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738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评论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论述汇总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三大关系41

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41

切实打牢两个基础44

紧紧抓住两个关键45

将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47

自我感觉不能代替群众评价47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49

在打破利益固化上做探索51

善于“积小胜为大胜”53

要“以百姓之心为心”55

整改落实如何推进57

“回头看”才能更好“向前走”57

以行动转作风是硬道理59

解决突出问题要“准、狠、韧”61

越往后越要防“偷工减料”63

以担当精神解决“松、软、拖”65

一鼓作气抓好活动收尾工作67

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满意67

确保形成的制度长期管用69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71

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73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73

夯实基层基础的重大工程75

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抓手77

活动善始善终的重要保障79

认真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81

更加注重活动系统设计81

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83

更加强化问题导向85

更加注重分类指导87

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

牢牢抓住党的生命线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所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在6月18日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讲话着眼党的奋斗历程和执政使命,着眼“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深入阐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阐明了开展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注入了强大动力。

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

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万水千山,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有民族复兴曙光在前的欢欣鼓舞,又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任重道远;

用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必须化解所积累和叠加的矛盾问题。

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牢记党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我们就懂得了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的紧迫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将一事无成。

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告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反复强调“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三个必然要求”,其最终的精神指向也正在于此。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人民是最根本的影响因子。

党要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要始终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是最根本的依靠力量。

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我们党就必定永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书写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优良作风具有无声的力量,让干部和群众心贴心。

不良风气像一座无形的墙,使党和人民产生隔阂。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一目标任务,着眼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切中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重要根源,解决的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以优良作风树立榜样,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从总体上看,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得到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得到执行,一大批党员、干部以先锋模范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同时也必须看到,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就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只有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好“四风”问题,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不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如何发现真问题?

只重显绩不重潜绩,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如何解决?

不负责任地盲目铺摊子、上工程,往往留下一堆后遗症。

高高在上,摆官架子,群众就会与干部在思想感情上疏离。

追求物质享受,甚至纵情声色犬马,奋斗的意志必然消沉。

不愿吃苦出力,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进取的动力必然消退。

“四风”方面的种种问题,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影响很坏,危害严重,任由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四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四风”问题的解决务必下大气力,甚至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解决“四风”问题,诚然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更需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

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

只有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扶正祛邪,取信于民,凝聚共识,焕发出促进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必须实践的一个时代课题。

全党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的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动上自觉起来,动真的,来实的,相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定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着力实现“四个自我”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个自我”,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能力,是全党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素质。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阐述了这个总要求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内涵,强调要借鉴延安整风经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就是增强全党同志的“四个自我”能力。

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要集中整治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并指出要做好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要重重地给患者一个刺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叫他们治疗。

今天,我们用整风的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解决“四风”问题同时,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

全党同志如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实现“四个自我”?

当以党章为镜,对缺点和错误多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以找出差距、修身正己。

当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以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

当清洗掉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冲洗掉附着的“不良微生物”,以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当由各级党组织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病症”,区别情况、对症下药,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还必须清醒认识到,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皆为积弊和顽症,会有反复。

在一些地方,甚至有的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上面害病、下面吃药。

因此,要真正解决“四风”问题,就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

这就要求我们以严肃认真的精神来抓,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

坚持领导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

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使制度成为硬约束,使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曾经显赫一时,最终被历史淘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

只有不断因应时代变化,不断增强“四个自我”能力,我们党才能始终挺立时代潮头,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着力实现“四个自我”,全党同志必定能焕发良好的精神风貌,以优良的作风和充足的干劲带领亿万人民一起奋斗。

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确保实效、取信于民,这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性要求,也是我们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一条成功经验。

“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在6月18日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发出了行动号召,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评价标准,各级党委务必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

在不同地区、部门和单位,“四风”问题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结合各自实际,以正视现实的勇气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才能找准“病症”;

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

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能不能坚持带头、当好表率,自我批评、积极整改,直接影响到“四风”问题的解决效果,直接关系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

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没有群众参与。

反对形式主义,要问问群众弄虚作假是不是少了?

反对官僚主义,要问问群众推诿扯皮是不是少了?

反对享乐主义,要问问群众娱乐误政是不是少了?

反对奢靡之风,要问问群众铺张浪费是不是少了?

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开始就扎下去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让群众监督和评议,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不搞“闭门修炼、体内循环”,群众的感受就会真真切切,解决的问题就能实实在在。

群众是最讲实际的。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得到实惠。

有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到为群众真抓实干、办好实事上?

有没有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有没有把节省下来的行政开支用到改善民生亟需的地方?

当群众真实感受到党员干部是在真心实意为民谋利益,当教育实践活动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群众就会对教育实践活动热情支持,就会对我们党更加信赖。

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全面展开,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面对这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重大活动,抓住党和人民群众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我们必定能确保实效取信于民,更好保持血肉联系、密切鱼水关系,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

只有深刻认识,才能增强自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在全党展开。

6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为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带了一个好头。

进入7月,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陆续进行动员和部署,第一个环节工作已经全面推开。

现在,我们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应该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但有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跟上。

有的对“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甚至不以为然;

有的认为搞活动牵扯精力、影响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有的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活动怎么开展没有认真筹划,左右观望。

这些轻视的思想、观望的态度、畏难的情绪,甚至是与己无关的想法,都是思想认识不合拍的表现,都应当首先来一次排查和清扫。

无论哪个地方和单位,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的心伤一回;

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

全党同志应当清醒地看到,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生死存亡,“四风”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是横在干群之间的“无形之墙”。

倘若不下决心纠正,不下气力祛除,我们就难以凝聚人民一起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各级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清除作风之弊、洗净行为之垢的重要行动,是促使全党同志以全新的风貌开展工作、担当使命的有力抓手。

转作风,从上往下转才能见到成效;

听意见,从下往上听才能正视问题。

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首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央领导同志广泛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自己动手撰写发言提纲,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对于此次活动,对于改进作风,中央的态度是严肃的,决心是坚定的。

只有认识深刻,才能行动自觉。

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警醒,在认识上迅速跟进,找到应有的感觉,进入应有的状态。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容不得懈怠麻痹,被动应付。

从第一批就抓紧抓好,从一开始就认真深入,我们才能为全党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为取得实效作出示范。

只有听取意见,才能有的放矢

“四风”方面存在哪些具体突出问题?

为民务实清廉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够?

群众心里最清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

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必须秉持的“方法论”。

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没有群众参与。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愿不愿听取群众意见、会不会征求群众意见、能不能听进群众意见,是其中关键。

只有听到真心话,党员、干部思想上才会有真触动。

只有摸到真意见,查摆和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

要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务实高效,必须高度重视“听取意见”环节,开门搞活动,一竿子插到底,努力拓宽征求意见渠道,在广泛倾听基层群众意见中,收集真想法,发现真问题,从而消除作风之弊、思想之垢。

想听真问题、好意见,必须有真诚态度。

如果群众满腔热忱提意见,遇到的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是表面虚心诚恳、实则听不进去,或是左耳进右耳出、敷衍了事不以为然,或是尖锐意见被过滤、刺耳之言就反弹,那么,即便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听意见,也不会听到多少真言。

以真诚的态度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谈心,设置意见箱、运用微信短信,想方设法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看到我们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坦诚,看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群众才会跟你说真心话。

听到真实的意见,还得有实际行动。

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工作中最需要加强的环节,也是改进作风的重要“着力点”。

听到了意见,如果不能带到学习讨论中去,也就难以从思想深处弄清作风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明确努力改进的方向。

发现了问题,如果只是放在那里,该整理的不整理,能解决的不解决,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责任感就不强,就会冷了群众的心。

听取意见全面了,才能发现问题,整改才有着力点;

听取意见到位了,才能端正态度,提高才有支撑点。

“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开门纳谏、从善如流一直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征求意见,是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抓好这一环节。

深入广泛地听取意见,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这次活动才能取得实效、获得长效,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只有正风肃纪才能解决问题

人们评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看什么?

不看进行了多少表态、开了多少会议、撰写了多少总结,而要看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现实问题。

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

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在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那里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严重损害党群关系,不断侵蚀党的肌体,其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觑。

更让人忧虑的是,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庸俗主义、好人主义盛行,一些干部麻木不仁、听之任之,甚至刻意回避矛盾、掩盖问题。

概而言之,“不敢正视问题、不会解决问题”。

当年的延安整风,在党内创造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好做法,至今依然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

今天,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解决问题,必须坚持把整风精神贯穿活动始终,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能不能以整风精神动真碰硬,敢不敢提出存在的问题,会不会深刻剖析问题,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

不敢坚持原则、不能直面问题,讲面子、讲关系、讲私情,“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开走”,“自我批评谈感想,相互批评提希望”,谈何求真务实?

又如何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开展“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只有找回批评的“辣味”,敢于提出有实质性意义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思想亮出来、把问题摆出来,从而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发现问题是前提,直面问题是必须,解决问题才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切实解决问题,就要紧紧围绕“问题”这一核心,反对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做到实打实,硬碰硬。

只有真批评,才能冲破问题背后的人情壁垒;

只有真红脸,才能面对问题不踢皮球不留尾巴;

只有真出汗,才能把亟待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

通过实实在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增强党性、强化落实,方能既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又革除作风上的顽疾。

回溯历史,整风是我们党解决自身问题的一大创举,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利器。

以整风肃纪的精神开展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做深、做细、做出成效,党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党的事业就能不断向前推进。

只有坚持标准,才能确保质量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

中央强调,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学习教育上更加深入,在联系群众上更趋紧密,在解决问题上更具成效,形成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这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方法。

推进作风建设,不能没有高标准、严要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都是顽症积弊,解决起来没那么容易。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始终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就难以查摆出真问题,更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就很难触及现实痛点,更难触动思想灵魂。

看看文件就算学习,念念讲话就算领会,交份报告就算完成,开个会议就算成果,凡此种种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才能来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行动上的整肃,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高标准、严要求不是“上下一般粗”,搞“一刀切”。

“四风”问题在不同单位和部门表现不一,应各有重点,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突出问题上。

经验证明,标准和要求不高,往往看不到问题所在;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发现问题甚至重大隐患。

因此,查找问题要严肃认真,工作整改要一丝不苟。

轻描淡写甚至避重就轻,其结果势必让活动落空跑偏。

既坚持各环节的刚性标准,真正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严格的具体要求,才能让活动的开展不变形走样,让问题的解决比较彻底。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没有群众这个根本标准。

群众的意见就是问题整改的方向,群众的需要就是改进工作的目标,群众的呼声就是转变作风的着力点。

始终坚持群众这个根本标准,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让群众真切感到干部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奔忙,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取得进展,群众才会对教育实践活动感到满意。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是中央的要求,百姓的期望。

全党同志坚定党性,坚持标准,把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好,就一定能在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中彰显作风的力量,在为民务实清廉的实践中赢得人民的信任。

只有化为制度,才能巩固成果

“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访革命圣地西柏坡时,再次强调了制度建设对改进作风的关键作用。

我们要认识到,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制度建设是有力抓手;

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是重要方法。

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

从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提出“进京赶考”的六条规定,到今天党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制度建设一直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尤其是“四风”问题都是积弊顽症,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容易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

扫除“四风”积弊,洗掉思想行为上的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制度是最管用的办法。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

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不仅需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需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比如,反对形式主义,如何在工作考核中树立注重实绩、反对空谈的标尺?

反对官僚主义,如何在干部选拔中建立为民服务、唯实务实的标准?

反对享乐主义,如何在行政问责中划定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红线?

反对奢靡之风,如何在政府预算中确立崇俭抑奢、杜绝浪费的导向?

有刚性的制度制约,才能避免改作风“一阵风”,让好的作风得到弘扬、让不良作风受到遏制,从而让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应该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注意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抓紧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对不利于解决“四风”问题的制度机制,要坚决予以废止;

对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规定,要边实践、边总结,继续坚持、逐步完善;

对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新的制度。

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执行制度没有例外,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才能对解决“四风”问题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制度既是成果的体现,又是巩固成果的保障。

把制度建设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激发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务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