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84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为直线的运动,通过图象判断时,要先明确图象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明确其变化规律。

【解答】解:

AC、图中的s﹣t图象是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C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D、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其运动状态。

 

2.(2分)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分析】减弱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解答】解:

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噪声污染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分)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

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解答】解:

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

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

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

A、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2分)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

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6.(2分)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分析】根据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解: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由此可见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

因为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概念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对基础概念的考查,难度不是很大。

 

7.(2分)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才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分析】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而平衡,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解答】解: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故选:

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与平衡力的区别在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8.(2分)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

W2=2:

1P1:

P2=6:

1 B.W1:

W2=2:

3P1:

P2=2:

1

C.W1:

W2=2:

1P1:

P2=3:

2 D.W1:

W2=2:

1P1:

P2=2:

3

【分析】

(1)爬山比赛过程中,两人爬山的高度相同,根据W=Gh求出做功之比;

(2)根据P=求出功率之比。

【解答】解:

由题可知,妈妈与小明爬山的高度相同,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

由W=Gh可得,妈妈和小明克服重力做功之比:

===;

由P=可得,妈妈和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之比:

==×=×=,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和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代入数值时不要颠倒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分析】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因此,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A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热学相关的几个物理量,包括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吸放热与温度的关系、改变内能的方法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0.(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测L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示数的变化,根据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可以知道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测L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的电阻都不变,故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电路串并联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11.(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48Ω,闭合开关,若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1V,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就会减小1V

B.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为0.6W

C.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D.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通电10s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能是19.2J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两端的电压。

(1)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相同;

(2)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灯泡的电阻,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利用P=I2R求出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再利用W=UIt=I2Rt求出通电10s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能;

(3)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I2R求出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然后与灯泡的额定功率相比较确定是否正常发光。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两端的电压。

(1)由电压表测灯泡L两端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1V,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就会增大1V,故A错误;

(2)由P=UI=可得,灯泡的电阻:

RL===12Ω,

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0.2A,

则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

PL小=I2RL=(0.2A)2×12Ω=0.48W,故B错误;

通电10s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能:

WR=I2Rt=(0.2A)2×48Ω×10s=19.2J,故D正确;

(3)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