与填充各1分)

11.我省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

下列农作物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

农作物

马铃薯

甘草

茶树

橘子

桑树

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

5.5~6.0

7.2~8.5

5.0~5.5

5.5~6.5

7.0~8.0

A.甘草B.橘子C.桑树D.

12.某品牌饼干中含有钠、钙、铁、锌、钾、碘等人体所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锌B.钙C.钠D.

13.镁带、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其相同点是

A.都产生耀眼的白光B.都放出热量

C.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D.

14.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食盐B.硝酸铵

C.氧化钙D.

15.下列除杂方法中,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A.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C.用铁粉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D.用除去铜粉中的锌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共35分)

16.(3分)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南澳一号”考古发掘出青花瓷器、青铜器、铁器等文物。

青花瓷上的着色剂是氧化钴(CoO),氧化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青铜器文物上的铜绿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铁制文物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17.(4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以“红、绿、黑、白”四大特色而闻名。

(1)“红”指红鲤鱼:

食用红鲤鱼可以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2)“绿”指婺源绿茶:

绿茶中含有儿茶素(C15H14O6·H2O),儿茶素由种元素组成;

(3)“黑”指龙尾砚:

罗文金星石头(主要成分是Fe2S)是制作龙尾砚的材料之一,Fe2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

(4)“白”指江湾雪梨种植雪梨需施适量氮肥。

下列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

A.KClB.CO(NH2)2C.Ca(H2PO4)2

18.(4分)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

19.(4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时;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

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20.(4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

甲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21.(6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是气态单质。

则C的化学式是,E的用途可能是,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2.(3分)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

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填序号)

(2)操作A的现象是;

(3)他讲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

23.(3分)我省石英矿(制硅注意原料)储量居全国首位。

(1)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其中X=;

(2)硅的工业制备原理为SiO2+2CSi+2CO↑,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3)硅常用于太阳能帆板。

发展太阳能产业比发展其他传统能源产业的优点是。

24.(4分)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

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25.(6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下列药品中的(填序号);

A.大理石B.纯碱C.稀盐酸D.稀硫酸

(3)组装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除选择仪器A和B外,还要从图中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

(4)上述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某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制取干燥气体,发生装置与图乙装置中的(填“a”或“b”)连接。

26.(7分)下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

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