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087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任玲玲Word格式.docx

“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

”我说: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出示全文,把这两段话也用红色标出)对德国人养花情景的描写一共有三处,那么我们自然就想,这些描写有什么不同呢?

先比较一下前两处?

第一处是写自己养花给别人看,第二处是写在街上看别人的花。

这两处从相反的角度去描写的。

聪明。

再看看第三处描写在强调什么?

第三处写德国人养花的习惯几十年都没改变。

这三处描写从时间上有可以分为两组,怎么分?

前两处是第一次去德国在哥廷根小镇上看到的,最后一处是第二次去德国看到的。

真好,再看作者赞美德国人的句子有几处?

第一处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第二处是: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出示全文,把这两处赞美用绿色标出)全文一共有三处描写,有两处赞美。

这些描写与赞美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先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赞美的是谁?

又是从哪两处描写引发的?

赞美的是哥廷根小镇的居民,(师插话:

人口只有四万)是从前两处描写引发的。

“奇特的民族”赞美的是谁?

从哪个描写引发的?

赞美的是德意志民族,从第三处描写——德国人养花习惯几十年未变——引发的。

这两处赞美是并列的吗?

不是。

是递进的。

好,全文三处描写,两处赞美,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楚了。

那么只有这三处描写和两处赞美是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师手指全文投影)

还得有哪些黑色的部分。

你看黑色的句子,第一段其什么作用?

开头,引起全文。

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结尾,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

再看二三四自然段的开头: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今天我又到了德国”,这三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都是过渡性的句子。

全文各部分是怎么组织在一起构成这篇文章的,这样就清楚了。

这样积累的文章机构样式多了,你写文章也就会布局谋篇了。

(出示并讲解三步读书法:

鸟瞰——整体感知,把握全篇;

解剖——抓住重点和疑难研读;

会通——文内文外,深层探究。

四、抓住疑难,引导研读

1.研读第二自然。

段师:

我们现在进入阅读的第二步——解剖:

抓住重点和疑难去研读。

重点在哪里?

重点在第二三四自然段。

疑难呢,应该来自读者,你没看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先看第二自然段。

这里边有一句话: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

‘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她莞(wǎn)尔一笑,说:

’”这句话是做什么用的,我读不懂。

问得好。

我们来读一读。

(男女同学分角色对读这句话)

请你们回答,作者问这句话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养花给别人看?

没有,养花当然给自己看。

这个女房东想没想过养花给自己看?

没有。

作为这个女房东,我在莞尔一笑的时候,觉得我们这里都是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

这一问一答写出了谁和谁在养花问题上的区别?

季羡林和女房东。

还看出了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区别。

还看出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这个发现很重要,揭示的问题很深刻,而作者的表达只用了31个字,通过一件那么小的事,一问一答就写出来,看上去写得那么平易。

这是高手!

写文章不是越华美越好、字数越多越好。

你再来,这句话与三次描写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次描写写出德国人怎样养花,而这句话写出德国人为什么这样。

这句话不仅重要也写得好,是文眼。

2.研读第三自然段。

我们研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我有个问题,就是那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我种花给别人看,别人种花也给我看,这有什么可寻味的?

耐人寻味在他们在生活中为别人着想,这种品质对作者来说是耐人寻味的。

这个“人人”指的是谁?

是哥廷根小镇上所有的居民。

每家每户都包括,有例外没有?

怎么证明没有例外?

看课文,找证据。

课文里面“家家户户”一词连续出现三次,第一次在第一处描写,第二处在第二次描写,第三处在第三处描写。

说明没有例外。

三次出现同一个词语是偶然的吗?

(不是)作者有意这样用词,去强调这四万人没有例外人。

再看,我为人人,人们之间认识吗?

有些认识,但多数不认识。

这样的情况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耐人寻味吗?

耐人寻味。

再想,他们把花摆在外面,是不是政府颁布命令让大家这样?

(不是)是自发的,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生在这个环境里,也就这样做了。

耐人寻味吗?

再读这个句子。

(学生朗读读)

好,这一段还有哪个地方不明白?

这段有句话: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我不知道这句话的作用。

我觉得如果没有这句话也行的。

这句话不是实际的描写,也不是对德国人养花的赞美,夹在描写和赞美之间,它干什么用的?

我觉得这句话是连接上面描写和底下赞美的话。

说得好。

连接上面的哪一处描写?

我认为是连接上面第一处和第二处描写。

(出示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你看,如果我们把这段话删除的话,你读前两处描写,然后直接读到这处赞美,会有什么感觉?

自己读。

抓住你的直觉去理解。

直接读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觉很突然。

觉得连不上。

初读觉得连不上,得经过分析才会明白。

但是读者阅读时就会有困难。

所以,写文章不光要让自己清楚,更要为读者着想,要让读者读的时候感觉很顺畅。

所以写文章也要“我为人人”。

好了,加上这个句子,你再读读二三自然段。

(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

第四段,有没有需要细细咀嚼的东西?

五、跳至文外,深层探究。

解剖到这可以了。

我们再到会通环节,把文章从上至下从内到外贯通起来看。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他为了赞扬德国人的那种精神。

(出示句子:

多么奇丽的景色!

)这里就不只是赞美哥廷根的居民,而是整个德意志民族。

注意:

“奇特”是不是褒义词?

是个中性词。

这句话在文章里有赞美的意味,但是单独拿出来赞美的意味就不浓了。

既然是赞美为什么不用一个褒义词呢?

如果是你写,你可能会用什么词语?

美好的民族。

和谐的民族。

高尚的民族。

可敬的民族。

好了,美好、和谐、高尚、可敬,这些词语都符合文中描绘的情景,但作者怎么没用,而选了一个“奇特”?

(学生茫然)

(出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图片)这是什么?

二战期间,纳粹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

他们还迫害吉普赛人,入侵苏联后屠杀莫斯科市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这些事情,作者都清楚。

他们对自己民族人人为我为人人,而对其他的民族不是这样。

所以他在赞美这个民族的时候,用高尚、和谐、美好、可敬这些词吗?

(出示图片: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默哀,对在二战中遭德国纳粹杀害的150万波兰犹太人表示谢罪。

反思罪行,诚恳道歉。

这与有的国家刻意掩盖侵略历史的行为相比,形成鲜明对比。

你看,“奇特的民族”这句话,当赞美的对象成为整个民族的时候,这个民族做的所有事情都出现在坐着的脑海里,通过综合判断,选用“奇特”一词,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同时,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仍旧是对他们养花行为和精神境界的赞美。

你再读读。

(学生读文)

有的文章,很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你在文章里面看不懂的时候,就要跳到文外去看。

你具备的知识越是丰富,你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这是读书的方法,也是读书的能力。

这篇课文学到这吧。

下课。

参透教材,“搔”到“痒”处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及设计思路

文/李卫东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讲国王的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奚落、侮辱、威胁陶罐,陶罐谦和争辩,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成为文物,铁罐却锈烂为泥土,不复存在。

现将我的教学实录和教学背后的思考呈现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

铁罐。

与铁罐的坚固相对,陶罐有什么特点?

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

好,概括为一个词,易碎吧。

(板书:

铁罐坚固陶罐易碎)

那么,坚固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将会发生一件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来看这篇课文。

课文是一篇寓言。

什么昰寓言?

寓言就是一个故事,故事里面包含着一个道理。

对,一般来说,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寓言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编的故事。

那么读寓言先要读懂什么,再读懂什么?

先读懂故事内容,再读懂故事中的道理。

真好!

那我们就先来读懂故事内容。

课前同学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读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要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词语:

御厨、奚落、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羞耻、流逝、宫殿、掘开、朴素、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学生练习朗读之后,教师指名请学生朗读,并纠正“懦弱”“奚落”“轻蔑”等词语的读音。

二、还原情境,品读课文

你读课文的时候遇到这些词语也要读得准确,请大家练习朗读课文。

(学生练习放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纠正读书姿势。

这篇寓言故事里有两个场景,分别是哪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国王的御厨里,第二个是荒凉场地上。

那么课文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了吧。

怎么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后面是第二部分。

1.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我们先看第一部分。

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段,全班齐读一遍。

骄傲的铁罐对陶罐是什么态度?

看不起。

奚落。

哪一个是心里对陶罐的态度?

心里看不起陶罐,表现出来就是常常奚落陶罐。

什么是“奚落”?

嘲笑,挖苦,讽刺,让它在众人面前丢脸,出丑,难堪。

铁罐怎么奚落陶罐?

我们看第二至第九自然段,这些都是他们的对话。

文章第一部分就是通过对话来写故事。

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一样吗?

不一样。

对,每一句都不一样。

请朗读这些对话,把描写他们神态、语气的词语画出来,好吗?

(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

这些词语是:

傲慢,谦虚,轻蔑,争辩,恼怒。

请大家再次练习朗读,抓住这些提示语去,体会他们说每句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学生各自试读文句,后举手逐句朗读)

(出示前三句对话)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想象、比较中体会“傲慢”“谦虚”“轻蔑”的神态和语气,从这些词语中感受人物的内心)

你看,傲慢和轻蔑的意思很接近,但说话是的语气一样吗?

傲慢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语气。

轻蔑是别人在自己眼里很小很小,声音不大,不屑一顾的感觉。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体会)

生(齐读):

铁罐明知陶罐不敢还去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让别人看不起陶罐,让它难堪,让它受到羞辱。

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什么?

你从这个情景里感受到什么是“奚落”。

铁罐奚落陶罐就是想让别人知道陶罐很懦弱。

什么叫“懦弱”呢?

想想“懦弱”的近义词是什么?

弱小。

“弱小”是“懦弱”这个词里面哪个字的意思?

弱。

那“懦”是什么意思呢?

看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是竖心旁。

“懦”是心小,胆子小,性格软弱。

对。

就是身体弱力气小。

如果一个人天生弱小,天生力气小,会被人看不起吗?

不会。

“弱小”是力量小,力量小不一定被人看不起;

胆量小就要被人看不起,“懦弱”就成了嘲笑人的词语。

所以铁罐不说陶罐弱小,而是用“懦弱”一词,表示瞧不起。

(出示中间两句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想象、比较中体会争辩、恼怒的神态和语气,感受人物内心,学生兴致盎然)

铁罐刚才是奚落陶罐,还没有恼怒。

可是他听到陶罐说了一句话,立刻就恼怒了,陶罐说的哪些话让他恼怒?

陶罐说: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这里面暗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意思?

我和你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这让铁罐恼怒,因为铁罐是看不起陶罐的。

陶罐敢跟他争辩让他恼怒。

你看,就是因为陶罐的话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并且跟他争辩,他就恼怒了。

有原因才会有结果,句子和句子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你抓住这些联系去读课文就能理解的比较深刻。

铁罐开始是奚落,后来恼怒,再后来呢?

课文还有一段对话,大家看看应该是怎样的语气,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出示投影片)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生(读后):

铁罐这话像是在骂别人,诅咒别人,该是咬牙切齿地说。

(生练习咬牙切实地朗读铁罐的话)

还可以怎么说?

火冒三丈地说。

(生练习火冒三丈地朗读铁罐的话)

雷霆大发地说。

(生练习雷霆大发地朗读铁罐的话)

气急败坏地说。

(生练习气急败坏地朗读铁罐的话)

暴跳如雷地说。

(生练习暴跳如雷地朗读铁罐的话)

蛮横、威胁、恶狠狠、气势汹汹……

陶罐说什么了让铁罐这样?

你读陶罐的话。

陶罐说要“和睦相处”,这让铁罐发怒。

和睦相处)“和睦相处”是说大家怎么相处?

就是和和气气的在一起。

和平,友好,不要吵架。

大家说的都是“和”的意思,“睦”呢?

在一起。

真聪明!

“睦”就是离的很近,而且有亲近的意思。

“和睦相处”就是相处得好,很亲近。

你想想,这个铁罐能接受吗,所以他要火冒三丈,再读这段对话。

(生再读对话)

(引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的全部对话,体会铁罐语气变化的过程。

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不但今天坚固,而且永远坚固。

可事实是这样吗?

朗读课文中的第二个场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多年代后铁罐和陶罐的下落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

陶罐还是像原来一样,而铁罐却无影无踪了。

哪去了?

他锈烂了,变成泥土了。

请你读读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下落的句子,细细品味。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先看写陶罐下落的句子。

注意“还是”一词。

如果说“他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那就只是说现在;

而加上“还是”,就有了言外之意,暗含着什么意思?

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和过去一模一样。

再看写铁罐下落的句子。

从“连……也……”你会联想些什么?

原来铁罐是那么的坚固。

联想到铁罐原来是那么骄横和不可一世。

这样读课文,把词语、句子表面和背后的意思都体会到,细细地品味,你的语感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敏锐。

三、领悟寓意,多元理解

原来的铁罐这样坚固,现在如何?

原来的陶罐易碎,现在如何?

前后对比,让人感慨万千。

课文读到这里,你突然领悟到什么道理?

做人不能骄傲。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一个人可以骄傲一时,但不能骄傲一世。

不能看不起比你弱小的人,不能以强凌弱。

一个东西的优点有时候也会变成缺点。

不是永远是优点。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看一个人要全面去看。

人们应该和睦相处。

四、拓展问题,深层理解

如果这个故事不是这样发展,而是铁罐没有被氧化,一直被人们使用。

而陶罐却被摔碎了。

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

不可以。

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我们假设的是铁罐没有缺点,而陶罐没有优点,那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

因为不能伤害人家的自尊心,每个罐子都有尊严,所有的罐子都是平等的。

说得好,大家都是罐子,虽然特点不一样,但都来盛东西的,彼此是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样你就读懂了陶罐的话。

(出示陶罐的两句话,学生朗读)

“我们生来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看课题,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特点各不相同。

这个意思能读出来吗?

(生齐读“《陶罐和铁罐》”,强调“陶”和“铁”)

再看课题,大家都是罐子,相互是平等的,要和睦相处。

(生齐读“《陶罐和铁罐》”,重读两个“罐”字)

五、布置作业

老师留两个作业:

1.把课文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2.想想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和家境不好的同学,写一篇日记,在班会课的时候和同学讨论。

[板书设计]

平等和睦相处

铁罐看不起奚落陶罐

设计思路

一篇课文,可以教的东西很多,但切忌面面俱到。

到底哪些东西教,哪些东西不用教,要看教材和学生。

上课好比搔痒,要一下搔到痒处才是。

要搔到痒处,就要了解痒处在哪里,这就要深入钻研,参透教材。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抓住这样几个重点,一是学习书面词语,二是理解句子联系,三是领悟寓意,揭示主旨。

一、在揣摩体会中感受和发现词语

这课需要学习的词语包括:

奚落、傲慢、懦弱、轻蔑、争辩、和睦相处、相提并论等,多是书面词语,理解上难度比较大。

怎么办?

挑选重点词语重点理解,其余则放在教学中自然渗透。

问题是如何确定重点词语。

我觉得要考虑三点:

一是对学生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新词语,二是对文本表达具有重要作用的词语,三是学生在学习音形义上有困难的词语。

由此我确定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的词语是三个:

奚落、懦弱、和睦相处。

从文本内容看,这三个词语均含义深刻,并直接影响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怎么教学呢?

“奚落”的教学是两个层次,先是说说意思,这比较抽象;

再进入文中体会铁罐为什么明知故问,理解人物内心,这就有了感受。

“懦弱”一词,引导学生与“弱小”进行对比进行理解。

“和睦相处”一般的理解,重在和平相处,而没有注意“睦”字有亲近的意思,“和睦”正是和平而亲近的意思,这让铁罐无法接受。

对于其他词语,则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理解,教师稍加点拨。

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不是说说大概意思就行了,而是应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词语的存在,在词语的表达方式上揣摩体会并确有发现才行。

二、借助情节发展感受句子之间的联系

中年级教学中,读懂段落并运用段落去表达是读写训练的重点内容。

这篇课文在三年级上册,我觉得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以后理解和学习段落做铺垫。

怎么让学生去感受呢?

课文第一个场景里,铁罐的语气神态变化十分明显,由奚落,到恼怒,再到火冒三丈,程度层层加深,这是许多老师都注意到的,但铁罐为什么如此,却容易被忽略。

而这正是要引导学生理解的。

我让学生感受铁罐恼怒和火冒三丈之后都会问一句“他为什么这样?

”让学生去注意这之前陶罐说了什么话,再读懂是这话里面的哪个词句、哪个意思触怒了铁罐。

这就让学生由对铁罐语气的关注逐步过渡到对铁罐语气变化原因的揣摩上来,感受人物心理,理解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回过头来又促进对课文的朗读。

我觉得这才是语文课上的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教学,这也是学生在课前读过许多遍也没有参透的意思。

这样教,学生就会在课上对课文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同时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

当然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参透才行。

三、领悟寓意,揭示主旨

每一篇寓言故事都要说明一定的道理,本篇寓言寄托的道理可以理解为这样三个方面:

哲理1:

事物的强弱或者人的长处和短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要发展地看问题。

哲理2:

每个事物或者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全面地看问题。

生活启示:

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更不能恃强凌弱——要和谐相处。

但是,这篇寓言在说明哲理时对人物的语气、表情、语言都作了生动细致的刻画,从而展现了一幅强势者肆意欺凌弱势者的画面,如铁罐无缘无故地挑衅,侮辱对方时丝毫不留情面,显示自己不可一世,强调自己身份不一般,强调别人没有资格和自己说话甚至没有资格表达观点,直至最后欲将对方置于死地,其描述形象的逼真程度已远远超出了表现寓意的需要,让人不由得去猜测这是否就是一段真实社会生活的记录。

而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人和事?

有,是文革。

后来,我找到作者黄瑞云的文章《〈陶罐和铁罐〉诞生记》。

该文开篇就写到“《陶罐和铁罐》写于1969年,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印证了我的猜测。

文章表面上是寓言,更深一层是杂文,表达作者对压制欺凌知识分子、拿知识分子不当人的社会现象的厌恶,还预测了社会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