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2798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样本文档格式.docx

而且具有:

防水、防腐蚀、耐震动、直观、易读数、无汞害、坚固耐用等特点。

可取代其它许多形式的测温仪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船舶、发电、纺织、印染等工业和科研部门。

实际应用中保护管材有1Gr18Ni9Ti不锈钢和钼二钛,承压、防腐能力强。

表盘结构形式有:

轴向型、径向型、135度型、万向型等品种,适应于各种现场安装的需要。

4计量性能要求

4.1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

温度计的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允许误差限)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量程的%)/℃

1.0

1.5

2.0

2.5

4.0

±

4.2角度调整误差

可调角温度计因角度调整引起的示值变化应不超过其量程的1.0%。

4.3回差

温度计的回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4.4重复性

温度计的重复性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1/2。

4.5设定点误差

电接点温度计其设定点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5倍。

4.6切换值

电接点温度计,其切换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

4.7切换重复性

电接点温度计,其切换重复性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4.8热稳定性

首次检定的温度计在测量上限保持表2规定的时间后,其示值误差仍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表2

测量上限/℃

保持时间/h

300

24

400

12

500

4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温度计各部件装配要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锈蚀,保护套应牢固、均匀和光洁。

5.1.2温度计表头所用的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计数的缺陷或损伤。

5.1.3温度计度盘上的刻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完整、清晰、正确。

5.1.4温度计指针应遮盖(伸入)最短分度线的1/4~3/4。

指针指示端宽度不应超过最短分度线的宽度。

5.1.5温度计指针与度盘平面间的距离应不大于5mm,但也不应触及度盘,对于可调角双金属温度计该项检查应在从轴向(或径向)位置到径向(或轴向)位置的全过程中进行。

5.1.6温度计度盘上应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国际温标摄氏度的符号”℃”、准确度等级、制造年月以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电接点温度计还应在度盘或外壳上标明接点额定功率、接点最高工作电压(交流或直流)、最大工作电流,接地端子的标志。

5.2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5%条件下,电接点温度计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或外壳)之间以及各输出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值。

表3

额定电压/V

直流试验电压/V

绝缘电阻/MΩ

24DC

100

7

220AC

20

6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6.1检定用设备

6.1.1标准器

检定温度计的标准器根据测量范围可分别选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汞基温度计、标准铜-铜镍热电偶和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6.1.2配套设备

恒温槽、冰点槽、100V或500V的兆欧表

6.1.3检定环境条件

温度:

15~35℃,相对湿度:

≤85%。

6.2检定项目如表5

表5

检定项目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

外观

+

示值误差

角度调整误差

回差

重复性

-

设定点误差

切换差

切换重复性

热稳定性

绝缘电阻

注:

表中”+”表示必须检定,”-”表示可不检定,亦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检定。

6.3检定方法

6.3.1外观检查

用目力观察温度计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温度计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和正确读数的缺陷。

6.3.2绝缘电阻

用额定直流电压为表3规定值的兆欧表分别测量输出端子之间、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6.3.3示值误差

6.3.3.1温度计的浸没长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按全浸检定。

6.3.3.2首次检定的温度计,检定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必须包括测量上、下限),不得少于四点。

注意事项:

有0℃点的温度计应包括0℃。

6.3.3.3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温度计,检定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必须包括测量上、下限),不得少于三点。

6.3.3.4温度计的检定应在正、反两个行程上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测量上、下限值时只进行单行程检定。

6.3.3.5在读取被检温度计示值时,视线应垂直于度盘,使用放大镜读数时,视线应经过放大镜中心。

读数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1/10。

6.3.3.6可调角温度计的示值检定应在其轴向位置进行。

6.3.3.70℃点的检定

将温度计的检测元件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中,待示值稳定后即可读数。

插入深度应在冰、水混合物临界点上。

6.3.3.8其它各点的检定

将被检温度计的检测元件与标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

在读数时,槽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得超过±

2.0℃(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分别记下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正、反行程的示值。

在读数过程中,当槽温不超过300℃时,其槽温变化不应大于0.1℃,槽温超过300℃时,其槽温变化不应大于0.5℃。

电接点温度计在进行示值检定时,应将其上、下限设定指针分别置于上、下限以外的位置上。

温度计的示值误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油槽温度过高,检定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6.3.4回差

温度计回差的检定与示值检定同时进行(检定点除上限值和下限值外),在同一检定点上正、反行程示值差值,即为温度计回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6.3.5重复性

温度性在正或反行程示值检定中,在各检定点上分别重复进行多次(至少三次)示值检定,计算出各点同一行程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即为温度计的重复性,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6.3.6切换差

首次检定的温度计,其切换差的检定与设定点误差的检定同时进行,在同一设定点上,上切换值平均值与下切换值平均值之差值即为该点的切换差。

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6.3.7切换重复性

首次检定的温度计,分别计算出在同一设定点上所测得的上切换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和下切换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切换重复性。

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6.3.8热稳定性

对首次检定的温度计经过示值检定后,将其插入恒温槽中,在上限温度(波动不大于±

2℃)持续表2所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冷却到室温,再做第二次示值检定。

计算各点的示值误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6.3.9被检温度计示值误差的计算

当选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汞基温度计做标准时:

恒温槽实际温度=标准温度计示值+该温度计的修正值

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误差=被检温度计示值-恒温槽实际温度

6.4检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6.4.1双金属温度计保护管浸入被测介质中长度必须大于感温元件的长度,一般浸入长度大于100mm,0~50℃量程的浸入长度大于150mm,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6.4.2各类双金属温度计不宜用于测量敞开容器内介质的温度,带电接点温度计比翼在工作震动较大的场合的控制回路中使用。

6.4.3双金属温度计在保管、检定及运输中应避免碰撞保护管,切勿使保护管弯曲变型及将表当扳手使用。

6.4.4温度计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应定期检验。

一般以每隔一年为宜。

电接点温度计不允许在强烈震动下检定,以免影响接点的可靠性。

6.5检定结果的处理

经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证书;

经检定不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6.6检定周期

温度计的检定周期,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附录A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记录格式

送检单位:

生产厂:

证书编号:

出厂编号:

测量范围:

型号规格:

准确度:

分度值:

标准器:

编号:

外观检查:

绝缘电阻:

环境温度:

湿度:

%RH

示值检定

误差行程

检定点名义温度/℃

正行程

反行程

设定点误差、切换差检定

设定点温度/℃

上接点

下接点

上切换值/℃

下切换值/℃

切换平均值/℃

切换中值/℃

设定点误差/℃

切换差/℃

结论:

检定员:

复核员:

检定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