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670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电话:

87051149、87050065。

二、农村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

(一)基础知识

1、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第518号令)及《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5号令)已经在法规层面上明确了土地调查的种类和要求,将涉及国土管理的土地调查分为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专项调查3大类,将勘测定界(含城镇及村庄地籍测量)、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等纳入土地专项调查范畴。

并明确提出实施“土地调查员”制度。

土地调查成果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

数据成果:

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基本农田面积数据和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等;

图件成果:

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宗地图、基本农田分布图、耕地坡度分级专题图等;

文字成果:

土地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和其他专题报告等;

数据库成果,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等。

2、地图基本知识

(1)地图的定义:

传统概念上的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

概括起来8个字:

法则、符号、颜色、属性。

(2)地图的种类:

①按表现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其基本内容有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还表示测量控制点、独立地物、管线与垣栅等要素。

专题地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如地质图、气候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等。

②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小比例尺2类。

理论上应该分为3类,我们结合成都市实际只需要分2类。

所谓大比例尺是指大于1:

2000的,包括常见的1:

500、1:

1000、1:

2000及专项图例如1:

200设计图;

所谓小比例尺是指小于1:

2000的,常见的即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规定的1:

5千、1:

1万、1:

2.5万、1:

5万、1:

10万、1:

25万、1:

50万、1:

100万8种。

国土局在二次调查结束后,全面建立了1:

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和1:

5000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因此,对我们而言,可以认为大比例尺主要是1:

500,小比例尺主要是1:

5000。

③按媒体材质分为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

(3)地图的投影与坐标

①地图投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相应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

即把地球椭球面上各点的地理坐标值变换为平面上各点的直角坐标。

我国除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外,其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简单地讲,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在误差可控的前提下用平面代替曲面的方法。

形象地讲,地球是个桔子,剥桔子皮时分得越细,每一块桔子皮就越近似平面。

②常用坐标系(国家坐标系、国际坐标系、独立坐标系)

a、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

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是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经我国的东北地区传算过来的,是苏联坐标系在我国的扩展。

由于测量误差传播的积累,精度不高,尤其在南方地区。

目前全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及标准分幅图就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

由于地籍数据是专项数据的基础来源,所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拆院并院专项规划等等的坐标系全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

b、1980西安坐标系

该坐标系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和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

1978年,我国决定重新对全国天文大地网施行整体平差,并且建立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整体平差在新大地坐标系统中进行。

原点设在西安是基于控制误差传播的考虑。

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包括成都而言,1980西安坐标系较1954年北京坐标系精度要高得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这是国土资源部实施“一张图”工程的基本前提。

c、WGS84国际坐标系

WGS-84坐标系的全称是WorldGeodical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

理论上讲,采用该坐标系统是最科学、最通用的,应该是以后普及的方向。

d、独立坐标系

在特定的较小范围内适用的坐标系,其突出优点是可以直接使用测量的角度、距离等观测值进行坐标计算,不必进行投影、旋转、尺度变换。

例如各区县自己的城建坐标系、现在的成都市平面控制坐标系等。

国土局1:

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即采用该系统。

上述坐标系之间可以通过坐标转换实现数据交换,主要方法有7参数法和3参数法。

3、航空航天遥感基本知识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就是根据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①遥感成像技术

第一种是用照相机拍的胶卷,它用的照像机和胶卷和我们平常生活中用的照相机和胶片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遥感的专业照相机要大一些,当然胶片也相应要大一些,另外有些胶片是专用胶卷,如“彩色红外”专用胶卷。

将拍摄完毕的胶卷冲洗、印像、放大,即成为遥感像片。

第二种是“数字成像”的,成像原理类似于我们看的电视,即把地面信息,通过卫星上的设备拍摄下来,然后将拍摄的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回放出来,我们就可以看到遥感图像了。

②遥感图像的分辨率

分辨率是用于记录数据的最小度量单位,一般用来描述在显示设备上所能够显示的点的数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个象元点所表示的面积。

例如:

二次调查中使用的美国快鸟卫星影像资料分辨率0.61米,即表示0.61见方的物体遥感图像上能够反映出来。

③遥感图像的用途

遥感像片可以“提取”出大量有用的信息。

可以辨别如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盐池、鱼塘等)、植被(森林、果园、草地、农作物、沼泽、水生植物等)、土地(农田、林地、居民地、厂矿企事业单位、沙漠、海岸、荒原、道路等)、山地(丘岭、高山、雪山)等等;

从遥感图像上能辨别出较小的物体如:

一棵树、一个人、一条交通标志线、一个足球场内的标志线等。

大量信息的提取,决定了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阔的。

据统计,有近30个领域、行业都能用到遥感技术。

由于遥感技术是从人们一般不能站到的高度去“拍照”,故从宏观视野上,也有着人力所不能及的优势。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基本知识

①种类

a、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1973年开始设计、试验,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卫星发射成功,1993年底建成实用的GPS网,并开始投入商业运营。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4颗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全球覆盖。

精确制导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全靠该系统导航。

目前,美国的GPS在所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占明显优势。

b、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由于经济原因,卫星维护一度跟不上,2007年天上18颗,2014年预计达到全部24颗。

c、欧洲伽利略系统。

目的是打破美国垄断、服务整个欧洲,2002年开始实施。

d、我国北斗系统。

研发的军事目的是防止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搞破坏。

分三期两代开发:

第一期属第一代,2000年10月第一颗卫星上天,目前全部3颗已经上天。

精度10米,在汶川地震中有部分应用;

第二期属第二代,主要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目前有2颗上天,计划2010年全部12颗部署到位,精度可与GPS匹敌;

第三期属第二代,覆盖全球,计划2020年30颗全部上天。

②GPS信号接收机

a、单频机。

精度低,结合其他技术可以达到亚米级。

执法监察系统配的即是此类,每台3-4万。

可以满足执法及变更调查要求。

b、双频机。

精度高,结合其他技术可以达到厘米级。

通过二次调查给区市县局配的40台即是此类,每台15万。

可以直接进行控制测量及1:

500地籍图测量。

③虚拟参考站技术

即网络RTK技术。

简言之,就是GPS参考站网络通过数据通讯链不间断采集信息,并建立局部地区修正数据库,使该地区数据精度大幅提高,在地籍测量、勘测定界、土地整理等土地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5、测量基本知识

测量学是研究测定地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一门科学技术。

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主要分为:

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

测量工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因此测量又可以分为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整体设计的工程建筑物能分区施工放样。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②细部测量。

细部测量就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二)全国土地分类体系

1、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9月,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8个,二级类46个,这就是我们所称的“8大类土地分类”。

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后来的变更调查都采用此分类,从1984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2、1989年城镇土地分类

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主要针对农村土地调查,对城镇内部土地未进行详细分类。

1989年9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对城镇内部土地根据用途的差异作了详细分类,其中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城镇土地分类用于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工作,从1989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为了适应土地用途管理的需要,有效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国土资源部在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和1989年“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两个土地分类基础上,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印发试行<

土地分类>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实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将全国的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

试行土地分类自2002年1月1日起使用至今,实践中主要用于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和国有土地出让、登记等工作。

4、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由于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

我国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尚未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圈起来的城市、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范围还不能打开。

因此,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仍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地分类标准。

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将全国土地分为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52个三级类,其中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部分与试行土地分类相同,建设用地部分作了归并。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自2002年8月起使用至今,实践中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规划修编、土地征收、土地整理、土地统计等工作。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

2007年8月1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国家标准,建立了系统的,科学的、统一的、权威的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我国土地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将有效避免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数出多门、口径不一、数据矛盾的现象。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二级分类体系。

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三)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法

1、综合调绘法

综合调绘法是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具体方法步骤:

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

如以往土地调查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库等,作为室内判读的参考资料。

第二步,室内预判解译。

将能够确认的地类和界线、不能够确认的地类或界线,分别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查底图上。

对影像不够清晰或室内无法判读解译的地类或界线,以及线状地物宽度,应由野外补充调查确定。

第三步,外业实地核实、调查。

对内业不确定或无法解译的影像作重点调查;

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将核实、补测的内容及属性标绘在调查底图上或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

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以此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2、全野外调绘法

全野外调绘法,是携带调查底图直接到实地调绘,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进行判读识别,将各种地类图斑实际位置、界线,依据影像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将地物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外业调查时将调绘内容直接标绘在有影像的胶板纸上,形成有完整调绘内容、整幅面的调绘原图。

(还有一种是另附聚酯薄膜,铅笔调绘,将完整的调查内容标绘在聚酯薄膜上)调绘原图是一张有完整调绘内容的清绘影像图或酯薄膜调绘图。

也可采用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方法,携带装有影像、利用数据库等电子数据的计算机在野外现场调绘,现场矢量化

3、调绘程序

①设计外业调绘路线

平坦地区:

沿主要道路和围绕居民点外围,采用“放射花形”或“梅花瓣形”设计调绘路线。

丘陵区:

首先沿沟谷两侧的路、沟和居民点调绘,其次再沿丘陵的丘脊调绘。

山区:

首先沿道路及山沟两侧调绘,其次调绘对坡的地物,然后从山沟进入山脊,再从山脊到另一条山沟形成之字形路线。

②站立点选择。

站立点应选在地形突出、地势较高、视野较广的地物点上,如道路交叉点、河流转弯处、小的山顶、半山的突出处等。

③实地调绘。

调绘人员持调查底图按选定的调查路线进行实地调绘,将各种地类位置、界线,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

要求做到:

“四到”,即走到、看到、问到、画到。

实地调绘时要注意:

首先“找北”,将图纸北方向对准实际北方向;

其次“定位”,根据周围地物、地形判断实际所在位置。

在此,尤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以1:

5000为例,图上1厘米=实地50米;

第三“扫荡”,逐一理清图斑界线、地类、权属、线状地物、补测地物等内容。

④填写《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线状地物,以及补测线状地物就填写本表,其他视情况填写。

《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是内外业衔接的重要依据,填写不清或不规范将导致内业错误。

(四)调查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包括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确定调查队伍、开展技术培训等。

2、图件、资料准备

包括收集基础地理资料、遥感资料、界线资料、权属资料、已有土地调查和土地管理资料以及水利、民政、交通等部门相关资料。

3、仪器和绘图工具准备

包括全站仪、GPS、皮(钢)尺、绘图板、记录夹、聚脂薄膜、绘图笔、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等。

(五)图斑调查

1、图斑定义

图斑是指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

2、图斑调查要求

①图斑划分。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二级地类划分图斑。

具体为:

被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的线状地物分割划分的图斑;

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等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

②最小上图图斑标准。

耕地及其内部的非耕地,建设用地、园地大于等于图上面积4mm2需上图;

林地、草地、水域及其他土地等大于等于图上面积6mm2需上图;

农村居民点四周的零星树木、竹林盘等归入农村居民点,其中与农村居民点狭长相连成片且其图上面积大于等于15mm2的林盘地归入林地。

③调绘精度。

有明显地物界线的,标绘位移不得大于图上0.3mm,无明显地物界线的(如有林地与疏林地),标绘界线位移与实际现状不得大于图上1.0mm。

④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

图斑面积为图斑界线范围内的椭球面面积;

图斑地类面积为图斑面积减去线状地物(>2°

的耕地还应扣除田坎系数)的面积。

(六)线状地物调查

1、线状地物的认定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沟渠)、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管道用地、林带、田土坎等。

2、线状地物调查要求

实地宽度≥10m的线状地物用双线表示;

实地宽度<10m、图上长度≥1cm的线状地物用单线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

单线线状地物除调查其地类外,还须实地测量宽度,要求在实地线状地物宽度均匀处测量宽度,精确到0.1M。

若宽度均匀的线状地物,长度<100米的,丈量注记一处;

大于100米的,必须丈量注记两处(两端)。

若宽度不均匀的(宽度变化≥20%),必须分段丈量标注宽度,并在分段处用垂直于线状地物的短线分开,丈量宽度处用0.4mm直径的圆点表示。

(七)地物补测

对于影像没有显示或影像不够清晰,而又需要表示的地物,需要按其位置、形状、范围补测到调查底图上,称为地物补测。

1、补测内容。

实地现状与调查底图影像不一致或影像被云、雾覆盖,不清楚的,必须进行地物补测。

2、补测方法。

根据被补测地物的大小、形状、难易及相关四周已知明显地物点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补测方法。

常用的补测方法主要有简易补测法和仪器补测法。

(1)简易补测法:

使用钢尺或皮尺、圆规、三角板等测量工具,将地物位置、形状、大小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如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延长线截距法等。

(2)仪器补测法:

当被补测的地物范围大、不规整或用简易补测法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必须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补测。

(八)田坎系数测算和扣除

田坎系数是指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

田坎系数的大小随着耕地所处位置(丘陵、山丘)、类型(梯田、坡地)和利用方式(水田、旱地)等的差异而不同。

一般规律是耕地所在地坡度越大田坎系数越大,梯田比坡地的田坎系数大,山区比丘陵的田坎系数大。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定,对坡度小于等于2度的耕地不测算田坎系数,田坎须由外业实地调绘,内业面积量算时逐条扣除;

坡度大于2度的耕地,田坎系数由省级统一测算,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

(九)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是农村土地调查的一项任务,主要包括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和国有农、林、牧、渔场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1、权属调查的确权依据

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确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都市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填写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2、权属调查方法

土地权属调查由当地政府授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土地权利人(或授权委托人)、相邻土地权利人(或授权委托人)、土地权属调查人员及其他必要人员必须到场,经过审阅提供的权属资料,通过实地指界(指界人应出具《指界人身份证明书》或《指界委托书》),依法对土地进行确权,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和《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标注主要界址点、界址线的土地权属界线图;

二是土地权属界线图上界址点、界址线的文字说明;

三是各方权属单位签字盖章。

《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一般一式两份,双方各存留一份,也可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由上一级主管部门存留。

我市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

(十)农村土地调查主要成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应形成以下成果:

1、《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2、《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等权属调查资料;

3、田坎系数应用资料;

4、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5、调查底图、调查原图;

6、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7、有影像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8、标准分幅耕地坡度分级图;

9、县、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10、县、乡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11、县、乡级耕地坡度分级图;

12、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13、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

14、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15、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

16、县级飞入地面积汇总表;

17、县级飞出地面积汇总表;

18、图斑面积表;

19、乡(镇)、村(村民小组)、单位代码对照表;

20、自检、初检、预检、验收等资料;

21、调查项目技术设计书、实施细则等;

22、《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3、《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24、《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25、《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26、《基本农田调查报告》;

27、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三、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早在我市产权制度改革之前,我局的地籍管理中心已经从城镇向农村转移。

2007年10月,出台《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国土资发〔2007〕525号)、《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国土资发〔2007〕526号)、《成都市集体农用地及未利用地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国土资发〔2007〕527号),规定了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原则、范围、条件、类型、程序以及技术规定等。

2008年3月,按照市委1号文件精神,对上述文件进行归纳总结,出台《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试行)》(成国土资发〔2008〕127号),是市局最早出台的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文件。

2008年10月,结合试点地区工作经验和灾后重建需要,下发《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成国土资发〔2008〕529号)。

1、农村土地权属状况

(1)土地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反映在所有权上的是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劳动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