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5457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小诗写写我们的情绪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情境”再现,范文引路

  1.回忆:

同学们读过不少儿童诗,你最喜欢哪一首?

喜欢它的什么呢?

  2.假设:

儿童诗有趣、好玩、充满想象力,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

如果我们选择“焦急”来写,你准备写些什么呢?

  3.现场回放:

请两个孩子上来演一演焦急时的样子,回忆焦急时的感觉。

  4.阅读:

咱们学校有一个小朋友叫陈琦,她写了一首小诗《焦急》,很有意思,请同学们一起读一渎,看看有意思在哪里。

  焦急

  陈琦

  是画板上乱涂的线条

  尝一尝

  是烙饼烧焦的苦苦味道

  看一看

  像那虫子嗡嗡上下飞舞

  听一听

  是无数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

  更是野外迷路时的尖叫——

  哇——哇——哇——

“演一演”再现“焦急”的真实情境,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

以学生喜欢的童诗为范文仿写,让感觉逐渐走向细腻,达到语言表达的最佳激活状态,从而克服写诗时的困难。

  三、揣摩语言,联通感觉

  1.对口令:

师生一起朗读,体会诗歌语言的情趣。

  2.读后谈体会。

小诗有意思在哪里?

()哪儿特别喜欢?

  3.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小诗的“想象丰富,有夸张、幽默的味道;

语言有意思;

和自己焦急时的感觉一样,很真实”等。

  4.把“想不通”的地方画出来。

想想“焦急”和“乱涂的线条”“上下飞舞的虫子”等有什么联系?

  5.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焦急”,和日常生活中能看、尝、听、闻、摸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就好像找对象一样,找到了,“焦急”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

人的各种感觉是相通的。

我们把看不见的情绪和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联系,感觉也就通了,就可以把情绪大胆、生动、有趣而真实地表达出来。

这种找对象你会找吗?

你能为自己的情绪找到这样的对象联系起来吗?

  6.拓展:

出示词语,认识自然、生活中的现象。

想想,这些现象可以和哪些情绪恰当地联系,让我们的感觉相通呢?

你还能补充写出几个吗?

  红苹果仙人掌大沙漠香樟树

  放鞭炮喝咖啡油炸开了锅队鼓咚咚响

  晴空万里电闪雷鸣鲜花怒放碧波荡漾

  小鱼吐泡泡鸟儿唱歌狮子吼叫蝴蝶翩翩

  7.小结:

人的情绪可以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以及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相联系。

只要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多观察生活,多联系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的感觉灵敏起来,丰富起来,我们就能写出一首首的小诗。

学生在朗读诗歌中发现诗歌的特点,领悟有趣的语言、生动的内容、丰富的想象、真实的感情。

通过集体的力量,寻找情绪与事物之间的“感觉联通与挪移”。

词语的补充与拓展,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寻找表达的“源头活水”。

  四、自由创作。

集体评点

  1.创作:

选择一种情绪写一首诗。

不急着动笔,闭上眼睛想一想,哪些东西慢慢出现在你的眼前?

想完以后再写。

  2.学生创作十分钟。

  3.指名学生读自己的小诗,一定要读题目和作者的名字。

其他学生仔细听,想想他是怎么把情绪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

  4.评价:

请学生发表意见,对同伴的作品做出评价,并相机指导。

  5.鼓励:

这是你迄今为止写的第几首诗?

写诗的感觉是什么?

渎自己的诗的感觉呢?

  6.修改自己的小诗,修改完后每一个学生都放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7.小组内朗读自己的诗,互相学习。

  8.小结:

为情绪写诗要注意想象丰富,联系恰当,语言流畅,感情真实。

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想象与创造,多给他们分享的机会、受表扬的机会。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为的是呵护他们诗歌创作的欲望和热情,欣赏学生的创作个性,让诗歌教学得以延续和生长。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我们一边在写诗,一边也在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安静下来,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漫游。

以后如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感觉写成小诗,也许情绪就好啦!

诗歌是最容易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愿所有的孩子在诗歌的陪伴下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回去以后做两件事:

一是请全班同学把情绪小诗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书,可以给诗集起一个名字。

二是再选择一种情绪写一首诗。

  (作者单位:

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

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

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

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

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

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

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

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

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

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

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

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

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

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

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

什么叫“只讲体面”?

什么是“有用的人”?

“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

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思考·

练习2)

  种花生→( 

)→( 

  2.思考: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

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从课题引入,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这一部分,通过谈体会、做练习、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和感悟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

通过自谈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课文。

探究活动

  辩论会: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

为什么?

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教师不要流露倾向性。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以“我要做哪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落花生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

  按照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的把握,对教学设计进行简单说明:

  一、我开门见山的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鸡兔同笼”问题;

然后以一个数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法,探讨假设法和方程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和方法,并加以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理解解题方法,从而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二、由于"鸡兔同笼"问题在人教版中是第一次出现,只有小部分学生可能在数奥书上见过,会做。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所以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第一部分假设全是鸡时以老师引导进学生行分析,加以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

然后学习假设全是兔时,以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自己独立完成并说明对每步理解,再加以课件演示。

通过这两步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应该基本能利用假设法来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三、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灵活的安排了教材,把书上“26只脚”改为了“26条腿”意思差不多,但便于学生在后面分析叙述,好与“几只兔”“几只鸡”区分。

不然都是“只”,让学生听不明白。

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讲古人用的“抬脚法”的方法。

这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时间上的考虑,本来这节课讲的方法就很多,特别是假设法学生理解就有困难,再将“抬脚法”讲了,可能学生消化不了,以其都没弄清楚,还不如分成两节课来讲,别外就是时间问题,如果把“抬脚法”讲了,可能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少了,没办法有效的进行课堂巩固。

因此,这节课我没有讲古人用的“抬脚法”。

  四、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应该是在用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上,在这部分的设计上,我看了很多资料和课例。

都说得较为简单,并有不同的说法。

在假设全部都是鸡这里,用26-16=10条腿,这里应该说是“多10条腿”还是“少10条腿”呢,教材上只是简单的说“这样就多出了10只脚”,通过我和我们年级组其他教师的讨论,并看了很多教案和课例,我觉得以假设后的腿与实际比学生较容易理解,当说到这个问题时可以直接说“比实际少了10条腿,为什么少呢?

是把兔当成鸡算了,”这里是把兔假设成了鸡,肯定应该是少算10条腿。

如果说成“多10条腿,为什么多呢?

”就不好给学生解释了。

这样也便于同前面的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2条腿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3分)

  导语:

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课件出示古书动画打开书出现原题),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读,课件中标注出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

”),就是野鸡。

)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分析题意:

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

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

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2.出示例题:

贴出例题及插图:

鸡兔同笼,上面看有35个头,下面看有9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请一名同学读题)

  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道题里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

同学们先来尝试猜测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

(找一两个同学猜测)

看来这么大的数据,同学们尝试猜测有一定的难度,那我们把它化难为易,从简单入手找出规律,再来尝试猜测解决这个问题。

  二、化难为易,寻找规律(15分)

  1.如果鸡兔共5只,共有18条腿,尝试猜测一下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

  2.鸡兔共5只不变,腿数变为16条,鸡兔各有多少只?

你是怎样猜测出来的?

  3.鸡兔共5只不变,鸡、兔的只数还有其他情况吗?

腿数是多少?

  请同学们借助表格1,整理一下我们的解题过程;

  头数鸡(只)兔(只)腿数

  51418

  52316

  53214

  54112

  4.(拿其中一名同学的表格在展示台展示)请同学们观察分析这些数据,看看有什么规律?

(满足鸡兔共五只的条件;

鸡的只数在逐一增多;

兔的只数在逐一减少;

腿的条数也在减少;

鸡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腿数减少两条)追问:

腿的条数是怎样减少的?

谁的只数变化使腿数减少?

反过来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刚才我们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这道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并且在表格中发现了规律,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列表的方法以及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

列表法)

  【设计意图】简单入手、化难为易发现规律,运用知识迁移,拓宽学生思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表格的用处,及其在表格中发现规律,为构建新知奠定基础。

  三、交流强趣构建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尝试猜测的过程

  (选出:

逐一列表法;

腿数少小幅度跳跃;

腿数多大幅度跳跃;

跳跃逐一相结合;

取中列表)

  3.学生汇报:

  

(1)请一个采用逐一列表法解决的同学汇报(假如有采用逐一列表法的)

  汇报讲出理由(你是依据什么确定第一组数据的,计算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腿数多或少说明什么?

怎样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调整的方法),并且说一说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条。

  还有哪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

补充说明理由和发现的规律。

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

逐一)

  小结:

逐一列表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不重复不遗漏;

  

(2)请小幅度跳跃列表的同学汇报

  说出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

计算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何调整的?

谁还有不同的调整策略?

  问:

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简便、快捷)

  (3)请大幅度跳跃列表同学汇报

  你是怎样想到把鸡或兔的只数调整的?

  (4)请大或小幅度调整与逐一相结合的汇报

  重点追问:

计算验证后发现什麽,怎样想到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整的?

列表过程中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有规律的小幅度跳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大幅度的跳跃;

(板书跳跃)

  (5)请选用取中列举法的同学汇报?

  追问:

你是怎样想到这种列表法的(说出理由)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取中列举法在逐一和跳跃的基础上直取中间数,验证后调整幅度缩小更为简便快捷(板书取中)

  3.回顾与交流

  回顾一下我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尝试猜测,然后进行计算验证,分析后进行合理调整。

(相机板书:

猜测、验证、调整)

  你最喜欢那种列表方法?

理由呢?

  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

  直观画图法:

大家明白了吗?

你觉得这种解法怎么样?

画图的方法非常直观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同学们还有具有独特个性的解法吗?

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测—验证—调整—再验证—再调整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策略:

列表法。

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你们很了不起。

  四、方法应用,巩固新知(5分)

  过渡语:

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请看题:

迎奥运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有12个球案在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共有30人正在比赛,单打、双打球案各有几张?

  独立完成后学生汇报:

你采用的是那种列表方法?

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

谁有不同的列表方法?

就这道题而言你认为用哪种方法解决最好?

  【设计意图】学数学用数学,引领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并非单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而是借助鸡兔同笼问题学习列表法。

  五、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地震后要用大小卡车往灾区运29吨食品,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

尝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此题。

  学生汇报:

  1.(如分别出现两种不同的正确答案)两种答案都正确吗?

那么用什么方法能使所有的正确答案都不遗漏呢?

师生集体尝试逐一列表的方法。

  就这道题而言,你认为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不同之处呢?

(没有限定大小卡车的总辆数)哪种方法解决最好?

  2.(如出现一名同学有两个正确答案和分别一个正确答案)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好?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耐心细致的做每一件事请。

  【设计意图】此练习题的出示目的是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因题而异选择方法,认识到对于本题来讲选用逐一列表法最为合适,进一步明确逐一列举法的优势好处。

  六、生活拓展、谈谈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