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5094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8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3,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

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4,文学史

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它可以是文学的通史,如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可以是文学的断代史,如中古文学史,19世纪文学史等,也可以是文学形态的分类史,如小说史,戏剧史等,还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交叉,如中国诗史,英国戏剧史等。

5,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应用学科,是文艺学中直接参与具体文学活动的一个分支,它需要依靠文学理论的背景,运用文学理论所提供的观点、原则和方法直接剖析和评价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帮助作家总结创作经验和提高创作水平,引导读者正确把握作品和提高鉴赏水平,同时也要研究文学发展的趋势,从而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1)学科归属:

(2)对象任务:

文学理论研究什么?

目前有很大的争论,争论主要有三派:

第一,传统派,这一派力量最强大,基本上是些已经完成学术原始积累的老泰斗,如董学文等。

这一派认为文学理论应只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问题,应在自身的体系不断发展。

反对美学化或文化化的文学理论;

第二派,泛文化研究派,认为文学理论研究文化现象,提倡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这一派以陶东风、王一川等为代表;

第三派,折衷派,认为文学理论要研究文学,但要揭示出现实的文化精神,使自己成为“文化诗学”。

这一派最出色的代表就是童庆炳。

我们认为,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就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但“文学四要素”并不完美———在艺术活动的全程中至少还缺乏两个必要的环节,即传播媒介和批评家。

也就是,文学活动包含的要素不是四个,而是六个。

我们认为,文学理论的任务应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传播媒介、批评家等六个要素以及六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3)学科品格: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有很多,而从不同的视角和采用不同的方法,文学理论往往会展示不同的形态。

主要有7种形态:

第一,认识论角度,文学反映论(文学哲学)。

第二,心理学角度,文学心理学。

第三,语言符号学角度,文学符号学。

第四,信息传播学角度,文学信息学。

第五,社会学角度,文学社会学。

第六,价值学角度,文学价值学。

第七,文化学角度,文学文化学。

划分的依据是: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视角和方法。

3,怎样理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品格(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之关系)。

所谓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就是文学理论应该与时俱进,要符合现代语境。

就目前而言,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就是要与世界文论接轨、对话交流,融入全球化进程。

但是,融入全球化,与世界文论对话交流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保持中国文论的民族性。

民族性,这是中国文论的身份证,凭着这身份证,世界文论才能识别出中国文论,使中国文论占有一席之地,在交流对话中有平等的话语权力。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论保持民族性并不容易,因为它时刻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抑或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推行的文化殖民的压力:

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入侵的机会,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如此。

不过,随着人类政治理念的不断进步,单纯运用传统的赤裸裸的军事干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已不合时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终走上了推行文化殖民、谋求“文化霸权”的文化帝国主义道路———力图利用传播媒介、文化交流等现代信息技术,把自身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输送到其他国家,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心灵观念等,在深层次上打破这些民族国家赖以存在的文化基础,从而达到最彻底的同化、征服。

为了顺利实施文化殖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常用的策略就是宣扬一种普世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宣称为了建构一种跨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的单一同质的全球文化,必须消灭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

虽然这种同质化的宣传得到抵制,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大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有文化都还是不可阻挡地被纳入了一个同质的“西方文化”的围之。

民族文化受到文化殖民的严重影响,民族文学也自然不能避免。

普世主义者不仅宣称要建构单一的“全球文化”、“世界文化”,而且还宣称应该要建立“全球文学”或“世界文学”。

关于“世界文学”,歌德和马克思早就有所论述。

但同是倡导“世界文学”,歌德和马克思与普世主义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普世主义者主取消民族文学的独立性,歌德和马克思则主在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建构世界文学。

歌德认为各民族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民族文学也有自己的特色。

各民族文学要发展,需要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学习,以自己民族文学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文学的新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从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角度论述了世界文学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明了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民族的精神生产都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已经不可能,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

我们认为,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

相反,各民族文学更应该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

各民族文学只有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独特性,才能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指导下的、近现代最科学、最革命的文学理论。

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及其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丰富和发展,现已成为完备的文学理论体系。

从性质上说,它是无产阶级的文学理论,但集中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文学理论的科学成果。

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了文学活动论、反映论、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等。

2,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实际上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

“人的生活活动”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

3,文学反映论

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就这种活动的具体性质来说,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马恩所阐述的这个原理被运用到对文学活动性质的解说,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史对于生活的反映,然后文学反映论观点在毛泽东那里得到了更为直接和鲜明的表述。

4,艺术生产论

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艺术活动称作为“艺术劳动”,后来又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

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有多重意义:

(1)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

同时论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2)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3)专指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都是为了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有商品的属性,即艺术生产成为一种商品生产,艺术品本身成为商品。

我们认为主要指

(1)(3)两种意义。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1)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

(2)当然,他们并没有直接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这个完整的概念,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是对于马克思文学思想的发展。

(3)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交往的思想就被突出地提出来了。

特别是在论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相互关系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点。

如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试作简要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也就是20世纪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体论支撑点,也就是马克思的著作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体系中包含的几个文艺学、美学的理论原点。

这几个理论原点是: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关于人类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观点,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论著中关于文学艺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观点,(3).《资本论》、《1858年手稿》等著作中关于艺术生产的观点。

这几个理论原点也正是20世纪各国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观察文艺问题的视点。

几乎所有自称或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人,都对这几个理论原点有所承传、阐释和创新。

在上述基点上形成了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种形态: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理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文学交往论。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特点。

教材17页,第二自然段的前7行。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文论也必须符合时代语境。

从当代语境出发,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

(1)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又不要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以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从总体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化”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个理论支点,以“社会意识形态论”为核心,肯定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

第二点,坚持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

(1),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生动的实际相结合。

(2),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第三点,具有现代性,并体现时代精神

(1)、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2)、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研究、吸取、改造西方现代文论,摒弃其糟粕。

(3)、将20世纪以来的新兴学科转化为方法,研究文学现象。

第三章

1,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就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即从发生学角度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从认识论角度看,则可以理解人的特性,实践性。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活活动的基础,它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展开的一个过程。

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这就是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不仅脱离不适宜于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

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包括了四个要素:

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四要素构成了文学活动的系统,四者不是彼此孤立地静止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浑然一体:

世界为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语境;

作品是艺术家的产物,艺术家在作品中重建了世界,也就是重建了他所理解的世界,所以作品是人的产物,某种程度上是人的乌托邦梦想,是艺术家对人类生活中诸如爱、死亡、战争等等切身问题,对人的存在意义艺术的也就是诗意的思考,是人存在于世的或者痛苦或者欢乐的呐喊;

作品是文学真正显示出自己特质的东西,在这里,文学被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形式得到了研究。

就像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所做的那样。

作品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关键;

只有经过读者阅读,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读者创造了作家,同时,作品不经读者的阅读就没有最后完成,作品包含着读者的再创造。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按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

文学作为一种符号(语言)系统,是交往理性得以展开的场所。

具体说,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

其中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作者与作者)、自我与现实他者(作者与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自我与超验他者(作者与彼岸世界)以及作者与潜在他者(作者与读者)。

5,文学本体论

本体论是一个哲学用语,它是探讨一切存在,即现实对象的基本特征的学说。

该术语由德国哲学家伍尔夫所创,其含义与古希腊“形而上学”理论哲学相近,但不涉及精神、宇宙等畴。

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

它是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兰塞姆提出的术语。

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指传统理论中的容或容和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

6,劳动说

文学起源的种种学说之一,以马克思为代表。

该学说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其容主要包括: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等。

7,游戏发生说:

见下文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起源论

8,模仿说:

9,(艺术起源)巫术说:

10,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它的发展同经济并不总是同步,有时它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同生产呈反方向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说: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马克思指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对于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两层意思:

一是说,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可能不仅不再发展,反而会停止、衰落,乃至消亡,譬如神话、史诗、中国的古典诗词等文学艺术形式。

二是说艺术的繁荣并不与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例。

就是说,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物质比较发达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其艺术繁荣程度并不一定高于其他物质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国家和社会。

就这一点而言,我以为还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在同一民族、国家和社会其艺术的发展也不一定与其物质生产的发展同步。

就此而言,文学发展问题具有复杂性。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1)文学活动属于生活活动,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具有美学意义。

体现为三:

第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的诗意情感感关系;

第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2)对于人类的生活活动,马克思又进行了划分,分为物质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法律、道德等。

同时,精神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类。

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区分:

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用实践一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等。

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如各种门类的艺术,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围。

如果从各种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还可以把精神活动分为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也称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

其中政治、法律、道德离物质经济基础较近,可以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

而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跟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所以恩格斯称之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总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文学活动属于生活活动中的精神活动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形态。

这就是文学活动在人类生活活动的位置。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1)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学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反映,世界为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语境。

西方的模仿论(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强调文学与世界的联系。

中国的“感物说”、“意境说”。

(2)作品是艺术家的产物,艺术家在作品中重建了世界,也就是重建了他所理解的世界,所以作品是人的产物,某种程度上是人的乌托邦梦想,是艺术家对人类生活中诸如爱、死亡、战争等等切身问题,对人的存在意义艺术的也就是诗意的思考,是人存在于世的或者痛苦或者欢乐的呐喊。

艺术有时体现为对失去的或没有得到的东西的哀挽或憧憬。

所以,作者也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中国古代“诗言志”“吟咏情性”;

西方浪漫主义等。

(3)作品是个带有现代特征的问题,在这儿,文学才真正显示出自己的特质,文学被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形式得到了研究。

这才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关键。

(4)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二十世纪的文艺理论对欣赏者的强调是关于意义生成的一大革命,对人的阅读自由的思考实际上也就是对人的存在自由的重视,这样,意义并不由外在于你这个主体之外的他者(在艺术中是体现在作品中的艺术家和阐释作品的评论家)绝对地为你创造和提供,它存在于你和他者的对话性交往中,首先,你的主体和艺术家这个主体一样,都是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你有创造意义也就是真理的权利和自由,因此,不仅欣赏者与艺术家是平等的,欣赏者和欣赏者也是平等的。

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斯、伊瑟尔等)。

(5)缺陷:

四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互相联系,不能彼此孤立,或强调某一个而轻视其他。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劳动说”是文学起源的种种学说之一,以马克思为代表。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之所以如此这样认为,原因如下: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人并不是本来就优于其他动物的,只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锻炼了自己的大脑,并且在劳动中把前肢从行走任务中解放出来,演变为灵巧的双手,又在劳动中为了需要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这样,人才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

因此,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为某种需要而设定的。

史前人类在集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鲁迅先生曾对此作过通俗化的解释,他说: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杭育杭育派’。

”这一表述形象地说明了劳动中的需要直接促成了文学的产生。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容。

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容。

如《击壤歌》中写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它写出了早期农耕生活中人们自给自足、随遇而安的历史情况。

《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仅八个字:

“断竹,续竹,飞土,逐突”,但生动地写出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

因此早期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这种早期文艺的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

原始人将劳动动作和被狩猎的动物的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时的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而劳动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和体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