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6488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原理习题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A、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

B、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

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

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D

53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中的溶解度遵守定律。

A、拉乌尔;

B、亨利;

C、开尔文;

D、依数性B

54用水吸收下列气体时,属于液膜控制。

A、氯化氢;

B、氨;

C、氯气;

D、三氧化硫C

55从解吸塔出来的半贫液一般进入吸收塔的,以便循环使用。

A、中部;

B、上部;

C、底部;

D、上述均可A

56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D、不能确定A

57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

A、各不相同;

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

D、均为0A

58在吸收操作中,操作温度升高,其它条件不变,相平衡常数m。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A

59填料塔以清水逆流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中的氨。

当操作条件一定时(Y1、L、V都一定时),若塔内填料层高度Z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出口气体的浓度Y2将。

A、上升;

B、下降;

D、无法判断B

60对于吸收来说,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溶液出口浓度越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吸收剂用量越小,吸收推动力将减小;

B、吸收剂用量越小,吸收推动力增加;

C、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推动力将减小;

D、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推动力增加D

61已知常压、20℃时稀氨水的相平衡关系为Y*=0.94X,今使含氨6%(摩尔分率)的混合气体与X=0.05的氨水接触,则将发生()。

A、解吸过程;

B、吸收过程;

C、已达平衡无过程发生;

62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溶解度系数()。

A、增大、减小、不变;

B、减小、减小、不变;

C、不变、减小、不变;

D、不变、减小、无法确定C

63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当脱吸因数S>

1时,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气液两相平衡出现在。

A、塔顶;

B、塔底;

C、塔上部;

D、塔下部B

64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

A、X*-X;

B、X-X*;

C、Xi-X;

D、X-XiA

65当Y,Y1,Y2及X2一定时,减少吸收剂用量,则所需填料层高度Z与液相出口浓度X1的变化为()。

A、Z,X1均增加;

B、Z,X1均减小。

C、Z减少,X1增加;

D、Z增加,X1减小A

66“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

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B

08.技能操作部分(7)干燥——共29题,应选1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吸湿能力越强;

B、湿空气的比体积为1kg湿空气的体积;

C、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必相等;

D、对流干燥中,空气是最常用的干燥介质D

2()越少,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大。

A、湿度;

B、绝对湿度;

C、饱和湿度;

D、相对湿度D

350kg湿物料中含水10kg,则干基含水量为()%。

A、15;

B、20;

C、25;

D、40C

4进行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干燥介质的温度大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得()。

A、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B、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C、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等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D、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或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A

5以下关于对流干燥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B、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

C、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水被气化进入气相;

D、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D

6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哪种去湿方法?

()A、机械去湿;

B、吸附去湿;

C、供热去湿;

D、无法确定B

7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水/Kg干空气,现维持总压不变,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则相对湿度:

()A、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B

8下面关于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露点td,三者关系中正确的是:

()A、t>

tW>

td;

B、t>

td>

tW;

C、td>

t;

D、tW>

tA

9反映热空气容纳水气能力的参数是。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湿容积;

D、湿比热容B

10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不能除去的水分为。

A、平衡水分;

B、自由水分;

C、非结合水分;

D、结合水分A

11除了______,下列都是干燥过程中使用预热器的目的。

A、提高空气露点;

B、提高空气干球温度;

C、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D、增大空气的吸湿能力A

12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除了湿物料、干燥设备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

A、绝干物料;

B、平衡水分;

C、干燥介质;

D、湿球温度C

13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了预热,其目的是提高(),而降低()。

A、温度、相对湿度;

B、湿度、压力;

C、相对湿度、温度;

D、压力、温度A

14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介质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介质相对湿度;

D、提高介质流速B

15某物料在干燥过程中达到临界含水量后的干燥时间过长,为提高干燥速率,下列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A、提高气速;

B、提高气温;

C、提高物料温度;

D、减小颗粒的粒度D

16将水喷洒于空气中而使空气减湿,应该使水温()。

A、等于湿球温度;

B、低于湿球温度;

C、高于露点;

D、低于露点D

17在一定温度和总压下,湿空气的水汽分压和饱和湿空气的水汽分压相等,则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A、0;

B、100%;

C、0~50%;

D、50%B

18将不饱和湿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却,当温度达到()时,空气中的水汽开始凝结成露滴。

A、干球温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

D、绝热饱和温度C

19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D

20当φ<

100%时,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结合水;

B、自由水份;

C、结合水分;

D、临界水分C

21干燥计算中,湿空气初始性质绝对湿度及相对湿度应取()。

A、冬季平均最低值;

B、冬季平均最高值;

C、夏季平均最高值;

D、夏季平均最低值C

22对于对流干燥器,干燥介质的出口温度应()。

A、小于露点;

B、等于露点;

C、大于露点;

D、不能确定C

23干燥进行的条件是被干燥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气分压干燥介质中水蒸气分压。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等于C

24气流干燥器适合于干燥介质。

A、热固性;

B、热敏性;

C、热稳定性;

D、一般性B

25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A、愈高;

B、愈低;

D、不定,与其他因素有关B

26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改变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

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A

27在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经过预热器后,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湿空气的比容增加;

B、湿空气的焓增加;

C、湿空气的湿度下降;

D、空气的吸湿能力增加。

28湿空气经预热后,它的焓增大,而它的湿含量H和相对湿度φ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

A、H,φ都升高;

B、H不变,φ降低;

C、H,φ都降低B

29某一对流干燥流程需一风机:

(1)风机装在预热器之前,即新鲜空气入口处;

(2)风机装在预热器之后。

比较

(1)、

(2)两种情况下风机的风量VS1和VS2,则有()。

A、VS1=VS2;

B、VS1>

VS2;

C、VS1<

D、无法判断。

08.技能操作部分(8)萃取——共21题,应选1题

1与精馏操作相比,萃取操作不利的是()A、不能分离组分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的混合液;

B、分离低浓度组分消耗能量多;

C、不易分离热敏性物质;

D、流程比较复杂D

2萃取剂的选择性()。

A、是液液萃取分离能力的表征;

B、是液固萃取分离能力的表征;

C、是吸收过程分离能力的表征;

D、是吸附过程分离能力的表征A

3三角形相图内任一点,代表混合物的()个组分含量。

A、一;

B、二;

C、三;

D、四C

4在溶解曲线以下的两相区,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范围会()。

A、缩小;

B、不变;

C、扩大;

D、缩小及扩大A

5萃取中当出现()时,说明萃取剂选择的不适宜。

A、kA<

1;

B、kA=1;

C、β>

D、β≤1D

6单级萃取中,在维持料液组成xF、萃取相组成yA不变条件下,若用含有一定溶质A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组成xR将()。

A、增高;

D、不确定B

7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1。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

法判断B

8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与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A、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溶解度曲线下方区;

C、溶解度曲线上;

D、任何位置均可B

9萃取操作包括若干步骤,除了___。

A、原料预热;

B、原料与萃取剂混合;

C、澄清分离;

D、萃取剂回收A

10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级逆流萃取塔操作中,原用纯溶剂,现改用再生溶剂,其他条件不变,则对萃取操作的影响是:

()A、萃余相含量不变;

B、萃余相含量增加;

C、萃取相含量减少;

D、萃余分率减小B

11下列不属于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特点是()A、连续操作;

B、平均推动力大;

C、分离效率高;

D、溶剂用量大D

12能获得含溶质浓度很少的萃余相但得不到含溶质浓度很高的萃取相的是()A、单级萃取流程;

B、多级错流萃取流程;

C、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D、多级错流或逆流萃取流程B13在原料液组成xF及溶剂化(S/F)相同条件下,将单级萃取改为多级萃取,萃取率变化趋势是()。

A、提高;

B、降低;

D、不确定A

14在B-S部分互溶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浓度Ya()。

B、下降;

D、变化趋势不确定D

15有四种萃取剂,对溶质A和稀释剂B表现出下列特征,则最合适的萃取剂应选择()。

A、同时大量溶解A和B;

B、对A和B的溶解都很小;

C、大量溶解A少量溶解B;

D、大量溶解B少量溶解AC

16对于同样的萃取回收率,单级萃取所需的溶剂量相比多级萃取()A、比较小;

B、比较大;

C、不确定;

D、相等B

17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浓度()。

A、变大;

B、变小;

C、基本不变;

18在原溶剂B与萃取剂S部分互溶体系的单级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萃取剂的量增加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中溶质A的浓度yoa()。

D、不确定D

19分配曲线能表示A、萃取剂和原溶剂两相的相对数量关系;

B、两相互溶情况;

C、被萃取组分在两相间的平衡分配关系;

D、都不是C

20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是溶质和原溶剂分别在两相中的()。

A、质量浓度之比;

B、摩尔浓度之比;

C、溶解度之比;

D、分配系数之比D

21在原料液组成及溶剂化(S/F)相同条件下,将单级萃取改为多级萃取,如下参数的变化趋势是萃取率()、萃余率()。

A、提高、降低;

B、降低、提高;

C、不变、提高;

D、提高、不变。

A

序号题目答案

1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是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

T

2化工生产安全教育的T象只T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

F

3废水的指标COD值肯定大于BOD值。

4过滤式防毒面具,防酸性气体滤毒罐用褐色标注。

5温度升高,T所有的反应都能加快反应速度,从而使生产能力提高。

6为了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采用臭氧氧化法T铬、铅、汞的除去效果都比较好。

7在一定条件下,当气液处于平衡时,一定数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数量称为溶解度。

8饱和蒸汽压与液体的量无关,而决定于液体的本性和温度。

9溶解度在1~10g之间的物质叫可溶物质。

10各测定值彼此之间相符的程度就是准确度。

11在冶金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得到Na、Mg和Al等金属,其原因是这些金属很活泼。

12相平衡是研究物系伴随有相变化的物理化学过程。

13输送液体的密度越大,泵的扬程越小。

14温度升高,流体的粘度减小。

15换热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动速度越大,换热效果越好,故流速越大越好。

16换热器在使用前的试压重点检查列管是否泄漏。

17回流是精馏稳定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18连续精馏停车时,先停再沸器,后停进料。

19温度升高,亨利系数减小,溶解度系数增大。

20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的气体流速必须大于载点气速,小于泛点气速。

21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两相界面处传质无阻力。

22湿空气预热过程中,露点不变。

23恒速干燥阶段除去的主要是自由水分。

24真空蒸发降低了溶质的沸点。

25DTB型结晶器属于间歇结晶设备。

26膜可以是气相、液相和固相,或它们的组合T

27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就是载冷体。

28催化剂组成中的助剂就是促进剂。

29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适合热效应不大的反应,反应过程无需换热。

30在工艺流程图中,主要物料流程线用粗实线表示,辅助物料流程线用中实线表示。

31截止阀出入口安装反了没有影响。

32垫片的厚度愈大,变形量愈大,密封效果愈好。

33搞好设备润滑,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才能保障安全生产。

34设备、管线、阀门、仪表要有醒目准确的标牌,并标出物流走向。

35容量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所有化学反应都能作为容量分析法的基础。

F

36在DCS系统操作过程中,当过程变量发生报警,只能调用专用报警画面才能查看报警信息。

37选择压力表时,精度等级越高,则仪表的测量误差越小。

38热电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0~1600℃。

39铂锗一铂热电偶的正级为红色,负级为绿色。

40一定条件下,乙烷裂解生产乙烯,通入反应器的乙烷为5000kg/h,裂解气中含乙烯为1500kg/h,则乙烯的收率为30%。

41遵纪守法、清廉从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要求。

Х

42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能创造隐形效益。

43硫化氢、苯是属于Ⅱ级毒物。

44国家T工业区的噪声标准规定为白天65,晚上55分贝。

45燃烧的本质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46烷烃的化学性质是难加成,易取代;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是易加成,难取代。

47消除反应是卤烷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时,分子内脱去卤化氢,生成烯烃的反应。

48丁苯橡胶的单体是丁烯和苯乙烯Х

49化学方程式表达了物质的质和量的变化。

50化学键力包括离子键、共价建、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