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8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21分)[来源:

Zxxk.Com]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①)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②,林空鹿饮溪。

(梅尧臣《鲁山山行》)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④,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⑤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⑧《登岳阳楼(其一)》中分别从空间、时间跨度上来写北宋灭亡后逃难生活的两句诗是:

,。

2.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

()(piān)然追(sù)()殷()红伧()俗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为了防止“雾霾”不再爆发,南京市将对企业排放、工地控尘等展开检查。

C.“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D.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4.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15个字)(2分)

南京博物院在历时4年的二期工程扩建后全面开放。

这家省内唯一的省级博物馆,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成“一院六馆”的格局。

其中建成于民国的老大殿本身就是文物,为了保护它,将老大殿整体拔高了3米。

这样既不会破坏这个大型文物,也能让新的场馆在底层相互连通。

“遇上下雨天,游客不用打伞就能穿梭于各个场馆。

”而参观南博不需买门票,只需要在网上提前预约即可,55岁以上南京市民无需预约,凭二代身份证就可现场领票。

5.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填空。

(2分)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

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呆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

“到此为止。

我可够了。

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他”名字叫;

“别的事”具体指。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6~11题。

(16分)

【古诗阅读】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本诗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

之意。

(1分)

7.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的动;颔联写送别之事,诗人借“孤蓬”比喻。

(2分)

【古文阅读】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乙]是夕,天宇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②策杖并湖③而行。

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⑤,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⑥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⑦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①霁:

雨过天晴。

②参廖:

与下文的“辨才”都是人名。

③并湖:

沿湖。

④雷峰:

与下文的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

⑤惠因涧:

山涧名。

⑥普宁:

与下文的寿圣院都是寺名。

⑦殆:

大概。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1)是日更定矣()

(2)上下一白()

(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

9.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

C.湖中人鸟声俱绝/夜久语声绝D.酌泉据石而饮之/而旗尾略不沾湿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1.依据甲乙两文的文意,完成下列填空(3分)

从时间角度看,甲乙两文可以共用一个标题:

游西湖。

甲文重在描写雪景,乙文重在记叙,两文中的西湖环境都显得非常。

(二)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回答12--16题。

(13分)

①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②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③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④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⑤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⑥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⑦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⑧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2.阅读上述文本,说说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特点。

(2分)

13.⑤⑥⑧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内景和▲。

(2分)

14.第⑥小节对太和殿“内景”的介绍,作者是如何做到条理井然的?

(3分)

15.假如你正在故宫游览,同伴在“太和殿”等你,你在“午门”,要很快找到同伴一起回去,应该怎么走?

(不超过40个字)(3分)

16.关于选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①节中说“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两个“最”字强调了

故宫的价值。

B.第⑤节文中画横线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描写,从说明方法上看是摹状貌,凸显了太

和殿的“雄伟壮丽”。

C.选文刻意详细介绍了太和殿中多姿多态的“龙”,显示了作者对“龙”纹饰的喜爱及

对皇权的敬畏。

D.第⑦节说,“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显示了故宫建筑以“皇权”为中心

的设计理念。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6分)

2013,十面“霾”伏

①2013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

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月13日北京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污染。

12月4日,南京市发布大气污染达到红色预警,南京市中小学全面停课。

②霾也叫雾霾(烟霞),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

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会造成视程障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霾或灰霾。

③不利的自然天气条件与严重的大气污染是形成雾霾的两大因素。

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形成雾霾的自然因素。

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以往通常认为“雾只是自然现象”,现研究指出,中国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污染排放的颗粒物(PM2.5和PM10)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而其中又以PM2.5为最甚。

A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它粒径小,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B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还有地面的灰尘,某种程度上说,因为城市排放的大量空气污染物,铺就雾霾天的基石。

  

④我国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问题已经覆盖到整张中国地图。

研究者将中国的霾主要分成9大区域,污染物在这些区域中相互传输。

研究还发现,我国颗粒物浓度在世界范围内较高,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美的城市与城郊区。

⑤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

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群体。

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

这种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同时,雾霾的天气也会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