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46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2.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录像(放录像)

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

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

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5.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

把它们圈出来。

6.出示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

(泛滥淹没冲毁)

(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

三、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1.学习生字词。

2.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4.把生字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老师检查自读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过渡:

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

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四、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大禹问什么要治水。

二、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

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

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

板书:

治好它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

(决心还不够坚定!

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

(齐读,读好“下决心”)

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么?

后做了什么?

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二:

感受大禹的无私

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三感知“治水”之智

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

多不容易呀!

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

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

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

你会填吗?

3.出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

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

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5.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

“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

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

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时无声胜有声。

既扩充了课文的内容,也有利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

4.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5.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

6.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

(师把课题中的“大”写大,指名说说理由:

因为禹不但历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7.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

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六、课后作业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起因:

洪水泛滥,百姓痛苦

经过:

疏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

结果:

恢复生产,百姓安居乐业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1、学习生字“朱、攻、守”等于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

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红军”会师等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扁担的图片;

朱德的画像。

2.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

搜集朱德的相关资料。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扁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相机板书课文题目的一部分——扁担。

2.学生认读词语。

提醒学生注意“扁担”的“担”要读轻声;

而在“一担粮食、挑担”中“担”读dà

n。

3.引导学生交流扁担的用途,教师相机简单介绍:

扁担是指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

4.引导学生质疑:

这是谁的扁担?

教师补全课文题目——“朱德的”,相机指导学生认识“朱”“德”两个字。

“朱”字和“未”字很像,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朱”是独体字,在文中表示姓,通常多用于表示红色。

“德”字注意右半部分的组成,中间的一横不要丢掉。

指导学生朗读题目。

5.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搜集的关于朱德的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

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

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词句。

2.小组交流。

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

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

(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

(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

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一)齐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

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

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

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

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②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③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

当大家看到““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

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投影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四)拓展。

1.阅读《丰碑》《三人行》《草地夜行》等文章,课后再读给家长听。

2.搜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在班上介绍。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

2.重点指导书写“战士”。

观察并说说关键笔画,讨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战”右部的斜钩从竖中线起笔,写至右下格向上提,似弯弓待发,末笔点不要丢掉。

“士”首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修长笔直,写在竖中线上,末笔横较短。

“志”上窄下宽,“士”上横长下横短,心字底卧钩有弧度,第二点稍高,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仿写,写之前强调书写姿势。

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评价反馈。

           朱德的扁担

    来回五六十里      藏

    山高路陡         找

    写

以身作则

同甘共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两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板书:

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

(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

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

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

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

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气球生字认读游戏。

(同桌间合作游戏,互相正音。

)(测试游戏板块)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忘、泼、炮、度、穿、令、龙、向”。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这8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

(“忘”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

“泼”上面的两个点一样,“度、穿、令”三个字的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泼”三点水的第二个点和“炮”的点要写在横中线上,“龙”的点要贴近竖中线。

(3)根据字谜识记生字:

(归纳总结第二页)

发大水。

(泼)

盲目不得,须用心计。

(忘)

今天多一点。

(令)

(4)播放书写指导微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书写指导微课板块)

(5)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写本课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一、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

(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

“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

(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

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

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

读一读有关句子。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

)“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应该怎样读?

(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

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

(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

“幸福哇”“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三、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课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再读一读。

()的地毯()的龙船()的头巾

()的花炮()的泼水节()的山峰

(鲜红的地毯漂亮的龙船水红色的头巾好看的花炮难忘的泼水节高高的山峰)

附: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看图讲故事》教学设计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重点难点:

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

有没有信心?

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81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

(板书:

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指名学生分享通过看图说话积累的方法,思考此次看图讲故事活动中,如何才能看懂图意。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适时指导。

(1)细看单幅图的内容,看看每张图片上有哪些人物,图片上的地点是在哪里,如果有对话可以结合对话来了解图片要表达的内容。

(2)在看懂每幅图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整体看图,了解这几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详细指导观察第一幅图。

(1)让学生仔细看第一幅图,根据图上的内容,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从而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时间:

晚饭时间。

地点:

家里的餐厅。

人物:

爸爸和妈妈。

情节:

妈妈准备好了晚餐,站在桌子旁,爸爸坐在桌边等待开饭。

饭菜的香气飘得很远。

(2)引导学生抓住图上的问号,让学生思考还有一张凳子是留给谁的。

(3)学生自由发言,追问学生是如何发现的,表扬联系后图进行观察的学生。

(4)引导学生联系后图,思考爸爸和妈妈之间会说些什么。

(5)指名学生讲述第一张图,其他学生认真听,并积极评价和给出建议。

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讲述情况,引导学生从爸爸妈妈的语言、语气、神态和动作等角度将情节说清楚和说生动。

妈妈做好饭端上了饭桌。

爸爸看着桌上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饭菜,忍不住流口水。

他指着桌子上的饭菜,说:

“太香了!

我要准备开动了!

”站在桌子旁的妈妈却发现儿子还没有出来,便伸出手制止了爸爸,说:

“等一下,儿子呢?

快去叫他来吃饭!

(6)针对讲得好和听得认真的学生各加上一分,针对无故插嘴和做小动作的学生进行扣分。

3.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1)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有哪些、人物的动作行为、人物之间可能的对话等角度进行思考,仔细观察第二幅图,说说第二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分享表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教师适时指导。

爸爸大步走向儿子的房间,推开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