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476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doc

《富贵不能淫》习题

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给加点字注音

轲()邹人()淫()公孙衍()丈夫之冠()衣冠()

4、在相对应的空隙处解释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孟子》是_____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

10.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答:

11.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3分)

答:

愚公移山

一、基础知识

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2、给下列字注音:

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

3、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⑷帝感其诚:

⑸而山不加增:

⑹聚室而谋日:

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通(   ),意思是。

河曲智叟亡以应。

(   )通(   ),意思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通(   ),意思是。

6、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以愚公、智叟为例具体说明。

7、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在这个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

周亚夫军细柳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将以下骑送迎/齐将田忌将而往B。

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

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翻译下列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答:

5.写出一句古诗文中描写塞上风光的句子。

二.阅读最后一段,然后做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②曩者

2.翻译。

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②称善者久之。

3.“群臣皆惊”,群臣为什么“惊”?

表现了群臣的什么心理?

答:

4.在这一段中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5.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答:

1.《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名句,其中“见”字最为精妙,试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若换成“望”“看”如何?

 

   

2.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富贵不能淫》答案

1、轲子舆战国思想教育儒亚圣。

2、孟子言行孟子及其弟子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滕文公下》

3、4、略

5、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6、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7、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8、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9.儒(1分)10.“增加”或“增”。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

(1分)11.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

(2分)12.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

(4分)13.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4分)

愚公移山

参考答案:

1、《列子·汤问》;古代寓言 2、略 3、⑴赞同⑵用箕畚装运⑶将近⑷被感动⑸更⑹把全家人聚在一起 4、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子子孙孙…不加增 5、略  6、愚公不畏困难,坚决移山;智叟屈服困难,反对移山。

愚公不愚,大智大勇;智叟不智,鼠目寸光。

 7、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⑵于是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运到渤海边上。

⑶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

8、需要。

紧扣住在困难面前仍需无畏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来回答。

周亚夫军细柳

1.C2。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

1.①已经②刚才

2.①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

②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①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②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4.①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饮酒》“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看”等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意趣。

心远悠然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