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4685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3文档格式.docx

B82.901

002

肠道蛔虫病

1、有喜食生冷,不良卫生习惯,吐出或排出蛔虫史。

2、反复脐周阵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饮食不振,夜眠不安,重症者腹部可触到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

3、末稍血嗜酸细胞轻度增高,大便检查到蛔虫卵必要时采用集卵法查卵,可提高阳性率。

4、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胆梗阻,肝脓肿等,并有其相应症状。

1、按儿科常规检查项目。

2、血酸性细胞计数。

3、大便集卵。

2、驱虫治疗,可酌用:

(1)丙硫咪唑;

(2)噻嘧啶;

(3)甲苯咪唑;

(4)左旋咪唑;

(5)驱虫灵;

(5)联合用药:

如(4)+(3)或

(2)+(3)等,适用重症或混合感染者。

3、蛔虫性肠梗阻治疗:

(1)鸟梅丸口服或豆油80~120ml顿服。

(2)阿托品或维生素K缓解腹痛后驱虫,可选丙硫咪唑,噻嘧啶口服为宜。

(3)针刺治疗:

足三里,内关等,如以上无效,可手术治疗。

4、胆道蛔虫征:

参见《常规》第十三篇第二章。

7~10

1、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蛔虫排出。

症状体征消失。

2、驱虫后2周复查虫卵转阴性。

1、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虫卵排出,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

2、驱虫后2周复查大便虫卵未转阴性。

E66.901

053

单纯性肥胖症

1、体重超过(按男、女的身高与体重)均值20%以上,超均值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39%为中度肥胖,超均值40%~50%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为极度肥胖。

2、家庭经济条件好,进食过多好零食活动少或肥胖家族史。

3、全身皮下脂肪均匀积聚,腹部可出现白或紫色纹,男孩阴茎可埋入会阴部脂肪中无身材矮小,智力迟缓高血压等病征,极肥胖者可有呼吸急促,紫绀,红细胞增多或心脏扩大。

4、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多数正常。

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测定血胰岛素水平测定,必要时胰岛素程度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

24h尿17-羟类固醇离皮质醇测定。

3、性激素刺激试验。

4、X线腕骨、颅骨片必要时CT、MRI腹部平片。

5、必要B超、肝、胆、脾、肺等检查。

2、控制饮食:

使摄入总能量低于身体总消耗的需要量,按年龄段制定供给热能,有肺通气不良综合征者<3347KJ/d使体重迅速减轻,三大营养素分配比例协调,保证蛋白质优化,使减体重不至肌萎缩。

3、药物治疗:

少用于儿童。

4、肺不良综合征治疗:

间歇吸氧,呼吸中枢兴奋药可酌用,心衰治疗见有关章节。

5、运动治疗:

制订适合个体特点的减肥运动计划,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避免过分运动刺激食欲大增,定期测体重。

6、心理治疗:

提高患儿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兴趣。

消除自卑感。

7、病因治疗:

肾上腺垂体肿瘤所致者,手术治疗。

20~25

1、体重减轻至超均值20%以下。

2、症状体征消失。

体重下降,症状体征好转或减轻。

A07.101

003

贾第虫病︵兰氏贾第鞭毛虫病︶

1、反复腹泻、腹胀、上腹或脐周痛,呕吐,甚至肝大等。

2、大便常规找到贾第虫滋养体或包囊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找到滋养体。

2、大便常规找兰氏鞭毛虫滋养体,包囊或十二指肠液找滋养体。

(1)甲硝唑:

12~15mg/Kg,3次/日×

3~5d。

(2)苦参缓膏片。

(3)磷酸氢喹片:

0.25g,3次/日×

5d。

(4)其他:

①痢特灵:

6mg/kg.d×

10d。

②替硝唑:

50g/d,单剂。

③哌硝噻唑。

④硝基吗啉咪唑。

疗程3~5天。

1、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

2、半月后复查大便或十二指肠液引流,检查转阴。

1、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

2、大便或十二指肠液仍可查到包囊或滋养体。

B71.903

绦虫病

1、有进食未煮熟含有绦虫囊尾蚴之病猪或牛肉史。

2、消瘦、腹痛、腹泻等或自大便中排出虫体节片,脑囊虫可有癫痫发作史,皮下、肌肉、脑及其他组织有含尾蚴之小结节。

3、大便常规找到绦虫卵,末稍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皮下结节病理检查见有囊尾蚴。

1、按儿内科常规项目。

2、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

3、大便或肛门拭检查绦虫节片或虫卵,注意签别猪肉或牛肉绦虫。

4、头颅、四肢X线、CT或MRI可见囊虫结节。

5、皮下结节活检。

6、免疫学检查:

皮内试验、环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补体乳胶凝集试验。

2、病原学治疗:

下列方法之一:

(1)吡噻酮15mg/Kg顿服。

(2)甲苯咪唑:

连用3d,对猪绦虫效果最佳。

(3)丙硫咪唑:

服2~3d。

(4)硫双二氢酚:

空腹分2次服。

(5)氢硝柳胺(灭绦灵)空腹顿服或分2次服。

(6)巴龙霉素。

(7)槟榔及南瓜子联合疗法。

注意:

①服药后留24h大便(全部)以便查虫头。

②服药前应服止吐剂,预防呕吐反应。

③治疗后3~4个月未查到虫卵或体节或视为治愈。

1、驱虫治疗后找到排出之绦虫头节,症状消失。

2、大便常规未查到虫卵,亦未再见虫体节片排出,或虫未见头节排出,但随访3个月无节片排出,多次复查大便均未找到虫卵,可视为治愈。

症状好转或消失,但仍偶见虫体节片排出,或大便找到虫卵。

B66.402+

(J99.813*)

肺吸虫病

1、有流行病区进食生或不熟的石蟹、蝲蛄史,或饮用溪流生水史。

2、反复咳嗽、咯血、咯棕色或果酱样痰,可有低热、盗汗、胸痛。

腹部体征少。

据肺吸虫侵犯主要器官不同可分为肺型、脑型、皮肤型(结节型)、和腹型。

3、实验室检查:

血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加,痰、胸水、肺泡灌洗液、胃液及粪便中可找到肺吸虫卵可确诊。

4、胸部X线:

肺部有边缘模糊的圆形或椭圆形浸润阴影,单或多病灶囊状阴影,时隐时现,变化不定,以中下肺野多见,常伴少量胸腔积液。

5、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后尾蚴膜试验、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阳性有诊断意义。

6、皮下或肌肉内结节活检有酸性肉芽肿或找到肺吸虫卵、囊虫及蚴虫可确诊。

血常规注意嗜酸细胞计数。

2、痰、胃液及囊液、肺泡灌洗液找肺吸虫卵。

3、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后尾蚴膜试验、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积血凝试验。

4、胸部X线片。

5、皮下或肌肉结节活检。

2、抗肺吸虫治疗、驱虫:

(1)吡噻酮12.5~25mg/Kg分3次服。

(2)硫双二氢酚:

50mg/Kg分3次服。

(3)其他有阿苯达唑、丙硫苯咪唑,可试用鱼肝油肾病及心脏病者暂缓治疗。

3、手术治疗:

对脑型和脊髓型,有一定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

症状消失,X线胸片肺部病变吸收或长期稳定,痰虫卵消失。

症状消失,X线胸片病变有吸收。

J18.006

093

喘息性支气管炎

1、多见于1岁发上小儿,可有湿疹或其他变态反应性病史,常反复发作。

2、刺激性干咳为主,喘息、烦躁,哭闹后加重。

3、肺有哮鸣音,吸气时可有粗中湿啰音,严重者可有胸骨下陷或三凹征。

4、血白细胞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

5、胸部X线:

肺纹理增多。

※注意与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鉴别。

1、按儿内科检查常规项目。

2、血白细胞计数。

3、痰常规:

涂片找细菌。

4、必要时痰培养(含药敏)。

胸透或胸片。

2、抗菌素的应用:

依病情可酌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头孢类,亦可食用丁胺卡那或庆大霉素制剂。

3、重症者可短期酌用糖皮质激素,解除高热、支气管痉挛等。

4、对症治疗:

(1)镇静退热:

解热镇痛剂。

(2)祛痰止咳:

必嗽平、小儿止咳糖浆等。

(3)高热、大汗者:

补充足够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

(4)支持疗法。

15~21

1、精神、食欲、体温正常。

2、喘息及肺部体征消失。

1、精神、食欲改善,体温正常。

2、咳嗽平稳,咳喘好转,肺部体征减少。

J20.904

090

急性支气管炎

1、干咳或有痰,发热或高可低,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等。

2、咽部多有充血,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干湿啰音,性质及部位易变。

3、胸部X线片:

正常或纹理增多。

4、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

15~20

1、精神、食欲正常,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

2、咳嗽及肺啰音基本消失。

1、精神、食欲好转,体温正常。

2、咳嗽轻,肺啰音减少。

J21.902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1、多发于2岁以下小儿,尤6个月以下多见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类似患儿接触史。

2、有流涕、喷嚏、咳嗽,1~2d后突然喘憋,阵发加重,于1~2d内达高峰,呼吸浅快,可烦躁不安,喘憋显著,呼吸困难,多无发热或低热。

3、鼻翼搧动,唇、指(趾)末端紫绀,三凹征,肺哮鸣音为主,叩有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喘憋缓解时呼气末可听到细湿性啰音,心率快,心音低钝。

肺气肿及支气管周围炎征象(肺纹理增粗,小斑点状,密度不均匀避孕药影),部分病侧病变亦可不明显。

5、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多正常。

6、血气分析:

PaO2降低、PaCO2升高、pH值下降等。

7、鼻咽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可分离出呼吸道合胞病毒。

2、胸部X线正侧位片。

3、血气分析:

PaO2、PaCO2、pH值,必要时肝肾功能、K+、Na2+、Cl-。

4、呼吸道分泌物:

细菌培养(药敏)必要时病毒分离。

1、按儿内科处理,吸氧、冷湿气或雾化吸入,多喂水勤吸痰。

2、重症儿:

(1)山莨菪碱0.3~1mg/Kg.次静注或肌注。

(2)维生素K11mg/Kg静滴或肌注亦可用硫酸镁或氨茶碱。

(3)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滴。

(4)心衰者可给速效洋地黄制剂。

(5)严重呼吸衰竭患儿可行气管插管及加压人工呼吸。

3、抗病毒药物:

三氮唑核苷静滴或肌注。

4、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素。

5、对症治疗:

2、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

2、咳嗽改善,肺部体征减轻或基本消失。

J18.008

急性支气管肺炎

1、发热、咳嗽、气急、紫绀和肺细啰音或捻发音,发热无定型,重症营养不良,新生儿体温不高或降低,呼吸快、表浅,鼻翼搧动,三凹征,口周、指(趾)端紫绀。

2、X线:

可见两肺斑状阴影。

3、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查,四唑氮蓝试验,痰、咽拭子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检查等,以区别病毒或细菌性肺炎,必要时作厌氧菌培养。

4、重型肺炎诊断依据:

(1)体温>39℃或不升。

(2)呼吸困难三凹症、紫绀、烦躁均较重。

(3)肺细啰音广泛或突变范围大。

(4)X线:

一侧或双侧肺大片或融合阴影。

(5)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尚有心衰、呼衰、脑水肿、DIC、酸中毒或休克。

(6)见下6种同危因素之一:

①低出生体重儿。

②出生时窒息,羊水吸入。

③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

④常感冒或患过肺炎。

⑤先心或先天畸形。

⑥3个月以内的婴儿。

2、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测定。

3、痰及其他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药敏试验)有条件者作痰、血、尿抗原检查。

4、拟病毒感染者作病毒分离、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免法及PCR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5、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及K+、Na2+、Cl-、Ga2+。

6、X线:

胸正侧位片,B超:

肝、胆、腹部、胸腔、心包腔检查。

1、按儿内科常规处理、重症处理,必要时VVU监护、隔离、保温、保湿、退热、安静。

2、供氧:

酌情鼻管、口罩或气管内机械通气,正压给氧。

3、抗生素的应用:

依病情和细菌培养选用有效、足量抗菌素。

4、糖皮质激素治疗:

中毒症状严重休克、脑病、40℃以上高热持续不退者,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多者可酌用氢考或地塞米松。

5、对症处理:

(1)镇静退热。

(2)解痉、平喘、祛痰:

氨茶碱、山莨菪碱、舒喘灵、痰易净等。

(3)腹胀:

吗叮啉、针刺、中药。

(4)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5)心衰、呼吸衰竭、休克、中毒性脑病及DIC处理分别见有关章节。

6、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7、物理疗法:

(参见《常规P926~931》)。

21~30

2、咳嗽、气急等症状及肺啰音消失。

3、X线肺部阴影部分吸收。

1、精神、食欲改善,体温正常或有波动。

2、气急、咳嗽、紫绀等症状减轻,肺啰音减少。

J15.201

葡萄球菌肺炎

1、新生儿、婴幼儿多见,常发于皮肤脓疱疖肿及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亦可发于葡萄菌败血症,长期用广谱抗菌素之后。

2、发热不规则,多为弛张热,除肺部体征外,可有全身中毒症状,萎糜、烦躁、少数有中毒性休克,部分有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

3、肺炎体征外尚可并发脓胸、脓气胸等相应体征。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皆明显升高,有中毒颗粒,严重者白细胞可减少,但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仍高,痰、胸水和血培养可有葡萄球菌生长。

5、胸部X线表现不一,可有片状浸润或蜂窝状改变,并肺大泡、肺脓肿、化脓性胸膜炎、气胸、脓气胸等。

苄星青霉素10~15万u/Kg.d静滴,耐药者可选用:

苯唑青霉素、邻氨青霉素或甲氨西林、红霉素、杆菌肽、利福平、万古霉素等,或头孢菌素等以上疗程至少3~4周。

3、并发脓胸、脓气胸者及时抽脓排气,必要时胸外科治疗。

4、其他治疗: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物理疗法:

2、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呼吸平稳。

3、X线检查病灶基本消失。

1、精神、

食欲改善,体温正常或有波动。

2、咳嗽、气

急、紫绀及肺部体征消失。

3、X线:

病灶部分吸收。

J12.901

病毒性肺炎︵腺病毒肺炎︶

1、多见于3个月~3岁婴幼儿,有流行接触史。

2、发病急、稽留或弛张型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自然病程平均10~15d。

3、频咳或轻度阵咳、精神萎糜或嗜睡,有呕吐、腹泻、面色苍白、发灰、多并有心功能不全。

4、肺部体征出现较迟,3~5d,开始有肺啰音、肺实音渐增大,呼吸音减低或管性呼吸音,部分有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肝常增大。

5、X线:

大片肺阴影,吸收较慢。

6、血白细胞计数:

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试验均偏低。

7、鼻咽分泌物、痰、大便分离病毒,双份血清检查可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检查病病毒及其型别结果阳性。

2、痰、鼻咽部分泌物病毒分离及呼吸道病毒快速监测:

双份血清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检查病毒及其型别。

胸片,

4、B超:

胸部及腹部。

2、抗病毒:

(1)三氮唑核苷:

10~20mg/Kg.d肌注或静滴。

(2)输血、血浆或丙种球蛋白。

(3)继发细胞感染时酌用适当抗菌素治疗。

3、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

4、配合物理治疗。

5、其他对症处理及护理:

同前一节“肺炎”。

1、精神、食欲正常,体温在正常范围。

2、呼吸平稳、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

病灶基本吸收。

2、症状、体征好转。

A16.202

008

小儿肺结核病

1、可有结核病容及接触史,多见于儿童或少儿,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多见,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肠内淋巴结核。

少数亦可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其他型肺结晶核病。

2、起病:

原发型较慢、较轻,可有发热、乏力、纳差、盗汗、咳嗽、哮鸣或呼吸困难;

后发病较急剧,可有高热、畏寒、虚弱、气急,亦可有肝肿大,脑膜刺激征等。

3、血沉快,白细胞数可减少,结核菌素试验可强阳性,亦可阴性,痰菌亦可阴性或阳性。

4、X线,原发综合征可见双球极哑铃状征象,肺门淋巴结周边模糊阴影,血行播散者可见两肺分布不等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

5、急性血行播散应排除伤寒、败血症及重型小儿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2、血沉必要时抗“O”RF及肝功检查。

3、痰菌涂片或培养抗酸杆菌(含药敏)。

4、结核菌素试验。

胸正侧位片检查。

必要时CT、MRI检查。

6、若有胸水可穿胸水常规,生化及培养检查。

7、若疑及结核性脑膜炎,可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1、按儿内科常规处理,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酌加浓缩鱼肝油丸。

2、抗结核治疗多用短程疗法:

(1)无症性结核感染:

异胭肼,如为耐药菌,可加利福平,清晨一次口服。

(2)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

方案Ⅰ:

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合×

6个月(后4个月可去吡嗪酰胺);

方案Ⅱ:

异胭肼+利福平×

9个月。

(3)粟粒型肺结核:

同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见后章节)。

3、皮质激素的应用,有高热及中毒症状呼吸困难发绀者急性血行播散尤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者可与抗结核治疗同时短期应用皮质激素。

4、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

30~40

症状,体征消失,精神食欲好,体温平稳,血沉正常,体重增加,X线复查肺部病灶明显好转,而后出院继续服药治疗,每3~6个月复查病灶全部吸收痰菌阴性达1年以上无复发。

症状,体征,

化验,痰菌及X线

检查明显好转,

但未达前述标准。

K52.914

098

小儿腹泻病

1、分类:

(1)感染性腹泻:

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引起,大便镜检多有白细胞或红细胞,培养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耶氐菌等,疑病毒感染者,电镜可见病毒颗粒或酶原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病原明确者命为“×

×

肠炎”不明者统称“腹泻病”。

(2)非感染性腹泻:

构见于婴幼儿,有喂养不当或肠道外感染史,年长儿有慢性消化功能紊乱,吸收不良所致,大便有不消化食物,脂肪球,偶见白细胞,粪糖原阳性,据病史、症状、检查可诊断为食物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糖原性腹泻。

2、分型:

轻型:

无脱水及中毒症状。

中型:

轻~中度脱水,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

重度脱水明显中毒症状(见表)。

3、分期:

急性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