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083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docx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

绪论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功能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容

一、职业

二、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职业教育学

五、职业教育的特性

六、职业教育功能

七、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问题1:

职业

一、职业的定义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二、职业的特征

1.目的性特征

2.社会性特征

3.稳定性特征

4.规性特征

5.群体性特征

三、职业分类

1.中国职业分类

1999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颁布《中华人民国职业分类大典》:

我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八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

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49个细类;

第三大类: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

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

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小类,1个细类。

2.国外职业分类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其划分职业的标准有所区别。

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在国外一般将职业分为三种类型。

(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和层次进行分类。

可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

(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

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与些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3)《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共分四个层次:

大类、小类、细类和职业项目。

大类主要分为:

①立法者、高级官员和管理人员;

②专业人员;

③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

④职员;

⑤服务人员和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

⑥农业和水产业技术工人;

⑦手(工)艺人和有关行业的工人;

⑧设备与机械操作工和装配工;

⑨简单劳动职业者;

⑩军人。

四、职业的演变与发展

1.创造全新的职业;

2.经过更新的职业;

3.经过分化的职业;

4.消失的职业。

问题2:

教育

一、教育的含义

教育(广义):

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教育(狭义):

指学校教育,即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很强的实践性,在阶级社会里还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二、教育的组成要素

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

教育者、教育中介和受教育者三个方面。

三、教育的主要形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问题3:

职业教育

一、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1.狭义(如前联)

这种观点把职业教育局限于培养工人和农民的畴,认为这类人才的培养不需要接受高等层次的教育,把职业教育归为中等教育畴。

2.广义(如南斯拉夫)

这种观点把职业教育定义得非常宽泛,认为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它是相对于文化基础教育而言的,因为所有专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职业岗位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职业倾向。

3.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中国等)

这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它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形式,前者是培养工人和农民的教育,后者为培养技术员、工程师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含义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三、职业教育的不同称谓

1.技术和职业教育

指包括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技术入门教育、准备从事某项职业的职业技术准备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三个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4年10月17日至11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修订方案)》

2.职业教育(德国、美国等)

泛指除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以外的为培养职业能力而进行的教育。

3.我国历史上对职业教育的称谓

实业教育、百工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根据1996年5月15日中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国职业教育法》,目前基本上将“职业技术教育”改称为“职业教育”,其涵与职业技术教育完全一致。

(1)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对职前、职后的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总称。

包括进行科学、技术学科理论和相关技能学习的技术教育以及着重技能训练和相关理论学习的职业教育。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同义。

技术职业教育是我国对此的提法,简称“技职教育”。

(2)技术教育

一般把进行科学、技术学科理论和相关技能学习,培养技术人员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

以区别于运用科学规律阐述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科学教育。

(3)职业教育

一般把着重技能训练和相关理论学习,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称为职业教育。

 

问题4:

职业教育学

一、学科性质与地位

“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下属的17个二级学科之一。

是职业教育师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二、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职业教育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三、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2.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3.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掌握职业教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职业教育素养。

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同时为学生学习职业教育的其它学科奠定基础。

五、职业教育学课程容

第一部分:

职业教育基本原理(含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职业教育功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

第二部分: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含实践性教学等);

第三部分:

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含德育论、职业指导等);

第四部分:

职业教育工作(含教师、班主任以及职业教育科研等)

 

问题5:

职业教育的特性

一、社会性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是指把职业教育置身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使学校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这种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规模、办学形式、培养人才的周期、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任用、教学组织安排等都要体现市场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职业性

指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性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

三、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是指职业教育应从应用和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特点。

二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四、终身性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形成了终身教育思潮,其主要倡导者是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长,法国的保罗·郎格郎。

他认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是贯穿人的一生。

今后的教育应当使处于各年龄阶段的人们,能够在最适当的时期和场所,接受最适当的教育。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了他的终身教育的提案,这一提案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

此后,终身教育思想就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导方针。

教科文组织在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修订方案)》充分“考虑了当前必须把教育看成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因此,“对职业和技术教育进一步理解为:

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某一职业领域就业准备的手段;是继续教育的一个方面。

 

问题6:

职业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又称“教育作用”或“教育职能”,是教育本质的一种体现。

教育功能:

指的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

教育,1997:

747

职业教育功能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职业教育功能容主要包括:

个体的育人功能

政治功能

社会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二、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即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

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德育”和“智育”两种主要的手段来实现的。

1.职业教育德育

职业教育德育包括以下容:

行为道德规、遵守法令、职业观、职业道德以及冶情操等容。

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外出参观、现场实习等方式进行职业教育德育。

2.职业教育智育

职业教育智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术和技能。

三、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系统对教育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利用政策、法律、拨款等手段决定它的发展方向、确定教育方针,以及出台相应的制度规。

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运用教育的力量可以把特定的政治意识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逐渐适应并自觉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

四、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

1.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特指它对于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所能起到的作用。

更具体地说就是开展职业教育如何有助于形成现代社会分层,促进个体向上的社会流动。

2.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即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3.社会流动

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层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它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参与社会流动的条件与机会。

但对个体而言,职业教育是促进向上流动的作用是有限的。

五、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从理论上说,专门化的教育应当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因为这是一项与形成劳动力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投资效益主要是通过将特定生产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物化到受教育者身上,即“生产固定资本”的形式来实现的。

“职业教育究竟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学校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别或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究竟谁的效益更高?

 

六、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的涵

一定社会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表现

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世界观、风俗、传统等。

3.文化的载体

生产和生活设施、工具、建筑物、人造环境等。

(物的载体)

文学作品、艺术品、道德准则、政治制度、科技成果等。

(精神载体)

教育的一般文化功能

1.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活化文化功能;

3.文化选择功能;

4.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5.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功能。

 

问题7:

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