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309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最新学习文档Word下载.docx

1.导入新课。

1.思考地球形状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及认识过程和方法。

2.角色扮演,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3.环球航行就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3.学生放飞思维,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4.学生观察地球仪,提出问题。

一、地球的形状

教师活动

1.小幽默导入新课。

两支军队正在激战,一名士兵突然转头就跑,长官大声质问:

为什么撤退?

士兵回答:

报告长官,地球是球形的,我从地球的另外一面绕到敌人后面去偷袭!

问:

地球真的是球形吗?

如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1)首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宣读自己的资料。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正面评价,并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必要的“追问”,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

板书第一节课题:

1.学生在领会这一幽默后,讨论回答教师提问。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宣读资料。

(2)小组讨论如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并绘制草图加以说明问题。

2.时空隧道。

提出设想:

假如你是2019多年前的一位学者,面对大地和天空,对其形状会做哪些思考或猜测?

哪些自然现象会促使我们去思考大地的形状?

2.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并绘制草图来说明自己的看法。

3.中国古代有哪些传说与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关?

讨论后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

盖天说、浑天说

4.问: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讲述: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漫长的历史过程。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的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性。

3.学生讨论后发言(夸夫追日、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等)。

4.学生可能的回答:

如望远镜、交通工具、自然条件、宗教迷信等。

5.听教师讲述。

6.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真正认识到了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重点介绍航行的艰辛,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探险精神教育。

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9月-1522年9月

7.问:

麦哲伦这一次环球航行就一定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吗?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

6.学生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可以阅读书本,也可以说出自己所知。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利用简图说明自己的观点。

8.讨论:

如果环球航行还不能使你相信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的科技水平条件下,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讨论总结后板书:

宇宙观测: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展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强调:

虽然不规则,但这种差别相对于地球庞大的体积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看上去像个正圆球。

8.学生提出在现在科技水平下各种可能的方法。

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使讨论更深入。

9.观察照片.并在练习本上比较夸张的画出地球的真实形状。

教师加以点评,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地球形状这一重点。

二、地球有多大

1.问:

天有多高?

通过问题导入地球大小的教学。

板书:

二、地球的大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课本16页2-5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地球的大小,你想知道哪些信息?

3.教师简单介绍南北极、极半径、赤道、赤道半径,指导学生读课本2-5示意图。

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周长:

4万千米。

4.问:

你能解释一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寓意吗?

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都如此吗?

1.思考问题。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所知。

2.学生发言,说出关于地球的大小方面想知道的信息。

3.学生发言后,看课本插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的图中填写地球的基本数据。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

本课总结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科学与迷信的较量,也有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更有人类对真理不畏艰辛的追求。

从“盖天说”到“浑天说”,再到麦哲伦环球航行,最终到人类太空遨游,才真正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并精确的制作出地球的模型,这是人类进取精神的充分体现。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1.地球平均半径:

2.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3.表面积: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和南北两极

2.赤道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动脑想想,说说它们能证明什么问题吗?

图一月食图二登高而望

图三麦哲伦环球航行图四航船与视线

【知识链接】

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1)图一:

图中阴影部分是地球的影子,它映在月亮的晨昏线是一条弧线,弧是圆的一部分,这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图二:

如果地球面是平面,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在视力允许情况下,站得高和站得矮,看到的距离一样远近。

站的高看得远,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图三: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不管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都可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4)图四:

站在海边,遥望从远处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桅杆再看见船身;

而目送离岸向远方驶去的帆船时,从视野中先消失的总是船身,而后才是船桅杆。

据此我们推断,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提出与地球仪有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学习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2.学生对照地球仪,总结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表示方法。

3.重要经线、纬线的地理意义。

3.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完成地球仪模型。

4.创设情境,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的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4.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互测掌握情况。

一、纬线和纬度

1.创设疑问,导入新课:

谁能告诉老师,足球的气门芯位于足球表面的什么位置?

2.以教室中座位的横排和竖列为例,说明参照坐标建立的重要性,承转到经纬网的教学。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制作地球仪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则随着学生的回答,完成一幅包含主要纬线的示意图。

纬线圈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最大的纬线圈是哪一条纬线?

相同度数的两条纬线是如何区分的?

高中低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哪一条纬线可以将地球分为南北相等的两个半球?

纬线和纬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1.学生会有五花八门的回答,但因为足球表面没有相应的参照,无法恰当的描述气门芯的位置。

教师可以由此导入经纬网的教学。

2.引导学生查看地球仪上纬线的特点及纬度的变化规律。

3.通过读地球仪,在自己的乒乓球上描绘出赤道、300N、300S、600N、600S、900N、900S纬线。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并总结出纬线和纬度的基本特点。

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越向南北两极纬度数越大,纬线圈越小

到南北极点缩小成点

二、经线和经度

1.展示大地球仪中教师用醒目线绳标示的经线,由学生说出经线的基本特点

经线和经度

2.教师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00经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3.引导学生将其中的两根线绳移动到00经线两侧200经线上,问:

这两条相同度数的经线是如何区别的?

4.引导学生将两根线绳分别移动到西经1800和东经1800。

5.问:

西经1800和东经1800在地球仪上是怎样的?

与00经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相对的两条经线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6.引导座位右侧的同学,将两条线绳移动到200W和1600E经线处,然后跟座位左侧的同学比较地球仪上00经线和1800经线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海陆差异。

200W和1600E,东西半球分界线

1.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讨论总结出经线的基本特点。

并用自己的三根线绳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2.将三根线绳都移动到00经线位置后,互相查看。

3.学生根据观察和阅读课本18页回答:

东经和西经的区别方法。

4.根据老师要求移动线绳到准确位置并相互验证。

5.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回答:

是同一条经线。

并且与00经线是相对的。

相对的两条经线经度之和为180度。

6.观察讨论后回答:

200W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上通过。

可以避免将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三、经纬网

1.教师在自己的地球仪上粘贴一个“气门芯”标记,问:

现在要确定一个气门芯的位置还困难吗?

请说一说经纬网的重要作用。

经纬网

2.教师说出几个地点的经纬度坐标值,学生回答该地名称。

并鼓励学生看能否找出一个无法用经纬度表示的点。

承转到地球仪模型的制作,巩固所学内容。

3.指导学生完成乒乓球上的经纬网绘制。

4.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模型制作。

5.完成课本19页第3题。

作为本课时所学内容的总结。

1.学生讨论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气门芯”的具体方法。

可以很方便的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后回答。

自己对同学找出的点进行经纬度定位。

3.按照课本19页活动要求,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4.互相评价模型。

5.讨论完成课本19页第3题

四、地球的运动

1.设问:

早晚冷,中午热,大家都知道是太阳高度角的不同造成的,那么,你知道在同一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呢?

(地球的自转)

2.投影p68图4-18,用手电筒照地球仪,做地球自转的演示,边演示,便让学生注意观察:

a.地球自转的方向b.自转造成的现象

3.设问:

如果地球不自转,会不会有昼夜现象?

(在这里是想强调,自转产生的是昼夜交替,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4.提问:

请你小结地球自转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提示:

从早到晚你的感受到了怎样的天气变化?

2.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a.自西向东b.产生昼夜交替

1.思考,多数同学能够想到是太阳的东升西落造成的高度角变化。

2.观察并回答:

a地球自西向东转b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3.思考,回答:

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但是没有变化。

进而加深昼夜交替现象才是自转的结果。

4.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的交替,使得太阳高度角一天中不断的变化,使得气温有了早晚低,中午高的现象。

5.演示地球自转,提问导入新课:

6.提出问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进行公转,请你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给出投影:

p69图4-19地球公转示意图或播放地球公转演示动画)

7.投影给出对比表格

5.学生观察回答,自转的方向与产生现象

6.学生看地球公转示意图或动画演示,回答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约365天、产生现象是四季更替

3.填表练习

附表:

自转

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仪和经纬网是地理学习和应用的重要工具。

赤道是纬度的起点,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

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越往南北两极越小,最终缩小成点,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网的确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

3.纬线和纬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赤道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4.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0W、1600E

四、经纬网

1.经纬网的用途

2.经纬网的使用

五.地球的运动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昼夜更替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示意图

如果国际社会没有统一制定一条00经线作为全球使用的本初子午线,想象一下这样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思考课本20页图2-13中格陵兰岛看上去比却比澳大利亚大的原因是什么?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球形说”;

地球是一个稍扁,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大约千米,表面积为平方千米。

3.纬度的最大值是度,经度的最大值是度,0度纬线称为,0度经线称为。

4.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和,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

5.填写下表,对比经线和纬线:

经纬线

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特征

指示方向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的是:

A经度00,纬度00B经度1800,纬度00

C东经1600,纬度00D西经200,纬度00

7.(2019·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这证实()

A.地球自西向东转B.地球是一个球体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

8.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纬线长度都相等B每条纬线都是半圆、经线是圆圈

C纬线有180条,经线360条D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经线则相交于两极

9.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交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⑤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个性练习设计

1.读下图,填空:

(1)A点位于半球(东或西);

B点位于(南或北)半球。

(2)A点位于B点的方向。

(3)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纬度、经度。

(4)若甲乙两人分别从B、C两地出发,匀速向南运动,那么两人在附近距离最远,在相会。

2.与1300E相对的经线是

A500EB1300WC2300ED500W

3.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特点的地点是

A200W、250NB250E、250SC1450W、450SD1450E、450N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B.北回归线C.赤道D.南极

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太阳的东升西落D.全球变暖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地球形状”这部分内容,空间概念很强,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模型。

学习参与程度决定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所以教师应多创设一些利于学生参与的情境,多提一些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能够诱导学生充分展现已知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在讨论中展示才能,享受思维的快乐。

补充资料

“地球真相”-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在古代,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由于受到山岳、海洋的阻隔,只能生活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凭着他们的直觉,一般把地球误认为是一个基本平坦的大地。

人们都把大地设想为一个漂浮在茫茫水面上的陆地。

在与我国古代浑天说的发展同时,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也开始认识到大地并不像前人所说的那样,是一块盾状的平地。

最初是毕达哥拉斯,一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主张用数学来解释宇宙。

他认为在所有的立体图形中,最美好的是球形;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完美的,因而断言,宇宙的外形也应该是球形的

真正第一个对地是球形的进行论证的,是比他晚一代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所著的《天论》中指出:

大地实际上是一个球体,一部分是陆地,一部分为海洋,外面则包围着空气。

他除了引用人们很熟悉的现象:

一只船在离岸后,总是船身先看不见,而桅杆还露在水面上,尔后桅杆也逐渐消失,说明洋面不是平的,而是弯曲的。

接着又进一步指出,月食是地球的黑影造成的。

既然这个黑影是圆的,那末当然可以肯定,大地也应该是圆球形的。

另外,他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则围绕着地球作均匀圆周运动。

但限于当时人们的认识,人们还根本不懂得有地心引力,所以相信的人并不多。

反对者不禁要问:

如果地球是圆球状的,那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为什么不掉向下面的空中呢?

真理是嘲笑不倒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的远航,以及天文观察的进展,人们终于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大地是球状的说法了。

可以说,到了公元前3世纪,球形大地的观念就已经产生。

但这毕竟没有直接的证据,所以人们对此并没形成共识。

直到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进一步证实地球确实是个球体。

从此,人们才一致把我们居住的“大地”称为“地球”。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

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上面刻着一行寓意深刻的题字“你首先拥抱了我。

桔子和西瓜之争

大地是圆球形状,到了16世纪,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了。

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并没有终止。

地球是个浑圆体,还是椭圆体?

是扁球体还是长球体?

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呢?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于17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从这个理论出发,提出地球由于绕轴自转,因而就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只能是一个两极压缩,赤道隆起,像桔子一样的扁球体。

也就是说地球的半径随纬度的增加而变短,赤道的半径最长,极半径最短。

法国天文学家里希尔在南美洲进行天文观测时发现,摆钟是受地面重力作用才摆动的,在法国巴黎和在南美洲摆动的周期不同。

他认为这是因地面上重力不同引起的,并进而说明地面重力变化的情况。

他的推测与牛顿的理论完全吻合,里希尔便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结论。

可是当时的巴黎科学院的权威接受不了地面重力会有变化的客观事实。

在地球形状上,反对牛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巴黎科学院所属的巴黎天文台第一任台长卡西尼父子。

他们曾对从巴黎到其以北的城市敦刻尔刻之间的子午线进行过很不精确的弧度测量。

他们的测量结果与里希尔的结论完全相反。

因而伏尔泰在文章里说:

“关于地球的形状,在伦敦认为是个桔子,而在巴黎却把它想象成一个西瓜。

到了18世纪30年代,关于地扁和地长的争论更加激化。

法国巴黎科学院分为两派,拥护牛顿在理论上确定的扁球学说的人,在科学院内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为了解决这个争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出两个远征队,再一次去实测子午线的弧度。

一个队到北纬66度的拉普兰地区,另一队远涉重洋到南美洲的秘鲁地区南纬2度。

这是18世纪科学史上一大壮举。

南美远征队经过10年工作,才回到巴黎。

这次精密的子午线测量结果一公布,便轰动了巴黎科学院,也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因为他们用事实证明了牛顿的扁球说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伏尔泰风趣地写道:

两个远征队用最雄辩的事实,“终于把两极和卡西尼都一起压下去了”。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19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

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

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

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

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

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

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何描述地球的形状,这与要求的精度有关。

如果精确到几十千米,可认为地球是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的球体。

如果精确到千米,由于地球的极半径是6356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因此有人将地球描述为椭球体。

不过,赤道和两极的半径差别只有22千米,相对于平均半径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道。

地球的极半径(R1)和赤道半径(R2)。

注意,这里为了形象地表示,把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差别夸大了。

其实,从太空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

下面是一张太空中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地球确实是一个圆滚滚的球体。

歌谣巧记

地球人类家,形状我来夸。

并非正球体,近似是椭圆。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认识好艰难,如今仍在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