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02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

《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doc

分析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使用策略

数学工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内涵。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转化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智慧大部分来自他们的手指,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手在课堂上动起来,获得体验和感悟。

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工具的使用真的能如此完美地发挥“灵丹妙药”的功效,达到我们美好的初衷吗?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成为课堂学习中的“绊脚石”,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觉得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具学具,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

所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

比如学习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用喜欢的学具摆出相对应数量,然后再把两堆东西合起来(加),从一堆中拿走一部分(减)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再比如学习“认识立体图形”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子、魔方、茶叶罐、积木、乒乓球等。

学生在操作这些物体的过程中,对立体图形有了清晰的认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二、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

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处理遇到的问题。

三、教具在使用时要适时取出和收回,教具的适时呈现和收回是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小细节,如果注意不到就会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上课老师带上教具,有部分同学就去看老师的教具然后开始议论,这部分学生的“小动作”又吸引了更多学生的注意力。

这些演示过的实物继续摆在讲桌的显眼位置,严重影响了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削弱了教学效果。

同样,教具在使用时过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也是不妥当的,所以我们不应忽视这些小细节,以便直观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教具带到课堂后,应搁置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并展现在学生都能看得到的位置,用完之后,应立即收起,以避免干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削弱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工具的选择与使用都应注意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上来,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适当适时选用,讲究使用的艺术性、示范性及启示作用,这样才能将愉快教学法在使用教具这种形式和手段的教学中得以渗透和体现,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