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617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六单元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Word文档格式.docx

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这表明英国(  )

A.成为“世界工厂”B.建立“日不落”帝国

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9.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例说,在一个小扣针厂,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

据此可知(  )

A.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B.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

C.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D.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

10.下表是1800~1880年国际贸易金额情况表(单位:

10亿美元),分析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A.工业革命的开展B.新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1.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12.“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则材料认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

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13.在解释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

“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障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14.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

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15.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

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16.《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

“(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D.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17.马克思说:

“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

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恩格斯说:

“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

请看看巴黎公社吧!

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是基于巴黎公社(  )

A.发生的时间B.参加的阶级C.采取的措施D.发生的国家

18.马克思说: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

”这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1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20.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

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5%为西班牙所有。

该现象说明(  )

A.美洲成为西欧殖民掠夺主要对象B.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手段较为野蛮

C.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黄金D.新航路开辟刺激西班牙殖民掠夺

21.“‘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

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掠夺性

22.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

然而,到了18世纪中期,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这主要是因为(  )

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B.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3.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利。

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忧患意识增强,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B.民族资本主义广泛兴起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D.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25.拉美独立运动期间,美国提出了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实质含义是美国(  )

A.坚决反对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B.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C.企图在整个美洲建立统一的国家D.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6题2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

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资金,当船只从亚洲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

然而,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就清算一次的体制,终归难以同已经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

于是,相对持久稳定的合资企业,包括多次航海的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

1657年,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日益困难。

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贸易垄断权。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

材料二 一直以来,东印度公司在大多数作品中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

在亚当·

斯密等启蒙学者眼里,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

而对于卡尔·

马克思等左翼学者来说,它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但我们又不能忽略,它的确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是股份制的最早实践者,也是世界市场的推动者。

——摘编自严杰夫《东印度公司的

阴影,仍未从全球化进程中消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10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

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

明确写出所扮演的角色,阐释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非洲

1750年

19.2

0.1

13.1

1850年

22.7

2.3

8.1

1900年

24.9

5.1

7.4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加。

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

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

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

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1)概括材料一中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

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主要影响。

(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19世纪后,当殖民列强强悍发动以侵占殖民地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时,非洲人民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

例如北非有阿尔及利亚卡德尔领导的抗法斗争,西非有阿散蒂人进行的多次抗英斗争,南非有祖鲁国恰卡和丁干领导的抵抗布尔人的战争,东非有马达加斯加人抵抗法国入侵的斗争。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纷纷燃起了反侵略的斗争烽火,斗争烽火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几乎燃遍了整个大陆。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二 1832年7月,英国人以重金收买当地的贝都因为部落首长,并派人收买阿拉比军中的动摇分子。

9月,一部分议员和上层文武官员先打开开罗城门向英军投降。

另外,被收买的阿拉比的主力部队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抗英斗争。

坚持了100多天的抗英斗争失败。

——摘编自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三 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全国人民热烈响应。

农牧民自愿向国家捐赠粮食和钱币。

一些原来反对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战争为重,停止反对活动,为抗战胜利效力。

青年踊跃参军,到1895年,一支由孟尼利克二世指挥的12万人的大军组建完成。

阿杜瓦决战中,意大利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顾章义《崛起的非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反抗斗争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成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帝斗争成败对其国家地位的重大影响。

第五六单元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独立运动检测题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英国议会改革的实质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治权利,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故A项错误;

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

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劳动力条件,故D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出现了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表明工业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故A项正确;

B项是在19世纪中期,C、D两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

3.【答案】C。

【解析】“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第一台机器,由此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故选A项。

5.【答案】C。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英国的生铁产量增多,结合图表时间可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原因是使用机器为动力,开采矿产的效率提高,故A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会加快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当选D项。

A、B、C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无法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8.【答案】A。

【解析】题干表明19世纪中期英国的能源及蒸汽机的产量均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这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B项发生于18世纪中期,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

9.【答案】B。

【解析】“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说明在机械简陋情况下,出现了分工协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说明在分工协作下,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即促进了产业的进步,故B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观察表格数据可知,1800~1880年,国际贸易金额迅速上升,这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有关,故A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尽管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故B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人革命第一步是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

而后是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因此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故选D项。

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巴黎公社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力还未发展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阶段,而且无产阶级的准备也尚不成熟。

由此可知,革命的成功需要具备成熟的主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决定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故选C项。

15.【答案】C。

【解析】从“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可以看出C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排除;

B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D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D两项。

16.【答案】D。

【解析】A项是第一国际的影响,可排除;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联络和合作”可以排除B、C两项;

再依据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可确定D项为正确答案。

17.【答案】C。

【解析】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主要看其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巴黎公社实行的社会经济措施和民主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性质。

18.【答案】A。

【解析】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它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生的,排除B项;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排除C项;

19世纪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排除D项。

A项正确。

19.【答案】D。

【解析】16—18世纪处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时期,他们在北美强占殖民地,并将这些殖民地以本国国名或地名命名,故D项正确。

20.【答案】D。

【解析】1502年到1660年,世界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材料体现了新航路开辟与西班牙殖民掠夺的关系,故D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西欧其他国家殖民掠夺的主要对象,A项错误;

材料未反映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手段,B项错误;

15、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是出于封建王室对外掠夺财富的需要,而非国内资本主义发展急需黄金,C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本题易错解的原因主要在于混淆了历史现象与本质。

结合设问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A、B、C三项是题干表述的现象,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转化为资本”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掠夺性。

故选D项。

22.【答案】B。

【解析】根据史实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航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处于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如英、法具有了对外贸易的有利位置,但这仅是英国崛起的原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英国18世纪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霸主主要是因为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注重资金在本国的积累,完成了工业化前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故B项正确;

意大利的文化传统与英国18世纪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无关,故C项错误;

英国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利”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故A项正确;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

荷兰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并不是世界贸易,故C项错误;

17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故D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殖民统治下的各国生产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手工生产为主,并没有开展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因此D项符合题意。

25.【答案】B。

【解析】门罗主义表面上排斥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干涉,支持拉美的独立运动,本质意图是将拉美变为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故B项正确。

26.【答案】

(1)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

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海外贸易(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变化:

由特许垄断经营到被终止;

由“单次航海”到“多次航海”制;

由临时合资到建立稳定的有限责任制。

(4分,回答两点即可)

(2)示例

角色: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自由贸易的“阻碍者”。

(2分)

阐释:

英国东印度公司自17世纪初得到政府的特许,直到19世纪30年代被取消前,长期垄断着与东方尤其是与中国、印度的贸易,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垄断式的贸易妨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自由贸易的进程,英国议会最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特权,加速了东印度公司的解体。

英国东印度公司凭借贸易垄断权曾获取暴利,但因为违背了自由贸易的潮流而最终衰败。

27.【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即可。

第二小问,注意材料二信息“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

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等,分析原因。

(2)问,经济上从世界经济发展交流、国际分工、经济格局进行分析;

政治上结合所学从国际格局、民族民主运动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进行分析。

【答案】

(1)变化:

欧洲、北美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

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

原因:

欧美农作物种植扩大,人口死亡率降低;

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

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

(4分)

(2)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全球性交流扩大;

东方从属于西方;

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

28.【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北非……西非……南非……东非……”可知当时非洲人民反抗都是局部的、零星的;

结合材料一信息“几乎燃遍了整个大陆”可知非洲人民反抗范围扩大。

第二小问,结合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范围和程度分析。

(2)问,从材料二、三信息简要归纳胜因和败因,从国家地位的角度说明重大影响。

(1)特点:

前期:

局部、零星;

后期:

整个非洲大陆。

殖民主义侵略的目标局限于非洲沿海和局部地区;

帝国主义掀起了侵略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2)原因:

埃及:

英国收买了当地酋长和部队指挥官,破坏了抗英斗争;

部分议员和上层官员向英军投降。

埃塞俄比亚:

皇帝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抵抗。

地位:

埃及沦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

埃塞俄比亚维护了国家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