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42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句子含义赏析专题复习.doc

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含义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句子含义理解的类型,掌握句子含义理解的方法,学会准确地表达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掌握句子含义理解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学生认真揣摩、品味语言态度,挖掘习题中的德育、美育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句子含义理解的类型,掌握句子含义理解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

联系语境,找准切入点,运用句子含义理解的解题方法准确把握句子含义。

三、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

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2、2010年语文中考试卷22题的第二小题: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分

二.句子含义理解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1、修辞手法鉴赏

答题规则:

手法、要素、表达效果、观点、态度

例1:

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3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雪中的“小卓玛”比喻为熊熊燃烧的“篝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卓玛高大的形象对我的感染,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同时也看到玉树灾后重建的信心)。

(3分,答出修辞手法1分,答出含义2分,若答不出括号中内容不扣分)

2、人物描写鉴赏

答题规则:

手法、要素、表达效果、人物心理及原因、人物形象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的含义。

答:

“咽”字表现了“我”捧着桃子时的复杂心情;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敬重和同情。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3分)

这一颗杏子来之不易,它承载着孩子们的渴盼,也承载着父亲的责任和对孩子们深挚的爱。

3、景物描写鉴赏

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衬托人物形象(情感、思想、心情、心理)4、.如果环境、景物十分恶劣,增加了主人公完成任务的难度,那么景物就凸现了主人公的优秀品质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解决三类鉴赏问题,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

(1)怎样写的;

(2)写得怎样;(3)写出了什么;(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评价判断的依据

例:

“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各不相同,就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母爱却是相同的。

例: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它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分)

言简意赅,引人深思“我”迷路的原因,蕴含着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理:

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应,也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3分)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能唤起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性思考,增强小说的感染力。

(2分)

5、概括、含蓄变具体

例:

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

(4分)

①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②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①当自己达到了一个顶峰,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忽然变得狭窄而又孤单,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自己。

因此显得渺小无依。

②当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看到了一篇新的天地,超越了自我的界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是一个走惯了山路的人,走在任何路上都有一种走山路的感觉。

如何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在人生之路上,我们也应像走山路那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6、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

例:

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

”的含义

我们看上下文,是沈从文甘于寂寞,对看了他文章而慕名前来拜访的人说的话。

有了这个具体的语境,这句话就好理解了:

读到好文章并不一定要了解作者,也没有必要特意拜访作者。

句子结构上的作用

1.划线句子与标题的关系:

扣题

2.划线句子与上文的关系:

A.承接上文B.照应上文(三种类型)C.首尾呼应D.总结全文,点明并升华文章的主旨

3.划线句子与下文的关系:

A.引出下文B.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三种类型)

三、实战演练

[一]学生自主完成后合作交流

1、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2分)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或:

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2、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

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

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婉地批评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毋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3、《菊有黄花》语文练习43页第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彩蝶树》语文练习47页第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生命鞠躬》语文练习49页第三至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师指名回答,点拨。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设计:

1、《火线一百天》65页第1题

2、《火线一百天》66页第6题

3、《火线一百天》72页第1题

4、《火线一百天》73页第5题

板书设计:

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句子含义理解

1、修辞手法鉴赏

2、人物描写鉴赏

3、景物描写鉴赏

4、评价判断的依据

5、概括、含蓄变具体

6、潜台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