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43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练习答案.docx

《桃花源记》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朝代______一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

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作品《______________》。

2、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武误入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东晋末年政治黑暗、兵祸连结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安宁富足、幸福和平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二、词语解释

1.未果,寻病终:

___________

2.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______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遂迷,不复得路:

___________

6.既出,得其船:

___________

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

9.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具答之:

___________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

1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___________

13.复前行,欲穷其林:

___________

14.停数日,辞去:

___________

15.游人去:

___________

1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

17.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_____

18.初极狭,才通人:

___________

19.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_________

20.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寻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

___________

23.未果,寻病终:

___________

2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_____

25.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

2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

2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忘路之远近:

___________

2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___________

30.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

3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

33.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

3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

3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

三、翻译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人各复延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内容理解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语句中不能反映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是___B___(3分)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C_____(3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D.“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桃花源内风尚淳朴人际关系和睦。

B.桃花源人对外的态度是感叹向往。

C.略写渔人之答是为了突出源内之情景。

D.“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忽逢桃花林”的“忽”表明渔人的发现实为意料之外。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桃花源里美丽夺目的景致。

C.“仿佛若有光”和“初极狭”表现了桃花源入口的隐秘。

D.“黄发”两句从老、幼着笔,更能体现桃花源人的安闲。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B____

A.“甚异之”是渔人最终能发现桃花源的原因之一。

B.“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C.“鸡犬相闻”“往来种作”表现人们的生活是宁静充实的。

D.最后一句以老人、孩子为代表表现桃花源人的幸福安乐。

6、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A___。

(3分)

A.“皆叹惋”写出村中人为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事变迁而惋惜。

B.“皆出酒食”一句充分表明村中人生活富足而又热情好客。

C.村中人的自述表达了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D.“不足为外人道也”道出了村中人希望保持宁静生活的心声。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C____

A.开篇交代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B.桃花源中人常怀怡然自乐的心情。

C.桃花源人对外面世事变化漠不关心。

D.作者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二)填空

1.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甚异之__;写他进入桃花源最初的感受的语句是__豁然开朗__

(2)描写桃花源中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土地平旷三句___

(3)描写桃花源中宁静生活的句子是___阡陌交通两句_

(4)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写他们淳朴好客的句子是_便要还家两句__;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_

(5)“自云先世……遂与外人间隔”的陈述,既解释桃花源人的来历,也反映他们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

“_不足为外人道也_”一句也表现了这种感情。

2.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请在方格里填上恰当的文字。

__发现_桃花源_访问_桃花源_告别_桃花源_再寻_桃花源

3.本文从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

试作具体说明。

(1)生活环境:

__展现的是一个宁静、平和、幸福的理想社会___

(2)社会风尚:

__表现的是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与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___

4.“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他们不愿离开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1)_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__

(2)____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5.渔人偶入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___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

“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__

6.本文写桃花源的环境、人物颇为具体,而对桃花源外的事(渔人的回答)却一笔带过,这是因为__文章的意图是要描绘一个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且要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详写;而源外情况时人皆知,且与主旨无关,没必要写具体7.要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____

7.桃花源并不存在,作者却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这是因为___要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_____

8.成语_豁然开朗_和_无人问津_等源自于本文。

9.由于这篇文章塑造了“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后人就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是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之为“_世外桃源__”。

10.本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_对动乱的现实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憧憬_。

11.桃花源是_________(姓名)所创造的世界。

选文主要表现了它作为理想社会的以下特点:

(1)____生活环境宁静幸福_____

(2)_社会风尚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和睦相处_

【今语对释】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其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感到非常惊异。

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的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山洞)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一下子开阔明亮起来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全都像外面的人一样。

连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有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询问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没再从这里出去,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