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14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测试实验综合.doc

交流试题会员交流资料

初三物理总复习测试综合实验二

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电路如图1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A

V

图1

L

S

图2

S

L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的元件连成符合这个实验要求的电路(连线不能交叉)。

0.2

0

1

2

3

A

0

0.4

0.6

0.63

-

图3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电流表处有开路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处开路

C.小灯泡L短路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

(3)排除故障后,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位置

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

图4

2.按图4的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5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同时记录了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

次数

1

2

3

4

5

U/V

3.0

3.5

3.8

4.0

4.5

I/A

0.28

0.30

0.31

0.32

0.34

亮度

增加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2)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

(3)除了表格中列出的数据和现象外,你还能发现的问题是。

3.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

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图5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匝的电磁铁

100匝的电磁铁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A)

0.8

1.2

1.5

0.8

1.2

2.0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

5

8

10

10

16

25

图5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_____

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_____相同时,

______磁性越强。

(3)分析第________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相同时,________磁性越强。

4.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大约为10Ω,请完成如下问题:

(1)画出实验电路图,其测量原理是_______。

(2)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在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_______处,且开关应_______。

(3)图6两图中,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为_______Ω。

0

10

5

V

3

2

1

0

15

0

A

0.6

0.4

0.2

3

2

1

0

图6

(4)为了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应接入_______Ω。

5.请你仔细观察如图7所示的漫画,究竟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卜重?

简要说明理由。

图7

图8

6.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重物质量(kg)

重物上升距离(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m)

滑轮组机械效率(%)

1

0.1

0.1

0.6

0.3

2

0.2

0.1

0.9

0.3

74.1

3

0.3

0.1

1.1

0.3

90.9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

(g取10N/kg)

(2)图8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

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宣传文字写着“事无大小,必尽全力”。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

7.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

猜想B: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猜想C: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实验一

酒精

实验二

实验三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二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三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强都相同。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你认为液体的压强与猜想A有关吗?

答:

___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图9甲

8.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大?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____的。

图9乙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9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

(3)图9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__。

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g)

花生油的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

花生油的密度(g/cm3)

150

107.6

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实验

(2)参考答案

1、

(1)略

(2)B(3)0.652、

(1)1.18,

(2)电压越高,灯越亮。

(3)电流越大灯越亮(或功率越大灯越亮)3、

(1)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

(2)线圈匝数;电流越大(3)1、4(或2、5);电流;线圈匝数越多4、

(1)图略;R=U/I

(2)0~0.6A;0~15V;阻值最大;断开(3)4.5;0.5;9;3(4)1;5、小猴分的重;平衡时粗的那段重力的力臂短,重力大。

6、

(1)55.6%

(2)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图中提升的物体太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太低。

7、

(1)猜想B:

密度;猜想C:

深度

(2)实验一:

薄膜朝同一方向和液体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实验二:

薄膜朝同一方向和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实验三:

液体的密度和在液体中的深度;薄膜朝不同方向(3)无关8、

(1)正确或对

(2)42.4;53;0.8(3)用手直接拿砝码9、

(1)A、B、C;A、D、F

(2)100;1.02(3)取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做实验(4)控制变量法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