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创作及心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冰心创作及心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心创作及心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
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
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
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
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株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
在这里,冰心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难,于1951年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
从此定居北京。
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冰心夫妇,并对他们的爱国行动表示肯定和慰勉。
冰心感受到新中国欣欣向上的民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
期间,她先后出访过印度、缅甸、瑞士、日本、埃及、罗马尼亚、英国、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
同时她发表大量作品,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新生活。
她说: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她勤于翻译,出版了多种译作。
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扎》等,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
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
因一生正好度过一个世纪,后被人称为“世纪老人”。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
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
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二)走近冰心从作品开始时代的缩影人格的魅力
我作为一名教师接触冰心、真正的读懂冰心,可以说是从《纸船》开始的,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应吃透教材,我才可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于是在我刚刚读到《纸船》时,我就被那“不肯妄弃”“不灰心”“流着泪”的无限情思所感动,生动的写出了他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通过“叠纸船”这充满童趣的行动,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儿童的心灵最单纯,儿童的期冀最单一,然而,这单纯的心灵、单一的希冀所包容的孩子对母亲的情感,却是最为深厚的。
多少年来,千千万万儿童、千千万万母亲为这首小诗所感动,正因为诗中“载着”那无尽的深情。
她的情感细腻、抽象,让人回味无穷。
这无疑不是她“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体现。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同时也成为了小读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她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
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美有的学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一、冰心的诗歌散文
冰心在文学创作中,尤其是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主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在《繁星·
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我们都是自然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冰心爱大海,由对大海的热爱,扩展到对大自然的爱。
3、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
冰心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苦苦探寻着世界与生命之谜,在这种种探索中诗人不无对自己以“爱”来战胜“憎”的理想是否能实现产生的怀疑,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也在诗集中表现出来。
冰心的散文作品张扬“爱的哲学”,大胆抒写个性,擅长营造柔美、空灵的意境,这部分作品都收于《往事》、《寄小读者》等集子。
《往事》中的散文多为回忆性作品。
《寄小读者》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
这两部集子的共同之处是,大多通过对过去和当前的景物描写,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思,表达对自然、母爱的赞美,所以这些作品实为抒情散文,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简洁之长。
她的散文集《小桔灯》、《拾穗小札》、《三寄小读者》等。
在冰心的作品中倾诉着对母爱、童心与自然的一片衷情。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在冰心的理解里,爱是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的一切。
在她的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
“爱”几乎是贯穿冰心一生的纽带。
在《往事
(一)》第七篇中,作者借助荷叶与红莲的关系,唱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母爱之歌。
文中写道:
“母亲呵!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冰心诗歌主要集中在《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里,写青年的二十首,写母亲的十首,主题重于母爱或者儿童,冰心对青年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再从冰心的经历中看看青年主题对其创作的影响。
用她自己的话说:
“五四运动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而作为五四运动主体的青年,他们当时的思想、行为、性格、行事等不可避免的要对冰心产生重要影响,不能不在冰心的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冰心思想与情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冰心的思想和创作。
《繁星》是一部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冰心在《繁星》的自序中也表示,自己也是从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所写的小诗中受到启发,将自己所谓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随便记下,便变成就了《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冰心在当时大概不会想到,当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又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颤动,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
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
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
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
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
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
《繁星·
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
同样是在《晨报副刊》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
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在《春水》中,她写了:
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
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这首小诗仅三句话,作者不仅从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其描写的景物变得生动、形象,还通过春和小草的对话,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到来,人们应该热情地去迎接以前向往的生活,创立自己辉煌的人生,书写自己的人格。
这也是诗人面对革命乐观,积极的精神写照。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告诉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时间,去干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在生命的光荣本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
每一首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一行都给人一种对生活全新的认识,冰心的那么多小诗的素材都起源于生活,其实,只要用心洞察生活,发现真理都源自生活中。
二、冰心的小说
冰心的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新文学运动时期开始创作活动,冰心在《从“五四“到”“四五”》一文中说到: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却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冰心参加五四运动,写自己有所感、有所思的问题,反映了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时期的青年们的普遍烦闷。
她的问题小说范围涉及到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男女平等问题、妇女地位问题、人生观问题等许多方面。
1、五四时期,她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被刊载在北京《晨报》上。
这篇小说中她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当时她的表兄在北京《晨报》当编辑,在这位表兄的鼓励下,冰心继续写作。
“我一口气又做了下去,那时几乎每星期有出品,而且多半是问题小说,如《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之类。
眼前的问题做完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一切回忆中的事物,都活跃了起来。
快乐的童年,大海,荷枪的兵士,供给了我许多的单调的材料。
回忆中又渗入了一知半解,肤浅零碎的哲理。
第二期——一九二零至一九二一——作品,小说便是《国旗》,《鱼儿》,《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等等。
当年,文学研究会的同人,主持《小说月报》。
我的稿子,也常在上面发表。
那时的作品,仍是小说居多,如《笑》,《超人》,《寂寞》等,思想和从前差不了多少。
在字句上,我自己似乎觉得,比以前凝炼一些。
”从这篇文章来看,冰心认为自己的第一期作品是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所谓“问题小说”,第二期是回忆中的事物和哲理合在一起构成的作品,另外还有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比从前凝炼”的作品。
冰心的处女小说《两个家庭》描写了两个完全相反的家庭妇女及其家庭,诉说“家庭的幸福和苦痛,与男子建设事业能力的影响很大”,说明治理家庭的女性受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篇《斯人独憔悴》和第三篇《秋雨秋风愁煞人》描写被有封建思想的大人压制的青年的悲剧。
第四篇《去国》描写从美国留学回国的优秀青年,因没有地方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失望地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当时社会的状况。
第五篇《庄鸿的姊姊》描写了一个志向很高的少女,因经济和性别问题而不能上学,从而失去希望,直至去世这样的悲剧。
这五篇中描写的悲剧性的问题,可能都取材于冰心自己的所见所闻,使读者很明确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及其代表性问题。
每篇小说都有较完整的情节,其对白话文的使用从当时的社会水平来看也很不错。
但是我看完后总感到有些不够完美,就是我认为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体现作家主张的“作家的化身”3——的行为及其处理问题的态度都不能令人十分满意。
例如,在《斯人独憔悴》中,颖贞——她就是在这篇中的“作家的化身”——虽然支持弟弟们的爱国行动,却又说:
“其实我在学校里也办了不少的事。
不过在父亲面前,总是附和他的意见,父亲便拿我当做好人,因此也不拦阻我去上学。
”“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
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
(中略)我劝你们秋季上学以后,还是做一点切实的事情……”弟弟们竟也同意颖贞的意见。
从这里可以看出冰心尽可能迎合父辈的意见,避免与他们发生争执,表演“好孩子”的角色。
2、到了1920年,冰心的小说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冰心在1919年北京《晨报》上发表的小说4,触动了一部分读者,他们觉得冰心的作品过于悲观。
冰心的老同学在给她的信中写道:
“从《晨报》上读尊著小说数篇,极好,但何苦多作悲观语,令人读之,觉满纸秋声也。
”冰心的父母也持相同的意见。
于是冰心写了《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
》来反驳这种意见,阐明了自己写文章的目的。
冰心写道:
“我做小说的目的,是要想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方能想去改良,若不说得沉痛悲惨,就难引起阅者的注意,若不能引起阅者的注意,就难激动他们去改良。
一位读者看完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后,评论道:
“对旧家庭的不良现状感到很痛恨,但是只晓得痛恨是没有益处的,总要大家努力去改良才好。
”冰心引用这位读者的评论,写道:
“这‘痛恨’和‘努力改良’,便是我做小说所要得的结果了。
这样便是借着‘消极的文字’,去做那‘积极的事业’了。
但是冰心同时又写道:
宇宙之内,却不能够只有‘秋肃’,没有‘春温’,我的文字上,既然都是‘苦雨凄风’,也应当有个‘柳明花笑’。
不日我想作一篇乐观的小说,省得我的父母和朋友,都虑我的精神渐渐趋到消极方面去。
在这句话的影响之下,冰心试着想做一篇乐观的小说,但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一篇小说的结局》中,冰心描写了一个女作家——“作家的化身”——想做“一篇很快乐的小说”,却写出了一个悲惨的结局的过程。
冰心通过这篇小说表达了“社会既然这么黑暗,我怎么会写出来乐观的小说呢”的感受,同时又表现了战争的悲惨性。
虽然这篇小说也是跟1919年冰心所写的小说一样,为了感化社会而描写社会的黑暗,但是我认为这篇跟冰心的1919年的小说有所不同。
那就是这篇里第一次表现了冰心要写乐观小说的意志。
虽然这初次尝试失败了,但是她亲自感受到“快乐”是多么的难得。
冰心写出乐观作品的追求,在此开始了。
紧接着她发表了《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这可以算是冰心的第一篇乐观的小说。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知识青年,因为爱国运动的结果不十分完美,从而对社会失望并想到自杀,要走“一条黑暗悲惨的道路”。
这时他在海边见到了两个小孩子,被他们的天真所感染,最后在他们无忌的童言的启发下,主人公说:
“我知道了,世界上充满了光和爱,等着青年自己去找,不要走那黑暗悲惨的道路!
冰心终于写出了第一篇乐观的小说。
虽然有点牵强,但是这篇是最早写出具有冰心特色的,带有“光”和“爱”的主题的作品,这后来也影响到《超人》等作品。
这样的乐观的结局是在冰心的1919年的小说里完全见不到的。
另外,《一个忧郁的青年》也是与《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
》有关的小说。
《一个忧郁的青年》中的彬君是觉悟到当时社会的问题太多而忧郁的青年。
他的朋友把他看做悲观者,因此,他反驳道:
“悲观者多是阅世已深之后,对于世界上一切的事,都看作灰心绝望,思想行为多趋消极。
忧郁性是入世之初,观察世界上一切的事物,他的思想,多偏于忧郁。
然而在事业上,却是积极进行。
”“忧郁是第一步,奋斗是第二步。
因着凡百不满意,才忧郁;
忧郁至极,才想去求那较能使我满意的,那手段便是奋斗了。
现在不过是一个忧郁时期,以后便是奋斗时期了,悲观者是不肯奋斗,不能奋斗的,我却不是悲观者呵!
彬君的这些意见跟冰心在《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
》中表现的观点很相似。
冰心也不是悲观者,她是要做“积极的事业”的。
所谓“积极的事业”就是创作小说来感化社会,这就是冰心的奋斗。
这篇中所描写的忧郁、奋斗都是冰心自己正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在作品中表现出她的真切的感受。
她借彬君的嘴,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见都很直率地表现出来了。
这一点也跟冰心的1919年所创作的小说不一样。
虽然这三篇跟冰心的1919年的小说有不同点,但是这三篇小说也属“问题小说”之类。
因为通过这三篇小说,冰心向读者揭示了社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冰心的小说当中也有在“问题小说”的范畴之外的作品。
比如《海上》、《离家的一年》等。
《海上》写的是主人公“我”对大海的深情和一个老头儿对大海的痛恨。
小姑娘的“我”在小船上玩时,碰到了一个老头儿,听到他曾经在海上丧失了女儿的事情。
老头儿劝“我”不要在海上玩儿,因为有时很危险。
年少的“我”还不懂这老头儿的失去孩子的悲哀,只懂“阴沉微雨的早晨”在海上感出的“宇宙的静默暗凄的美”。
这篇表达的就是冰心小时候的回忆以及她对大海的深深的感情,而没有给读者提出问题。
《离家的一年》写的是一个男孩子因上学而离家的过程,他和他姊姊之间的姐弟之情以及离家后一年中他的成长。
这可能是取材于冰心弟弟上学离家时候的事情。
作品中可以看出冰心对弟弟的离家感到悲哀,但又非常喜欢弟弟的成长这样的感觉,在这篇也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这些作品是以冰心的回忆为中心的作品,所以可以跟“问题小说”分开。
(三)探求根源了解精神做时代的丰碑
冰心先生感情细腻,尤其是对母爱的理解,母爱给了她最初的情感体验。
在大家心目中母亲是最“无我”的人,不拆子女的信件,不盘问朋友来往,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
不积攒新奇礼物,不“疾言厉色”,微笑悦色对待他人;
爱整洁,别人做得不周到时会亲力亲为;
教导“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的道理并以身作则……小小的“我”仰着脸问母亲:
“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脸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养人者父母也,十月怀胎满怀期待,咿咿学语蹒跚学步,握手举筷牵衣追跑,从一个懵懂孩童在父母的庇佑下长到他们仰望的高度。
那个他,在生活中扮演着严父,那个她,配合着扮演慈母;
那个他,曾恨铁不成钢,那个她,鼓励安慰吾家女;
那个他,在孩子周末电话里总是倾在话筒边听听女儿的声音,如果让他接,边故作推辞说“有什么好说的,在学校要好好学,严格要求自己……钱还够不够,被子要盖好,稍微用厚衣服盖一下,要不要我们去看看你……”这是父亲,严厉而慈爱的父亲;
那个她,在第一次得到女儿制作的卡片时严厉的纠错到:
“你写的将来要报答我们的字要写得端正点”然后小心翼翼夹在日记本里再上锁,转过头时泪眼里映着当年8岁女儿小小身影,这就母亲,慈爱而严厉的母亲。
古代诗经《小雅·
蓼莪》里写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双亲啊!
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由此可见,父恩母情,如何仅能靠叩首答谢,点点心血细细灌注,一种天生的责任感在孩子落地时便同时产生,也同时伴随一生。
中国在世界上有一个明显标签,就是有家的强烈意识,春节时归心似箭,有父母的地方就有家,有家就有等待的人,就有那一盏为你亮着的灯,在黑夜中只为你亮,只为入你眼。
文中有一首先生做的小诗曾经惹起过大家善意的玩笑,名字叫做“相思”。
避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冷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
此诗的背景是在冰心与吴文藻博士交往初期,心里密密的思念用身边事物被巧妙利用,真切的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思”字在汉字里的写法有着横竖笔画,地上的枯枝在这个有情人眼里便形象化变成了一个思字,若用英文字母却难有这番意趣,唯妙唯乐,有情还羞。
最朴实无华的文字,最情真意切的流露,最暖人心灵的通感,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将先生一生的故事娓娓述说。
擎着一份淡然和婉约,凝汇各种爱的交集,在世事中本着一颗善心,守候一盏小橘灯,把青鸟静静期待。
当一切都淡褪而去,洗尽铅华后的老人仍然心怀感恩,感恩曾被拥有的所有。
结束语:
巴金说: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
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人们说:
“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梁实秋说:
“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
《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我也非常喜欢冰心,她的散文清丽、文字典雅、思想纯洁,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作家。
她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将近一个世纪,在这张人生的风雨表上,留下的生活脚印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有深有浅。
她是正直的,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凭着敏锐的观察和细密的情思,将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人以崇高真挚的审美感受。
她对父母的爱,对小弟兄、朋友的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的同病之爱,让她的笔尖有了温泉水的柔情。
参考文献:
小说集《超人》
诗集《繁星》、《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早年“爱的哲学”
冰心研究论文
冰心“爱的哲学”书写与演变
http:
//www.bingxin.
日本的冰心研究
冰心“爱的哲学”的论文
冰心--爱的哲学资料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