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6468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成功引进民生、招商、交通、广发银行,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圆满完成。

物流、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二)突出抓项目,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3亿元,为“十五”的3.1倍。

"

交通先行"

成效彰显。

南岳机场成功获批;

土谷塘航电枢纽开工建设,湘祁航电枢纽实施湘江截流;

衡炎、衡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衡桂、娄衡、南岳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衡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9公里;

武广高铁建成营运,湘桂铁路扩能改造、衡茶吉铁路建设加紧推进,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83公里,“1189”立体交通格局初步成型。

产能项目取得突破。

2010年,瑞达电源二期等101个项目先后投产,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园、金杯电缆核电电缆等102个项目相继开工,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155个,完成投资101.51亿元。

成功与中钢、中国五矿、中建材等16家央企实现对接,引进了富士康、欧姆龙、玖龙纸业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

电力建设成效明显。

电网建设成功实行计划单列,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6.02亿元,220KV和110KV骨干网架和保电通道基本完善。

完成农网改造1596个村,35KV及以下农配网基本覆盖全地区。

城建项目全力推进。

五年共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132个,累计投入资金112.15亿元,分别为“十五”期间的2.4倍和4.4倍。

打通了15条"

断头路"

,改造了21条主干道,初步形成"

两纵两横一环"

的城市骨架,建成体育中心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

中心城区建成区规模和常住人口分别突破107平方公里和112万人。

民生项目加快实施。

五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22亿元,完成77公里堤防加固和72座中型、小一型病险水库的除险保安。

完成186个乡镇、4507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

建成11家污水处理厂、3家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实施,湘江干流饮用水达标率达到97.4%。

退耕还林、“三边”造林、荒山造林扎实推进,“十万乔木进雁城”成效明显,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

(三)突出抓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五年累计完成国企改制172家,盘活国有资产6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8%。

2010年,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69.12亿元,年均增长14.7%。

五年新增个体工商户7.1万户。

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园区实行"

封闭管理、独立运行"

的管理新体制。

两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水管体制、集体林权体制、交通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和社区管理体制等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素体系不断完善。

搭建了城建投、交通投、水利投、担保公司、资产经营公司、弘湘公司、工业园开发公司等多个融资平台,成功发行城投债券15亿元。

资本运作取得实质进展,金杯电工在中小板成功上市,中油金鸿、天雁机械先后借壳上市,成功实施亚新科南岳公司股权回购和转让。

“十一五”期间实现各类融资11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

资源市场化迈开步伐,成立土地储备委员会,组建城市土地经营公司,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

公路口岸建设顺利启动,铁海联运、“五定”班列正式开通。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内联引资613亿元。

对外贸易突破10亿美元大关,年均增长21.1%。

城市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成功承办第五届湘台会、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中国(衡阳)服务业改革发展高级研讨会等系列重大活动,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衡阳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增强,衡阳人民正充满自信,走向振兴。

(四)突出抓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五年累计突破300亿元,扎扎实实为民办好了一批实事。

就业基本稳定。

2010年末,城镇就业人数达130万人,比"

十五"

末增加2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实现县以上城镇"

零就业"

家庭动态清零。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

启动耒阳、常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全面解决企业拖欠养老金问题。

连续五年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城乡居民低保月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155元和55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7%,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两项保险合计参保率达到93.5%。

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形成。

为民办实事取得实效。

五年累计解决农村10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新建廉租住房2.1万套、经济适用住房8969套。

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中低收入职工购建房800万平方米。

启动"

公共服务进社区"

活动,完成背街小巷改造、"

四场一厕"

建设、乡镇"

五小"

设施、3处地下人行通道等民心工程建设,撤销4个出城口公路收费站,免费开放所有公园、博物馆、纪念馆。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5元,分别比上年和2005年增长12.4%和8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20元,分别比上年和2005年增长14.1%和87.8%。

”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13.4%。

(五)突出抓和谐,社会建设协调推进。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接受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民主监督。

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1481件,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评议意见46件;

办理政协建议案16件、政协委员提案1690件。

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治市、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取得新的进展。

“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不断优化。

行政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五年共清理废止与发展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351个,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364项,行政审批事项由385项减少到297项。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经济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社会治安保持稳定。

信访工作得到加强,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

应急管理预案、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处置重大灾害和公共事件能力不断提高。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两抢一盗”,大力整治黄赌毒等热点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城乡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实施,市级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完成,"

大班额"

现象有所缓解,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加快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常宁、石鼓、南岳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进展顺利。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全民健身掀起新热潮。

计划生育、城乡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顺利实施。

农业综合开发和移民后扶工作进一步推进。

塔山瑶族扶贫成效显著。

残疾人事业得到新发展。

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全面实施。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海关、审计、国税、地税、物价、工商、质监、知识产权、检验检疫、统计、气象、水文、人防、老龄、新闻出版、档案、通信保障、无线电、供销社、电子政务、各行管办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工作取得新的成绩,驻衡解放军、武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作出新贡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和"

双拥"

工作创新发展。

各位代表,通过五年的奋斗,我们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树立了衡阳在新一轮竞争中的新形象,极大增强了全市人民奋勇前进的信心。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驾驭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群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和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在衡阳投资创业的国内外企业家们,向所有关心支持衡阳建设与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更新不快,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未完全消除;

二是发展仍然不足,GDP总量仅占全省的9%,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平与全省先进地市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三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四是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金融存贷比差距拉大,经济外向度不高;

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民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居住、养老等方面困难较多;

六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治安和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改善等等。

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科学跨越

“十二五”是衡阳加快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

中部崛起"

战略深入实施、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能源资源、贸易保护、环境约束的挑战;

充分认识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的优势短期内难以形成,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局面,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跨越为主调,全面推进"

四化两型"

建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湘南重镇和衡阳人民引以自豪的宜居城市,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为实现"

富民强市、振兴衡阳"

而努力奋斗。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动摇、不折腾;

必须用做大经济总量的办法,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

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抓改革、促开放、推落实,奋发有为地开创衡阳科学跨越的新局面。

——建成区域中心城市。

综合实力在全省进位争先,湘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到2015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0%以上,人均GDP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以上。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150万人、150平方公里。

——建成交通枢纽城市。

全面建成"

1189"

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物流枢纽。

争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公里以上,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08公里,国省干道达到3004公里,城市路网密度达到6.5千米/平方公里,千吨级航道达到211公里,南岳机场建成通航。

——建成服务示范城市。

全力推进服务业改革发展,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城市。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

50:

38.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50%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建设辐射湘中南地区的消费中心。

——建成开放创新城市。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平台。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

加工贸易出口达到10亿美元以上。

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入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

——建成宜居幸福城市。

按照生态、现代、人居的要求,建设好中心城区和县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6%,森林覆盖率达到4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1%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超过55%。

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同步增长。

人民权益依法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平安幸福。

全面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确定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着力推进"

工业倍增"

行动,打造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

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输变电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盐卤及精细化工产业和钢铁冶炼及管材加工业,重点支持特变电工、金杯电缆、湘衡盐矿、建滔化工、衡钢集团、三安矿业、水口山、亚新科、天雁、机油泵、中钢衡重、瑞达电源等骨干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吸聚企业抱团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倍增。

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矿产开发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

加快发展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推进燕京啤酒、娃哈哈、玖龙纸业、云锦纺织、华强、衡利丰陶瓷等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促进富士康、中兴通讯、欧姆龙、光伏玻璃、共创光伏等重大项目落地,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电池,大力支持铍、锆等稀有金属材料项目,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用“工业新城”的理念,集中力量,加快省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到2015年,省级工业园区完成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成片开发,新建非自用标准厂房320万平方米,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新建工业项目一律入园区发展,投资规模不大的项目一律入标准厂房。

同时以骨干企业为基础,加快建设衡钢管材深加工聚集区、特变电工输变电配套产业园、水口山有色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重点优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打造衡变、衡钢、天雁等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骨干企业。

加快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盐卤及精细化工产业园、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加大品牌战略实施力度,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扩散、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有效配置。

力争到2015年,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驰名商标达到10件以上。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按照“农民富、村庄美、乡风好”的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打造"

粤港澳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着力实施国家新增粮食产能规划,大力发展粮食产业"

百亿工程"

,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40万吨以上。

着力建设10大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蔬菜生产、油茶产业和规模养殖,形成大宗农产品成片连带,小宗农产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

全面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大幅提高绿色、有机食品比重。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等,拓展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鼓励农民务工经商,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创新农民职业教育模式,加快培育职业化新型农民与产业工人。

扩大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强化农村基础建设。

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抓好“衡邵干旱走廊”治理、大中型灌区配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和渠系配套等为重点的农村水利项目;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

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质和农村沼气项目建设。

突出抓好镇村民居规划,引导散居的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加快构建以中心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农村社区。

大力实施清洁工程。

突出抓好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和移民避险搬迁补助工作,解决2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抓好新农村示范片的建设。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积极化解乡村两级债务。

继续推进乡镇机构、乡村财务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三)大力推进服务业改革发展

把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来抓,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推动服务业向现代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白沙、松茶、哲桥三大物流园区和云集空港、火车北站、丁家桥水运、中电大件、新合作等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城市、湖南一级物流节点城市、湘南物流中心。

大力发展金融经济,支持股份制银行和保险、证券机构来衡发展,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华新核心金融区,基本确立区域性资本运营和资金调度中心地位。

优化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快中央商务区、“衡阳云谷”、展示中心、通关平台、国际化社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建成湘中南区域性商务服务中心。

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全面提升旅游休闲消费。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全力支持南岳申遗,整体规划建设“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区”,整合发展中国福海、中国印山、岣嵝峰、雨母山、蔡伦竹海、罗荣桓故居等旅游资源,配套发展湘南特色的“农家乐”,打造“大南岳旅游圈”,把衡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集中资源支持建设一批覆盖湘中南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把交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提质发展传统生活性服务业。

按照"

规范服务、提升品质、打造特色"

的要求,推动已有的服务企业改造提质,推进中心城区的商贸繁荣,加快推进衡西综合商业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支持大中型连锁超市将网点延伸到乡村,构建便利舒适的消费环境。

积极发展养老、健身、家政等新兴的生活性服务业。

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

加强服务要素市场、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品牌和服务标准建设,创新发展服务经济。

优化服务业布局,城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消费经济和科教文化业,城郊突出发展批发市场、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引导服务业向中央商务区等服务功能区和工业园区集聚发展。

分类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社会化途径。

启动部分行业服务外包试点,全方位降低营运成本。

着力培育安邦农资、花桥物流、常宁保安等10大知名服务品牌,使"

衡阳服务"

成为引领服务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和多样化的综合示范品牌,初步建立“衡阳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优势优先的原则,抓好中心城区、县城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规划统领。

用2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县城的总规修编,完成中心镇和城郊乡镇的规划编制,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市域城乡规划。

中心城区按24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耒阳市区按70平方公里60万人口,其他县城按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规模来修编总规,每个县选择2-3个乡镇分别按5万人口规模编制城镇规划,抓好其他乡镇、集镇和村居规划。

中心城区和县城同步完善生态绿地、综合交通、地下管网等专业性规划,实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强化规划的权威,严格执行规划,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行为。

坚持交通优先。

依托大交通建设大城市。

积极推进湘桂铁路扩能改造、衡茶吉、怀邵衡等铁路建设,规划建设株衡、娄衡城际铁路、安张衡铁路,建成潭衡西、南岳及东延线、衡桂、娄衡、茶陵-常宁等高速公路,建成南岳机场,开辟全国重要城市航线,建成土谷塘、湘祁航电枢纽,完成107国道绕城、322国道绕城东延,规划新建2条国道,力争五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225公里、高速公路333公里、国道470公里和千吨级航道56公里,进一步提升衡阳交通主枢纽地位。

加大省级干线公路的新建改造力度,加快县乡公路建设进程,积极推进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力争五年改建省道500公里以上,建制村通水泥(油)路,构建无缝对接的交通运输体系。

坚持建管并重。

按照“敞开城市出口、拉开城市骨架、完善城市路网、抓好配套建设、实施片区开发、提升环境品质”的要求,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力争“一年一小变,几年一大变”。

创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突出抓好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生态绿化、公共交通、集贸市场、建筑工地、住宅小区等综合管理,规范郊区农民建房,着力解决违法用地、违规建房、交通混乱、渣土撒漏、噪声扰民、陋规陋习、门前“三包”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大力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西南云大”都市经济圈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渡、南岳、云集、大浦为中心,协作互补,形成“一核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

下大力气推进县城建设,真正把县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来抓,积极创新和完善投融资体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县城建设,力争在拉开城市骨架、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旧城改造、引导农民进城、县城管理等六个方面有大的突破,以县城建设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着力推进新市、三塘、界牌、新桥、归阳、松柏等2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多功能、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城镇。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非农转移,推动农民工进城定居、转业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