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31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

《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故宫博物院.doc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吉安县桐坪中学:

王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

(1分钟)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

(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故宫,大家都不陌生。

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

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㈡、关于字词:

(小黑板展示,学生完成,教师检查)(5分钟)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鎏(liú)金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玉玺(xǐ)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诏(zhào)书  

肃穆(mù)   上谕(yù)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垂脊(jǐ)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修缮(shàn)   迥然不同(jiǒng) 

玲珑:

精巧细致。

  湛蓝:

深蓝。

  布局:

全面安排。

  肃穆:

严肃而恭敬。

  

幽雅:

幽静而雅致。

 悠扬:

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

形容整齐的样子。

㈢、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其他同学评判,教师纠正、补充)(15分钟)

1、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

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本文大体是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介绍建筑物。

作者沿着参观路线来介绍的,请你列出路线图来。

明确: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或者: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

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

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

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3、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中间(3~15)是分说。

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

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㈣、学生再读课文,想想:

(同桌互助或前后桌讨论)(20分钟)

1、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

太和殿。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明确:

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明确: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4、学生精读5~8段,思考:

⑴、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段:

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

 6段:

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8段:

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

  

   归纳:

从殿外写到殿内,是从外向内的空间顺序;写殿内设置也按照空间顺序写。

⑵、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

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它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明确:

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

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

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⑶、文章强调中轴线用意是什么?

明确:

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⑷、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龙?

明确: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

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

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

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

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⑸、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六、小结:

(2分钟)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七、作业。

(2分钟)

1.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2.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近的路该如何走?

请向同学们介绍,欢迎他们到你家做客。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2)总:

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启下  

内廷(12—15)后三宫  

御花园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整体特征: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游踪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