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0563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综合实验任务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某网络中有四台路由器互联,其中R1和R2,以及R3和R4之间是通过串行电缆连接,而R2和R3之间使用的是快速以太网连接,每个路由器各自连接一个本地局域网。

步骤1:

分配IP地址

(1)本实验中所有地址都从172.16.0.0/16中分配,不能用到其它地址。

R1所连的本地局域网中的主机数为10,R2所连的本地局域网中的主机数为50,R3所连的本地局域网中的主机数为100,R4所连的本地局域网中的主机数为200。

(2)要求地址分配从172.16.0.0开始向后分配,先分配主机数多的子网,然后依次类推,最后分配最小的路由器互连的子网,一共7个IP子网。

(3)地址借位必须按照最节省的方案来执行,并且所有0子网都可以使用。

配置地址时按照以下原则:

路由器接口地址使用本子网第一个可用的IP地址,测试用的PC使用第二个可用的IP地址。

步骤2:

配置静态路由

要求该网络使用静态路由互通。

尽量优化路由配置(提示:

stub路由器尽量使用缺省静态路由,另外注意下一跳表示时使用接口还是地址)。

其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静态路由示意图

2.RIP实验

Device

Interface

Description

IPAddress

SubnetMask

DefaultGateway

R1

Fa0/0

连接LAN

所有设备的IP都使用以172.16开头的地址,即所有子网都是从172.16.0.0/16借位得到的。

拓扑中每个局域网要求的主机数量在拓扑图中有说明(PC图标下面的文字)

F0/1

连接R2

R2

连接R1

S0/0/0

连接R3

R3

PC1

NIC

 

PC2

要求:

1.IP地址的规划参见上表中最后一部分的说明。

2.IP地址规划要尽量节约。

3.避免不必要的路由流量发送到局域网中。

(passive-interface)

其拓扑图如图1-2所示:

图1-2RIP实验拓扑图

3.OSPF实验

F0/0

连接R4

10.0.0.1

255.255.255.252

连接LAN1

本子网有20台主机,本接口使用第一个主机地址

10.0.0.5

连接LAN2

本子网有50台主机,本接口使用第一个主机地址

<

āstrong>

10.0.0.9

连接LAN3

本子网有100台主机,本接口使用第一个主机地址

R4

10.0.0.2

10.0.0.6

F1/0

10.0.0.10

测试PC所使用的地址均为所在子网的最后一个可用IP地址。

(1)拓扑中R1、R2、R3均和R4相连,构成一个星形拓扑。

R1、R2、R3分别连接一个LAN,所有LAN内的主机使用的地址从192.168.0.0/24中获得。

(2)路由器之间的互连地址使用私有地址10.0.0.0/8,在上表中已列出这些地址的分配。

(3)本网络使用OSPF协议互通,路由进程号使用1(注:

路由进程号可以不同,这里规定为1是为Packettracer判题方便)。

(4)要求所有网络配置为单区域0

(5)在配置network命令时要求后面所跟的网络范围和接口的子网一致,如接口地址为202.112.10.1/27,则写成network202.112.10.0255.255.255.224area0。

(6)管理员用配置命令手工指定router-id,R1为172.16.1.1,R2为172.16.1.2,R3为172.16.1.3,R4为172.16.1.4。

(7)避免不必要的路由流量发送到局域网中。

(8)分配地址按照从大子网到小子网的原则,尽量节约地址。

(可以使用子网0)

检测:

(1)在路由器上使用showiproute观察路由表,看看是否学到“O”的路由。

(2)使用showipospfneighbor命令观察邻居表,看看邻居的RouterID是什么,即router-id命令是否起作用,如果没有起作用,想想是什么原因及如何解决。

(3)在PC之间使用ping命令检验连通性,访问成功,则证明配置正确。

其拓扑图如图1-3所示:

图1-3OSPF实验拓扑图

4.综合实验

设备

接口

描述

Core

连接Server

202.112.10.1

255.255.255.0

连接OSPFBorder

10.0.0.18

S0/0/1

连接EIGRPBorder

10.0.0.22

OSPFBorder

连接OSPF1

连接OSPF2

连接Core

10.0.0.17

OSPF1

本子网有40台主机,本接口使用第一个主机地址

OSPF2

E0/0/0

EIGRPBorder

连接EIGRP1

连接EIGRP2

10.0.0.14

10.0.0.21

EIGRP1

本子网有60台主机,本接口使用第一个主机地址

EIGRP2

10.0.0.13

PC3

PC4

PC5

PC6

Server

202.112.10.2

实验模拟了一个企业网,企业网分两个区域,一个区域因为都是Cisco的设备,所以运行EIGRP协议,另一个区域因为有其它厂家设备,所以运行OSPF协议,两个区域通过Core路由器互连,详细连接请参见本例的拓扑图如图1-4。

(1)IP地址规划

a.本拓扑中使用的部分地址在上表中已经列出,请按照该表配置对应接口。

b.OSPF区域中的LAN用户地址范围为:

192.168.0.0/24,EIGRP区域中的LAN用户地址范围为:

192.168.1.0/24。

c.分配地址时按照从大子网到小子网的原则分配,比如在OSPF域中,先分100个主机的子网,然后是50台的,最后是40台的。

d.路由器接口地址使用本子网第一个可用的IP,主机使用最后一个可用的IP。

(2)OSPF区域配置

a.在OSPF1、OSPF2和OSPFBorder(不包括S0/0/0接口)三台路由器上运行OSPF协议。

b.OSPF路由进程号使用1(注:

c.要求所有网络配置为单区域0

d.在配置network命令时要求后面所跟的网络范围和接口的子网一致,如接口地址为202.112.10.1/27,则写成network202.112.10.0255.255.255.224area0。

e.指定OSPF1、OSPF2、OSPFBorder三台路由器的RouterID分别为172.16.1.1、172.16.1.2、172.16.1.3。

f.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路由流量(passive-interface)

(3)EIGRP区域配置

a.在EIGRP1、EIGRP2和EIGRPBorder(不包括S0/0/0接口)三台路由器上运行EIGRP协议。

b.EIGRP路由进程号使用1。

在配置network命令时使用主网号。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路由流量(passive-interface)。

在相应接口上进行总结以减少路由表。

(4)静态路由配置

a.OSPFBorder、EIGRPBorder和Core路由器之间使用静态路由。

b.在OSPFBorder、EIGRPBorder上把静态路由注入到各自的动态路由域中。

(OSPF使用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EIGRP使用redistribute命令。

(5)检测:

a.两个区域的PC都要能够访问到Server。

b.两个区域的PC之间也要能够互相访问。

图1-4综合实验拓扑图

四、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1.封面

封面内容:

1)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题目

2)专业、班级

3)姓名

4)课题分工

5)课题组成员

6)指导教师

7)完成日期

2、摘要,关键词

3、正文

4、综合实验体会

5、参考文献

说明:

基本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

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

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中间用逗号相隔。

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6、综合实验报告可书写于专用课程设计报告书,建议网络拓扑结构图打印后粘贴于说明书上。

也可使用B5打印稿,左侧装订,但要统一。

7、可最多3人合作完成一个题目,但必须注明每人所完成的模块或工作,每人均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五、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方案、设计报告(说明书)和设计答辩质量,参考学生出勤情况、工作态度、文明作风等,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

六、注意事项

1.严禁抄袭,复制设计内容,查出后相关同学设计成绩以零分处理。

2.最多3人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