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7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

甘肃省白银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2013•平凉)一些民间谚语常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四句谚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

 

B.

一个巴掌拍不响﹣﹣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

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

 

D.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考点:

光的反射;力作用的相互性;杠杆及其五要素;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判断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4)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解答:

解: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A错误;

B、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因为只有一个物体,没有另一个物体,力就不会产生,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错误;

C、人多力量大是指人数多了,产生的合力就大.而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的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所以人多力量大和杠杆原理没有丝毫的联系,故C错误;

D、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将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说明了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2.(3分)(2013•平凉)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声速

考点:

音色.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解答:

解:

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3.(3分)(2013•平凉)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

冰的熔化过程

B.

蜡的熔化过程

C.

玻璃的凝固过程

D.

海波的凝固过程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掌握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解答:

解:

由图象知,该物质的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AB错误;

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玻璃是非晶体,所以C错误,海波是晶体,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是非晶体还是晶体.

 

4.(3分)(2013•平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宽,比较舒服

 

B.

向水平管吹气,竖直管水面上升

 

C.

茶壶口与壶盖一样平

 

D.

纸片托起杯中水,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①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②向水平管吹气,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③根据连通器的特点:

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来分析即可;

④纸片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杯子上.

解答:

解:

A、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在书包对人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人会感觉的比较舒服,故A不符合题意;

B、向水平管吹气,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竖直管水面上升,故B符合题意;

C、茶壶就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因此茶壶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所以茶壶嘴和壶身一样高.所以C不符合题意.

D、纸片托起杯中水,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是由于纸片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四个选项考查了多个方面的知识,此类选择题是中考题中最常见的,是能较全面的考查基础知识的综合题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5.(3分)(2013•平凉)在我们的生活中,3G手机通信业务已经非常普遍,使用3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电磁波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C.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

 

D.[来源:

Z,xx,k.Com]

电磁波和声波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产生;网络通信.

专题:

压轴题;信息的传递.

分析:

(1)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且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3×108m/s.

(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

解:

A、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流产生的,而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和声波的特点,对比记忆加深印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6.(3分)(2013•平凉)关于杠杆的使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镊子时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B.

使用羊角锤时省了力,也省了功

 

C.

使用剪刀时费了力,也省了距离

 

D.

使用起子开瓶时费了力,也改变了力的方向

考点:

[来源:

学+科+网]

功的原理;杠杆的分类.

专题:

压轴题;简单机械.

分析:

(1)杠杆分为: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2)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解答:

解:

A、镊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该选项说法正确;

B、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但是不省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图中的剪刀把手比刀刃长,属于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起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可以省距离、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方便,这是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到各小题的横线上。

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7.(1分)(2013•平凉)2013年新的交通法正式实施,要求司机和前排乘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 惯性 而造成意外的伤害.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

解:

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

故答案为:

惯性.

点评:

本题考查生活中如何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有些惯性是有益的要加以利用,有些惯性是有害的,要防止它带来的危害.

 

8.(2分)(2013•平凉)吸烟有害人体健康,2013年3月,兰州市出台比较严厉的《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修改稿)》,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从物理学角度看,烟雾在公共场所里弥漫属于 扩散 现象,这个现象表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

扩散现象.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解: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能用扩散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9.(2分)(2013•平凉)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 蒸发吸热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1)当物体由液体变为气体时,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制成的.

解答:

解:

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它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凉爽;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

蒸发吸热;热胀冷缩.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蒸发的特点和温度计的制作原理,都属于基础知识.

 

10.(1分)(2013•平凉)某厂家生产了一种酒叫“斤二两”,小林观察发现标有“净含量600mL”字样,她查阅得知酒的密度约为0.9×103kg/m3,她计算后发现瓶中装有酒约 0.54 kg.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600mL是瓶子的容积也即是酒精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计算出酒精的质量.

解答:

解:

由ρ=得m=ρv=0.9×103kg/m3×6×10﹣4m3=0.54kg;

故答案为:

0.5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计算过程中单位的换算,即1ml=1cm3=10﹣6m3.

 

11.(2分)(2013•平凉)莫斯科时间2013年2月15日早晨,一块陨石划过天空在俄罗斯里雅宾斯克州上空爆炸,导致大片区域内降下火球,这是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了内能;在陨石下落过程中它的机械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压轴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结合陨石坠落时的现象可做出分析.

解答:

解:

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陨石的内能,其机械能是减小的.

故答案为:

做功;减小.

点评:

会区分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的不同之处,同时也要会判断能量的转化情况.

 

12.(3分)(2013•平凉)如果10s内流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仑,则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0.6 A;若导体两端电压为10V,则电流做功为 36 J;将导体两端电压减小,导体电阻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电量及其计算;电功的实质.

专题:

压轴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已知时间和通过的电荷量,根据公式I=可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根据公式W=U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