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6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圆的综合题.doc

2013中考全国100份试卷分类汇编

圆的综合题

1、(2013•温州)在△ABC中,∠C为锐角,分别以AB,AC为直径作半圆,过点B,A,C作,如图所示.若AB=4,AC=2,S1﹣S2=,则S3﹣S4的值是(  )

 

A.

B.

C.

D.

考点:

圆的认识

分析:

首先根据AB、AC的长求得S1+S3和S2+S4的值,然后两值相减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

∵AB=4,AC=2,

∴S1+S3=2π,S2+S4=,

∵S1﹣S2=,

∴(S1+S3)﹣(S2+S4)=(S1﹣S2)+(S3﹣S4)=π

∴S3﹣S4=π,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表示出S1+S3和S2+S4的值.

2、(2013•孝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B.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C.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D.

若两个圆有公共点,则这两个圆相交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

分析:

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等有关圆的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故本选项错误;

B、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故本选项正确;

C、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本选项错误;

D、两圆有两个公共点,两圆相交,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等有关圆的知识,牢记这些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013•温州)一块矩形木板,它的右上角有一个圆洞,现设想将它改造成火锅餐桌桌面,要求木板大小不变,且使圆洞的圆心在矩形桌面的对角线上.木工师傅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测量了PQ与圆洞的切点K到点B的距离及相关数据(单位:

cm),从点N沿折线NF﹣FM(NF∥BC,FM∥AB)切割,如图1所示.图2中的矩形EFGH是切割后的两块木板拼接成符合要求的矩形桌面示意图(不重叠,无缝隙,不记损耗),则CN,AM的长分别是 18cm、31cm .

考点:

圆的综合题

分析:

如图,延长OK交线段AB于点M′,延长PQ交BC于点G,交FN于点N′,设圆孔半径为r.在Rt△KB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r=16(cm).根据题意知,圆心O在矩形EFGH的对角线上,则KN′=AB=42cm,OM′=KM′+r=CB=65cm.则根据图中相关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得CN=QG﹣QN′=44﹣26=18(cm),AM=BC﹣PD﹣KM′=130﹣50﹣49=31(cm).

解答:

解:

如图,延长OK交线段AB于点M′,延长PQ交BC于点G,交FN于点N′.

设圆孔半径为r.

在Rt△KB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G2+KG2=BK2,即(130﹣50)2+(44+r)2=1002,

解得,r=16(cm).

根据题意知,圆心O在矩形EFGH的对角线上,则

KN′=AB=42cm,OM′=KM′+r=CB=65cm.

∴QN′=KN′﹣KQ=42﹣16=26(cm),KM′=49(cm),

∴CN=QG﹣QN′=44﹣26=18(cm),

∴AM=BC﹣PD﹣KM′=130﹣50﹣49=31(cm),

综上所述,CN,AM的长分别是18cm、31cm.

故填:

18cm、31cm.

点评:

本题以改造矩形桌面为载体,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考查了矩形、直角三角形及圆等相关知识,积累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验,渗透了图形变换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4、(2013四川宜宾)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G,点F是CD上一点,且满足=,连接AF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AD、DE,若CF=2,AF=3.给出下列结论:

①△ADF∽△AED;②FG=2;③tan∠E=;④S△DEF=4.

其中正确的是 ①②④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分析:

①由AB是⊙O的直径,弦CD⊥AB,根据垂径定理可得:

=,DG=CG,继而证得△ADF∽△AED;

②由=,CF=2,可求得DF的长,继而求得CG=DG=4,则可求得FG=2;

③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G的长,即可求得tan∠ADF的值,继而求得tan∠E=;

④首先求得△ADF的面积,由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求得△ADE的面积,继而求得S△DEF=4.

解答:

解:

①∵AB是⊙O的直径,弦CD⊥AB,

∴=,DG=CG,

∴∠ADF=∠AED,

∵∠FAD=∠DAE(公共角),

∴△ADF∽△AED;

故①正确;

②∵=,CF=2,

∴FD=6,

∴CD=DF+CF=8,

∴CG=DG=4,

∴FG=CG﹣CF=2;

故②正确;

③∵AF=3,FG=2,

∴AG==,

∴在Rt△AGD中,tan∠ADG==,

∴tan∠E=;

故③错误;

④∵DF=DG+FG=6,AD==,

∴S△ADF=DF•AG=×6×=3,

∵△ADF∽△AED,

∴=()2,

∴=,

∴S△AED=7,

∴S△DEF=S△AED﹣S△ADF=4;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

①②④.

点评: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5、(2013年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点P是的中点,连接PA,PB,PC.

(1)如图①,若∠BPC=60°,求证:

(2)如图②,若,求的值.

解析:

(1)证明:

∵弧BC=弧BC,∴∠BAC=∠BPC=60°.

又∵AB=AC,∴△ABC为等边三角形

∴∠ACB=60°,∵点P是弧AB的中点,∴∠ACP=30°,

又∠APC=∠ABC=60°,∴AC=AP.

(2)解:

连接AO并延长交PC于F,过点E作EG⊥AC于G,连接OC.

∵AB=AC,∴AF⊥BC,BF=CF.

∵点P是弧AB中点,∴∠ACP=∠PCB,∴EG=EF.

∵∠BPC=∠FOC,

∴sin∠FOC=sin∠BPC=.

设FC=24a,则OC=OA=25a,

∴OF=7a,AF=32a.

在Rt△AFC中,AC2=AF2+FC2,∴AC=40a.

在Rt△AGE和Rt△AFC中,sin∠FAC=,

∴,∴EG=12a.

∴tan∠PAB=tan∠PCB=.

6、(2013•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6,0),点B(0,6),动点C在以半径为3的⊙O上,连接OC,过O点作OD⊥OC,OD与⊙O相交于点D(其中点C、O、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AB.

(1)当OC∥AB时,∠BOC的度数为 45°或135° ;

(2)连接AC,BC,当点C在⊙O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

并求出△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3)连接AD,当OC∥AD时,

①求出点C的坐标;②直线BC是否为⊙O的切线?

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考点:

圆的综合题.3718684

专题:

综合题.

分析:

(1)根据点A和点B坐标易得△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OBA=45°,由于OC∥AB,所以当C点在y轴左侧时,有∠BOC=∠OBA=45°;当C点在y轴右侧时,有∠BOC=180°﹣∠OBA=135°;

(2)由△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B=OA=6,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当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

此时C点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E的长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OE,然后计算△ABC的面积;

(3)①过C点作CF⊥x轴于F,易证Rt△OCF∽Rt△AOD,则=,即=,解得CF=,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F=,则可得到C点坐标;

②由于OC=3,OF=,所以∠COF=30°,则可得到∴BOC=60°,∠AOD=60°,然后根据“SAS”判断△BOC≌△AOD,所以∠BCO=∠ADC=90°,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确定

直线BC为⊙O的切线.

解答:

解:

(1)∵点A(6,0),点B(0,6),

∴OA=OB=6,

∴△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BA=45°,

∵OC∥AB,

∴当C点在y轴左侧时,∠BOC=∠OBA=45°;当C点在y轴右侧时,∠BOC=180°﹣∠OBA=135°;

(2)∵△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OA=6,

∴当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

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如图,此时C点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E的长,

∵△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OA=6,

∴OE=AB=3,

∴CE=OC+CE=3+3,△ABC的面积=CE•AB=×(3+3)×6=9+18.

∴当点C在⊙O上运动到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与圆的交点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9+18.

(3)①如图,过C点作CF⊥x轴于F,

∵OC∥AD,

∴∠ADO=∠COD=90°,

∴∠DOA+∠DAO=90°

而∠DOA+∠COF=90°,

∴∠COF=∠DAO,

∴Rt△OCF∽Rt△AOD,

∴=,即=,解得CF=,

在Rt△OCF中,OF==,

∴C点坐标为(﹣,);

②直线BC是⊙O的切线.理由如下:

在Rt△OCF中,OC=3,OF=,

∴∠COF=30°,

∴∠OAD=30°,

∴∠BOC=60°,∠AOD=60°,

∵在△BOC和△AOD中

∴△BOC≌△AOD(SAS),

∴∠BCO=∠ADC=90°,

∴OC⊥BC,

∴直线BC为⊙O的切线.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

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和相似比进行几何计算.

 

7、(2013•宜昌)半径为2cm的与⊙O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在水平直线l的同侧,⊙O与l相切于点F,DC在l上.

(1)过点B作的一条切线BE,E为切点.

①填空:

如图1,当点A在⊙O上时,∠EBA的度数是 30° ;

②如图2,当E,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线段OA的长;

(2)以正方形ABCD的边AD与OF重合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向左移动正方形(图3),至边BC与OF重合时结束移动,M,N分别是边BC,AD与⊙O的公共点,求扇形MON的面积的范围.

考点:

圆的综合题.

分析:

(1)①根据切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A的度数即可;

②利用切线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进而求出OA即可;

(2)设∠MON=n°,得出S扇形MON=×22=n进而利用函数增减性分析①当N,M,A分别与D,B,O重合时,MN最大,②当MN=DC=2时,MN最小,分别求出即可.

解答:

解:

(1)①∵半径为2cm的与⊙O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在水平直线l的同侧,当点A在⊙O上时,过点B作的一条切线BE,E为切点,

∴OB=4,EO=2,∠OEB=90°,

∴∠EBA的度数是:

30°;

②如图2,

∵直线l与⊙O相切于点F,

∴∠OFD=90°,

∵正方形ADCB中,∠ADC=90°,

∴OF∥AD,

∵OF=AD=2,

∴四边形OFDA为平行四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