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4986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Word格式.docx

7.建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辅导队伍,制定辅导工作岗位职责,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成绩进行考查、考核,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档案,并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内容。

8.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挖掘社区和家庭教育资源,为学校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创设条件。

二、教务行政管理

教导处要注重抓好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作及对教学质量直接相关的主要工作。

9.要合理配备任课教师,各年级任课教师的组合要优化并尽可能相对稳定。

10.开学前要科学、合理地编排三表:

校历表、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

11.要按要求做好教材的预订工作。

放假前学校要安排和宣布下学期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

教导处要督促各岗位的管理人员完成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电教室等各功能室教学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12.教导处要根据教育方针,按照培养目标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工作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措施,抓住中心、突出重点。

13.教学计划制定后,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其贯彻实施。

14.开学预备周内,要根据教育部门颁发的校历和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行事历。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每学年、每学期授课的周数。

应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行事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作。

未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放假、停课或安排其他活动。

15、要组织好考试命题、监考、阅卷和质量分析等工作。

16.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选好和培养好教研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17.教导处指导教研组落实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落实本组的工作计划。

制定《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健全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制度,对教研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要有明确的计划和要求,并有记录,学期结束时交教导处检查存档。

18.教研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强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9.要建立校领导分工联系教研组的制度,每学期参加教研组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

20.切实抓好备课组建设,同学科同年级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要设备课组,要选好和培养好备课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教导处要制定《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教研组要指导备课组落实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落实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21.备课组的工作重点是抓好集体备课,要健全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对集体备课形式、内容、时间及流程要有明确的要求,要作好记录,学期结束时交教研组长检查,并集中交教导处存档。

22.要建立和落实教案检查和交流制度,教师备课情况应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教学活动管理

(一) 

 

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管理:

23.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应根据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围绕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开学第一周讨论制定完毕,并报教导处审批备案。

24.学期中教导处应有计划地对各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帮助和督促其落实。

学期结束时,各组应对照学期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工作质量和效果,写出书面总结报教导处,经审阅后存档。

(二) 

备课组(教师)工作计划管理:

25.每学期开学预备周要组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教改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各学科教学计划,并填写好《教学进度表》。

各学科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制定后,教导处应组织审批。

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其修改完善。

26.学期中教导处应有计划地对各备课组教学计划和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落实。

27.学期结束时由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教学效果写出书面小结(或填写好有关表格)报教导处,经审阅后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三)课堂教学管理

28.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9.全体教师应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要求,认真执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标准》。

30.应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课、示范观摩课,并形成制度,以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

课前要帮助上课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要及时组织评议,做好记录和总结并存入教学档案。

31.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要提倡、支持和督促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要支持和鼓励教师自行制作或使用多媒体课件,不断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

32.学校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课堂听课(平均每周至少听一至二节),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重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33.校领导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应经常召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5.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

(四)作业管理

36.教师应按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总量,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教导处负责检查督促。

37.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教导处应经常了解各科作业批改和评讲情况,对不负责的教师提出批评,限期改进。

38.作业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教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选定,教师要保证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科学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并与教学的其他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等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对作业进行及时分析讲评。

应赞成和提倡在作业批改方面作必要改革和创新,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批改作业。

实行改革试验的教师应将方案报教导处批准备案,期末写出试验效果报告。

39.各学科组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规定作业的格式,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40.教导处要建立、健全对课外作业量控制的办法,对作业批改反馈的具体要求以及检查交流制度。

(五)预习和复习管理

41.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某些课提出预习要求。

预习的要求要适当、明确,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教师布置的课外预习时间,应计入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量。

42.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阶段复习、学期复习、学年复习和毕业复习。

不得采用赶教学进度、延长复习时间等违反教学计划和教学规律的做法。

43.要加强对各类复习课,尤其是毕业班复习课的检查。

务必要求教师在进行复习时,明确目的,了解情况,制定计划,精选内容,设计过程,讲究方法,以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课外辅导管理

44.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主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提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查漏补缺,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七)考试考核管理

45.教导处应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的规定组织实施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测验的科目和次数。

46.笔试命题管理是考试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导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命题原则,掌握命题方法。

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易要适度,兼顾检查学生知识、技能和智能的发展,力求命题科学化。

47.要制定规范的命题程序,使命题工作制度化。

每次考试要由科组长或备课组长组织教师研究,先制定好《双向细目表》,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各部分内容应占的权重,题目类型、总题数、分值等,然后再命题。

48.每次考试后要认真组织教师做好考后的分析和讲评,及时改进教学,同时注意试题资料的积累,逐步建立试题档案。

49.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注重改进、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除笔试外,还应重视听、说、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考查考核和考试,要从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对学生予以全面的评价。

50.精心做好考试的组织工作,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考场规则》和《监考守则》,端正考风,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质量控制管理

51.教导处要对教学质量加强管理和控制。

建立和健全全方位的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制度,如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对学科活动的检查与评估,对作业质和量的检查与评估,对考试命题的分析与评估,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检查与评估等。

52.建立和健全分层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制度,如学生学习质量自我分析制度,教师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研组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年级组对本年级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导处对全校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53.建立和健全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如对优秀率、合格率的统计和控制等。

不得给教师规定升学及考试成绩的指标,不能单纯地将升学率、班级名次、学生分数与奖惩挂钩。

四、教师队伍管理

54.教导处要制定有关教师听课的制度,并在课表编排上为教师互相听课提供方便。

每学期各教研组要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要制定公开课的组织流程。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至少

18节,听课时要求认真做好笔记,听课后与讲课教师交换意见。

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55.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要积极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重视本校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同时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对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教学方法理论和手段进行研究和吸纳。

要培养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教研、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校整体师资水平。

56.要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和教学能力欠缺教师的培养工作,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机制(如导师制),帮助他们掌握教学基本功。

具体体现在:

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设计上,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对教学方法的领会和熟悉上,对学生的了解启导上,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还要加强对新调入教师的指导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将已有的教学经验与现实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迅速转化为教学效益。

57.要引导和鼓励教师注重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动态和信息,要开拓获取现代教育资讯的渠道,关注新的理论和教改成果。

要重视教学资料的积累,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

59.支持、督促教职工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60.评价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有效杠杆。

教导处应按方向性、全面性、客观性和主体性原则,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制定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

61.教师评价体系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从师德修养、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履行职责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

评价体系既要体现教师工作质和量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特点,更要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

为力求评价的客观性,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应广泛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62.教师评价的目的旨在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教师按教育法规和教学规律办事。

因此,校领导应将教师对评价结果的关注,引向对评价过程和评价目的实现的关注,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

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于庄小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