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58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朝阳区2018届初三二模数学试题.doc

2018北京市朝阳初三(二模)

数学2018.6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下面1-8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若代数式的值为零,则实数x的值为

(A)x=0(B)x≠0(C)x=3(D)x≠3

2.如图,左面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3.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下列扇面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如图,在数轴上有点O,A,B,C对应的数分别是0,a,b,c,AO=2,OB=1,BC=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ab>0(C)a+c=1(D)ba=1

5.⊙O是一个正n边形的外接圆,若⊙O的半径与这个正n边形的边长相等,则n的值为

(A)3(B)4(C)5(D)6

6.已知,代数式的值为

(A)11(B)1(C)1(D)11

7.小文同学统计了某栋居民楼中全体居民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并绘制了直方图.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

①这栋居民楼共有居民140人

②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

③有的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35~42次

④每周使用手机支付不超过21次的有15人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

8.如图,矩形ABCD中,AB=4,BC=3,F是AB中点,以点A为圆心,AD为半径作弧交

AB于点E,以点B为圆心,BF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差S1-S2

(A)

(B)

(C)

(D)6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写出一个比大且比小的有理数:

10.直线AB,BC,CA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语句:

①点A在直线上BC;②直线AB经过点C;③直线AB,BC,CA两两相交;④点B是直线AB,BC,CA的公共点,正确的有(只填写序号).

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

11.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飞机C919成功首飞,如图给出了一种机翼的示意图,用含有m、n的式子表示AB的长为.

12.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点D在圆O上,BD=CD,AB=10,AC=6,连接OD交BC于点E,DE=.

13.鼓励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北京市2012-2017年专利授权量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中提供信息,预估2018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约______件,你的预估理由是_______.

第13题图第14题图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点C(0,4),D是OA中点,

将△CDO以C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后,再将得到的三角形平移,使点C与点O

重合,写出此时点D的对应点的坐标:

15.下列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描述:

①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因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所以抛掷该硬币100次时,就会有50次“正面朝上”;

②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黑球,1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

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0.2;

③测试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成绩,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射中9环以上”的

频率总是在0.8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该运动员“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是0.85

其中合理的有(只填写序号).

16.下面是“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

△ABC.

求作:

△ABC的边BC上的高AD.

作法:

如图,

(1)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BA,CA为半径

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2)作直线AE交BC边于点D.

所以线段AD就是所求作的高.

请回答:

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7分,第28题8分)

17.计算:

.

18.解不等式>2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9.如图,△ABC中,∠C=90°,AC=BC,∠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

点D,DE⊥AB于点E.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猜想AE与C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m为非负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无理数,求m的值.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1,5),B.

(1)求的值;

(2)过点P(n,0)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

和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点M,N,

当点M在点N下方时,写出n的取值范围.

2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

(1)求证:

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OE,若∠ABC=60°,且AD=DE=4,求OE的长.

23.AB为⊙O直径,C为⊙O上的一点,过点C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CA=CD.

(1)连接BC,求证:

BC=OB;

(2)E是AB中点,连接CE,BE,若BE=2,

求CE的长.

2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京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小武同学为了了解自己

小区300户家庭在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随即抽取了其中

30户家庭,收集的数据如下(单位:

棵):

112323233433433

534344545343456

(1)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

①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请补充完整

②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

(2)“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新时代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形式和尽责方式的一大创新,2018年首次推出义务植树网上预约服务,小武同学所调查的这30户家庭中有7户家庭采用了网上预约义务植树这种方式,由此可以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 户.

25.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把一副三角尺

如图1摆放,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垂直或平行,

60°角的顶点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移动,在这个运动

过程中,有哪些变量,能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小林选择了其中一对变量,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它们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图1

下面是小林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画出几何图形,明确条件和探究对象;

如图2,在Rt△ABC中,∠C=90°,AC=BC=6cm,D是线段AB上一动点,射线DE⊥BC于点E,∠EDF=°,射线DF与射线AC交于点F.设B,E两点间的距离为xcm,E,F两点间的距离为ycm.

图2

(2)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

x/cm

0

1

2

3

4

5

6

y/cm

6.9

5.3

4.0

3.3

4.5

6

(说明:

补全表格时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

图象;

(4)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当△DEF为等边三角形时,BE的长度约为cm.

26.已知二次函数.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5时,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M,最低点为N,点M的纵坐标为,求点M和点N的坐标;

(3)对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A(x1,y1),B(x2,y2),设t≤x1≤t+1,当x2≥3时,均有y1≥y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27.如图,在△ABC中,AB=AC,∠BAC=90°,M是BC的中点,延长AM到点D,AE=AD,∠EAD=90°,CE交AB于点F,CD=DF.

(1)∠CAD=度;

(2)求∠CDF的度数;

(3)用等式表示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直线m,给出如下定义:

若存在一点P,使得点P到直线m的距离等于,则称P为直线m的平行点.

(1)当直线m的表达式为y=x时,

①在点P1(1,1),P2(0,),P3(,)中,直线m的平行点是;

②⊙O的半径为,点Q在⊙O上,若点Q为直线m的平行点,求点Q的坐标.

(2)点A的坐标为(n,0),⊙A半径等于1,若⊙A上存在直线的平行点,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数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C

D

D

B

A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答案不唯一,如:

210.③11.12.2

13.答案不唯一,理由须支撑推断的合理性.14.(4,2)15.②③

16.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7分,

第28题8分)

17.解:

原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