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56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doc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

A.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

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

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

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

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B.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

“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

”师傅答道:

“十年。

”少年嫌太长,就说:

“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

”师父说:

“这样大概要三十年。

”少年大吃一惊:

“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

”师父不答。

少年又说:

“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

”师父说:

“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提示:

  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C.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

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

“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

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

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

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

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D.请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

“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

“砌砖。

”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

“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说:

“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提示:

  三个人的回答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

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上进心。

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砌砖的目的就在于挣钱,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于发挥出来。

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他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样的人怎能不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呢?

  参考论据:

  古之人有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王进喜挖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站柜台卖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雷锋开车……他们都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E.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

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

阿基米德坦然说:

“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

”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

“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

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

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

“我成功了!

  材料三:

  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

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

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

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

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F.根据下面给出的这则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

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

“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

”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

“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提示: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

这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发展?

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面,还是看两面?

从主观认识上看,是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

  运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G.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提示:

  如果材料的内容,是谈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材料的中心。

这则材料谈的是“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时间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那么这过程是按时间来计算的、来体现的。

“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意思。

  参考命题:

  《时间与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

  《虚度时光,就是害人害己》

  H.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并自拟标题。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提示:

  该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1、3、4都有联系,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

5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与1、3、4也有联系,而2与其它各项联系不大。

6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改革开放向国外友人学习的问题。

从反面意义上看,6与1、3、4、5均有关系。

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整体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

  文章标题可《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

  I.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贫困地区教师应邀来京访问的消息。

讲礼仪的把教师带到京城一些闪闪发光的地方参观访问。

当客人们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面对制作考究的酒席时,他们感到茫然无措。

此时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一位在暗暗抽泣的女教师。

好心的记者告诉她,这一桌酒水至少要两千多元。

女教师哭着说:

“这等于我两年的工资,太浪费了……”。

  要求:

  1、为上面文字续写一个议论抒情的结尾,从而表明笔者的观点。

不超过100字。

  2、就给的材料确立两个联系实际值得议论的论点。

  3、以《礼仪杂谈》为题,写一篇针对社会青年思想实际的随笔,不少于600字。

  提示:

  其一,训续写能力和运用综合表达方式的能力。

关键在于贯通文章,使续写语句从内容到表达与前文联系自然、紧密,读起来语脉畅通。

承前文可作如下续写:

在那奢华的氛围里,她感到的是高规格礼遇的温暖吗?

还是想到了自己学生们吃的是粗茶淡饭?

她的眼泪是感激?

是伤心?

或者还是愤怒?

在当今崇尚财富的风习确实是举一世而皆然,它甚至曲折地反映在“礼仪”里。

  其二,根据材料确立论点的能力。

可从主人待客的礼仪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主人的价值观来立论,谈谈价值观影响着礼仪观;还可用立论,谈我们应该树立为更多人着想的观念。

也可从思维方法上来立论,确立出其他论点。

  其三,“随笔”、“杂谈”一般属于杂文范畴。

起笔自由,针对性强,结构灵活,语言活泼。

所论的内容该是与“礼仪”相关。

  J.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

有位哲人看到了说:

“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

  要求:

  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

  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

“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

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

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

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参考命题:

  《“落叶”是值得赞美的》

  《奉献——永恒的美德》

  K.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枭遇到鸠,鸠曰:

“子将安之?

”枭曰:

“我将东徙。

”鸠曰:

“何故?

”枭曰: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提示:

  1、译文:

  枭遇到鸠,鸠说:

“你要去哪里?

”枭说:

“家乡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徙。

”鸠说:

“你(若是)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还可以;如果不能改变鸣叫声,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仍然会讨厌你的鸣叫声。

  2、材料的重心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

既可以顺向思考,写《治标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题,写《治标未必不如治本》。

还可谈“标本兼治”,谈怎样才能“治本”等问题。

亦可以联系反腐败等现实来写。

  L.就一则寓言故事,联系思维方法的实际,写篇叙议结合的文章。

题目自拟。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

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

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

“再喝一碗鲜鱼汤吧!

”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

“再来一碗吧!

”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

“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提示: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好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

如果做过了火,就会走向反面。

这是一种思维方法问题。

立论作文时可就这方面问题联系实际。

  可以用故事中的一句话(如《再来一碗鲜鱼汤吧!

》)为题,也可综合故事主旨,用自己的语言立题,例如:

《好事也不能过头》或者《分寸是十分重要的》等等。

  M.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防冻秘方的不同价值

  《庄子》中的寓言:

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