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5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广西贵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3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改其它答案标号。

1.(3分)(2013•贵港)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酒精易挥发

B.

氯化钠易溶于水

C.

石墨能导电

D.

碳酸易分解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解:

A、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石墨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碳酸易分解性,需要通过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3分)(2013•贵港)在空气中,氮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

 

A.

B.

C.

D.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即;

故选C.

点评:

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3.(3分)(2013•贵港)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  )

 

A.

质量变小

B.

间隔变小

C.

体积变小

D.

个数变少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变小,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个数变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3分)(2013•贵港)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B.

红磷

C.

木炭

D.

细铁丝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3分)(2013•贵港)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解答:

解:

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

A.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A符合题意;

B.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6.(3分)(2013•贵港)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

过滤可使硬水软化

 

C.

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D.

电解水时,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考点:

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常见的溶剂;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混合物的定义分析

B、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C、根据常用的溶剂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解答:

解:

A、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矿物质或其它杂质,属混合物,A正确.

B、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不能将溶于水中的钙镁离子化合物除去,故B不正确.

C、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正确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确

故选B

点评:

硬水软化是将溶于水中的钙镁化合物降低或除去,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7.(3分)(2013•贵港)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作切割工具.新型材料C3N4属于(  )

 

A.

混合物

B.

单质

C.

氧化物

D.

化合物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其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新型材料C3N4属于是由碳、氮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3分)(2013•贵港)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大米

B.

鸡蛋

C.

黄瓜

D.

花生油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3分)(2013•贵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试管

B.

闻气体气味

C.

过滤

D.

取用固体粉末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振荡试管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振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3分)(2013•贵港)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

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C.

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B、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真金不怕火炼”,即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

解:

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钢铁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即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合金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3分)(2013•贵港)O2和Cl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已知氧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A.

C和HCl

B.

CH2Cl2和HCl

C.

CCl4和HCl

D.

CCl4和H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解答本题时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氧气和甲烷反应的产物,来判断氯气和甲烷反应的生成物.

解答:

解:

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两种物质中都含有两种元素且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可以判断氯气和甲烷反应的生成物中也应该都含有两种元素且都含有氯元素,即形成碳和氯的化合物,以及氢和氯的化合物,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符合这一要求.

故选C.

点评:

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2.(3分)(2013•贵港)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B.

使用填埋法处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