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2670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

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其一是收益递增。

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

其三是运输成本。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1.德国几何学2.社会物理学3.积累因果关系4.当地外部经济5.地租和土地利用

(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

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可概括如下:

(1)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

(2)更有效地在区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

(3)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

(4)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以使总收入与总增长最大化;

(5)区域间增长率的均等化;

(6)区域间收入的均等化;

(7)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缩小区域差异;

(8)减少区内拥挤而造成的外部成本,形成最佳空间结构。

(三)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一是。

旨理学的方法,其二是法律的方法,其三是行政的方法。

2.人口管理

区域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人,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

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

人口和劳动力迁移也是近年来区域发展的重要题目。

3.环境管理

区域环境管理正在成为区域管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主要是对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而这种观点侧重于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表达区域管理的内容。

5、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正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

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

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

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

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

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

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

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

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

美国。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

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

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

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

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3、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

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特点。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强化

(2)选择职业(3)积极劳动。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

由此,就需要考虑动态条件下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使用的相对平衡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这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增强。

智力资源的持续展,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这种可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别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耗费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耗费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人力资源、人口、劳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都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

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

它的所有权,主要应当归社会,而不是归于某一个社会经济单位。

4、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1.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2.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3.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

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当中进行智力型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是:

(1)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

(2)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50%以上;

(3)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

(4)社会生活信息化;

(5)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5、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一)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1.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2.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3.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6、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

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7、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

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2.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8、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1.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区域经济开发:

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是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应用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

(2)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

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

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

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1.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2.连锁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三)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4、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增长极模式。

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

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2.发展轴模式。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

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3.网络型模式。

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

5、为防止资源性衰退的过早到来,应当注意: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1.区域经济发展:

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2.区域产业结构:

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3.配第·

克拉克定律:

该定律是科林·

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

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4.库茨涅兹法则: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

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

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5.霍夫曼定理:

该定理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提出的。

他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该定理的核心思想是: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呈下降趋势。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6.地区主导产业:

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7.区位商:

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

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8.地区生产专业化:

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9.主导产业:

是指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10.恩格尔系数: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1、区域经济发展包括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

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

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3、我国在未来时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

1.重化工业仍有一个大发展,原材料工业市场广阔,深加工工业、耐用消费品产业

和装备产业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城市化水平将迅速提高,日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

3.一批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又为高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4.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是巨大的,其回报是长期而又丰厚的;

5.中国的地区差异将继续支撑巨大的市场规模使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

4、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6、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

为此,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8、主导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

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

准备。

9、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

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同一产业内的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个地区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

(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10、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第一,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1.区位因素:

是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

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2.聚集效应:

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