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8000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一17页Word格式.docx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B.乙   C.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剧毒、高毒农药是“全面禁止”还是“逐步淘汰”,究竟怎样规定更符合公共利益,更有利于社会秩序规范,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现实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

一些地方出台“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等等,落到实处的很少。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审虎月”的到来彰显了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意味着依法反腐绝不是走过场,绝不是一阵风。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GDP是各国决策者判断经济走向、决定政策取向的最重要依据。

但在国内,如此重要的数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以来,地区GDP汇总数据与全国GDP数据频频“打架”,而各地在审计中,也屡屡发现官员给GDP注水。

一些地方开始给GDP挤水分,是值得注意的信号。

和以往审计中发现造假不同,那些大幅给GDP挤水分的地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难看出,一些地方主政官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自我反省精神,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6分)

携程亲子游学平台最新发布的《2019寒假游学冬令营报告》显示,今年寒假海外游学产品十分紧俏,部分产品已经接近售罄。

截至12月,携程游学已经上线近500条海内外游学产品,覆盖20多个热门目的地国家,预计同比增长80%以上。

从年龄结构来看,海外游学的学生集中在10到15岁,占比60%。

另外,从寒假报名的情况来看,最受青睐的是海外全真插班语言培训、NASA太空营程、寄宿家庭、野生动物保育研究等有干货的行程,名校参观行程、国外名胜览胜、艺术博物馆参观等紧随其后。

不过,也有为数不少参加过海外游学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游学不过是砸钱,学不到实质内容。

为女儿报美国游学项目的张先生就表示,自己花费了4万元,然而仅仅就是去美国走一走,根本没有学到什么。

14天的行程仅参观两天名校,而所谓的“哈佛课程体验”就是在校园里逛一圈,这让他们觉得背离了游学的初衷。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分)

答: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材料一:

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是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影片中的重要构成,也是最能显现其艺术成就的作品。

“新主流大片”中有历史题材影片,但更多作品如《湄公河行动》《救火英雄》《空天猎》《中国推销员》《拆弹专家》《红海行动》《战狼》系列等为现实题材。

这些影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取得了丰盈的艺术成就。

这些影片延续了主旋律电影中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主流价值观,更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如《红海行动》探究其多元性和深刻性,表现的是蛟龙突击队对集体同胞的解救。

这与大量同类题材影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并无区别。

这些影片将主流价值观表现和商业类型充分对接,在提升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确保了其传播价值。

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均营造出了战争、动作、悬疑等类型元素。

在营造类型时,影片也努力避开常规,求变求新。

(摘编自赵卫防《现实关注提升中国电影品质》)

材料二: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教父”吴天明执导的《百鸟朝凤》与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3》同天上映,被网上戏称为“中国队长”与“美国队长”之间的PK。

结果上映首周,《美国队长3》票房过8亿元,而《百鸟朝凤》却只有300多万元进账。

百般无奈之下,《百鸟朝凤》的义务发行人方励悲情下跪哀求影院增加排片量,引发了电影界乃至全社会的激烈争论,一时间成为文化热点,带动该片票房逆袭。

其实,发行方用出位举动恳求影院增加排片的事例,早已有之,但大都效果不佳。

是吴天明的人格魅力以及《百鸟朝凤》的深刻思想内涵和较高艺术水准,才使方励甘为影片做志愿者,也让影院和影迷甘愿为其买单,才有了今天《百鸟朝凤》的市场成功。

这是不可复制的极端个案,但从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电影并非没有受众,只是需要引导、激发、培育。

关键问题在于抓住中国电影结构性变化的有利时机,有效、有序推动结构性改革,尽快推动和布局我国的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特色化、差异化院线放映模式。

(摘编自饶曙光《差异化为艺术电影找到出路》)

材料三: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美国意识形态渗透,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不断被解构。

以传统儒家文化和乡俗文化为参照,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则成为世纪之交进行“美国想象”的基点。

(摘编自葛金松《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

材料四:

“美国想象”作为一种电影文化现象出现并非偶然,这与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密不可分。

当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又给观众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力度,而且它形成的张力与应力也给“大国情结”的宣泄搭建和扩大了路径。

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百年近代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种失落感和集体性精神创伤,中国的大国身份被历史暂时性“潜移”,但中国始终对大国身份和历史性无法释怀。

《大撒把》《北京人在纽约》等影视作品表面上探讨的是亲人情感的跌宕、家庭生活的起伏和文化对立问题,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大国情感、观念的纠葛和冲动,特别是屈居于美国篱下的焦虑感。

新世纪大电影中的“美国想象”不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而是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对中美平等关系进行构置,实现两种文化的连接。

(来源同材料三)

7.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系列等现实题材电影是“新主流大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B.“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电影延续了主旋律电影中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C.《红海行动》以个性较为鲜活和形象立体的人物,再塑了我国当代军人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D.《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影片在营造类型时求变求新,故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下列各项中,属于《百鸟朝凤》获得市场成功的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吴天明的人格魅力以及《百鸟朝凤》的深刻思想内涵和较高艺术水准。

B.方励甘为影片做志愿者,并以出位举动恳求影院增加排片量。

C.影院和影迷甘愿为方励悲情下跪哀求影院的行为买单。

D.要推广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电影,需要对大众进行引导、激发、培育。

9.文中“美国想象”的含义有哪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歧 途

艾 玛

①“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

它不是我们看到的小灰兔的样子,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

②这是儿子五岁时候对他说的话。

③很多年以后,他还记得那一刻的情景。

儿子悄悄推开门,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安静地注视着专心写作的父亲。

④“好吧,”为了尽快打发走孩子,他应付着答道,“等我写完这本书,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

⑤他是个作家,一直过着极其窘迫的生活。

四十岁那年,时来运转,他的一本只印了两千册的小说突然被某个电视剧导演看中了,他得到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

这笔钱在城市里花不了多少年,在乡下,却可以让人们过上许多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于是,作家向他年轻的女友求婚,带她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靠自己的双手让一座破败的小院焕然一新。

到了晚上,作家就到书房写作,妻子在书房旁边的房间做针线,偶尔,作家会把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她听。

⑥第二年春天,妻子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孩子长得很漂亮,就是有点儿唇裂,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加爱他。

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夫妻俩带他到市里的大医院做了修复手术。

这孩子近乎完美,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妈妈干活了。

而且,这孩子也像作家的妻子一样,对作家的写作怀有神圣的敬意,从不无缘无故跑到他的书房打扰他。

孩子稍大一点儿后,坐在妈妈的膝头听作家读小说,如果故事很悲惨,他会把脸埋在妈妈的怀里哭泣。

大部分的时候,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后默默走掉。

⑦“爸爸,你能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吗?

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

⑧孩子七岁的那年,又对他说了这番话。

⑨“好吧。

”他停止敲击键盘,微笑着对孩子说道,“等我把手上这本书写完,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吧。

⑩很快三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给孩子写那个小灰兔的故事。

因为他一直有“手上这本书”要写。

⑪三十年后,他停止了写作,坐在轮椅上度日,虽然时日无多,但拿来回忆往事却绰绰有余。

他发现自己比过去更能将往事看分明:

孩子当年的修复手术很成功,但后来,还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说话练习。

那句“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

”一定是儿子经过了许多的练习才郑重其事地走进他的书房来对他说的。

这孩子跟许多人一样,也有着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一生……先是小学,上完小学后,接着是中学,孩子开始住校了。

周末回来,他在书房写他那总也写不完的书,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内写作业。

作家竟然不记得后来他到底有没有再将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孩子和妻子听。

再后来,孩子念完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留在城市工作。

十多年来,换过许多的工作,都不尽如人意。

现在,年近四十的他,在一家工厂做着仓库管理员的工作。

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一周休两天,月底领工钱。

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不管过得怎么样,每到年底,他都会回家来陪他们过春节。

但每一年,回到他们身边的那个人,似乎都与那个站在他的书桌边要求他写一个小灰兔的孩子不相干……那可是他唯一的孩子!

⑫作家下定决心,要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作家决定在儿子回到家里之前,把这故事写完。

⑬窗外白雪茫茫,一片寂寥,有什么东西能在冬天出得来?

他从网上买了一大堆孩子看的书。

他想,他总能找到一个故事适合小灰兔。

他读到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有的属于一只狐狸,有的属于一只大灰狼,有的属于一只小蚂蚁……总之,各种各样的故事。

起初作家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他会控制不住地想,不妨拿来一用。

要知道,他是个作家,这样的事他并不陌生。

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

如果纸会脸红,那么世界上大部分的书都会是红色的。

但这一次,作家却没法这样干了,因为他意识到小灰兔应该有小灰兔的故事,他坐在电脑前,手指一碰到键盘,故事就从他的指尖流了出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写完后,作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原来写作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作家也为自己感到遗憾,遗憾自己竟然到了人生的暮年才发现这一点。

⑭在作家写下的故事中,调皮的小灰兔很喜欢街市的热闹,化作一个书生,游荡在人间。

尽管老灰兔把人类的残酷都告诉了它,它还是怀着真爱与一个美丽的少女日夜厮守。

结局不出老灰兔的意料,这只误入歧途的小灰兔还是被那负心的女人抛弃了。

⑮作家想到这是写给儿子的故事,马上又过春节了,得把结局弄得喜庆些。

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⑯很快,春节到了。

小山沟对面的农家燃放鞭炮的夜晚,在城里做仓库管理员的儿子回到了家。

他依然是个仓库管理员的样子,也还是跟从前一样沉默,只是背比先前佝偻了些,头上还多了几根白发。

⑰作家赶紧把自己写好的故事打印好拿了出来。

一家三口围坐在书房里温暖的炉火边后,作家开始把小灰兔的故事读给妻子和儿子听。

他的妻子早就对他的故事没有任何反应了,但他的儿子非常惊讶。

起初,他搓着双手,安静地听着,后来,他的嘴唇开始哆嗦,有了一些浅浅皱纹的脸涨得通红,简直比炉火的红光还要红呢。

故事读完后,作家的儿子把脸埋在作家不能动弹的腿上,抽泣起来。

作家的儿子对作家说:

“爸爸,谢谢你……”

(选自《小说月报》2015年第一期,有删改)

10.简析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大部分的时候,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后默默走掉。

(2)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11.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2.第⑬段画横线部分详写作家创作小灰兔的故事的过程,有何作用?

13.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歧途”的多重意蕴。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送冯文子序

[清]方苞

往者,长洲韩公为吏部,听事而归,喟然叹。

余问曰:

“公何叹?

”公曰:

“昔有医者,与吾故且狎,吾叩焉,曰:

‘人皆谓子之医能杀人,何也?

’曰:

‘非吾之医能杀人也,而吾不能不使之罢而死也。

吾固知吾术之不足以已其疾也,而不能不利其酬。

不获已,以物之泛而缓者试焉。

其感之浅,而与吾方相中者,固尝有瘳矣。

其浸寻反覆,久而不可振者,吾心恻焉,而无可如何。

’今某地告饥,上命发粟以赈,而大农持之下有司,核所伤分数。

夫民之饥,朝不及夕,而核奏议赈,在三月之外,有不罢而死者乎?

吾位在九卿,与其议而不能辨其惑,是吾负医者之责也。

余曰:

“公所见,其显焉者耳。

凡官失其职而事堕于冥昧之中皆足以使人罢而死而特未见其形也姑以所目击于州县者征之水土之政不修而民罢死于旱潦矣;

两造悬而不听,情伪失端,而民罢死于狱讼矣;

弊政之不更,豪猾之不锄,而民罢死于奸蠹矣。

岂独残民以逞者,有杀之形见哉?

先己而后民,枉下以逢上,其始皆曰:

‘吾不获已。

’其既皆曰:

‘吾心恻焉,而无可如何。

’此民之疾所以沉痼而无告也。

吾友冯君文子将令于礼县,为诗四章,自道其心与俗吏异。

因举昔之所闻于韩公及相语者以告之。

盖所望于良吏者,谓能已民之疾也,非徒不益之疾而已也。

民之疾常伏于无形,而大吏之为民疾者,复多端而难御。

令之职环上下而处其中,下以致民之情,而上为之蔽。

虑于下者不详,则为民生疾而不自觉;

持于上者不力,将坐视民之罢死而无如何,其术不可不素定也。

君,韩公之门人也,能因是而自审其所处,则韩公之言,庶几其不旷也夫。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吾故且狎  狎:

亲昵

B.吾叩焉叩:

询问

C.固尝有瘳矣瘳:

病重

D.自道其心与俗吏异异:

不同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州县长官来举例,不重视修水土、听狱讼等方面,就像为了一己之小利的庸医那样杀人。

B.作者认为吏治的不清明是造成人民疾苦的重要原因,所以决不能拿“不获已”来掩饰、逃避为官的责任。

C.韩公、冯文子和作者三人之中,冯文子应是后学。

所以作者写了这篇赠序和四首诗,劝勉冯文子做良吏,“已民之疾”。

D.本文就近取譬,设喻精妙,论述平实而透彻,刻画失职的官僚入木三分,体现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的精神境界。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

(3分)

凡官失其职而事堕于冥昧之中皆足以使人罢而死而特未见其形也姑以所目击于州县者征之水土之政不修而民罢死于旱潦矣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今某地告饥,上命发粟以赈,而大农持之下有司,核所伤分数。

译文:

                                   

(2)君,韩公之门人也,能因是而自审其所处,则韩公之言,庶几其不旷也夫。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

卜算子慢

柳 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19.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20.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①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

颜渊》)

②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

③和因义起,同由利生。

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

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

利者,人之所同欲也。

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

此君子、小人之异也。

(清·

刘宝楠《论语正义》)

21.前两则材料诠释了儒家关于人际交往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

22.概括说明第三则材料中“君子、小人之异”的表现,并加以评价。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扶摇可接;

________________,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建议推动街区化,原则上不再建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将逐步打开,实行内部道路公共化。

这一建议关涉千家万户,引发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可以节约土地,缓解交通压力;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不利于小区安全;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将会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冲突,有利有弊,需慎重推行。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符合文体特征;

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