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0158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Word格式.docx

“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

乃是小说。

人生是短暂的、有缺憾的。

小说:

最丰富、最具体、最真实的人生。

(生活的教科书)

小说用虚拟的方式丰富人类的人生体验。

加缪说:

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二、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源头(远古神话)-----雏形期(魏晋南北朝:

志人志怪小说)-------定型期(唐:

传奇)------发展期(宋元:

话本)-----高潮期(明清:

章回小说)

近代小说:

问世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的小说,通常被称为近代小说。

现代小说:

五四运动(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这一阶段的小说被称为现代小说。

当代小说: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小说被称为当代小说。

三、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

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

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

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4)按表现手法分:

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

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小说节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四、小说3要素

小说有3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物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的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既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

既可正面起笔,也可侧面烘托。

2.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功的关键。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前边有序幕,后边有尾声。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3.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第二课时

一、小说的阅读方法—“四步法”

依文体特征和命题点来读文

高考命题是扣住四个关键词进行的,我们读懂一篇小说也需要扣住这四个关键词。

第一步 把握情节

小说的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

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

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

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

理清作者行文的情节脉络,既是小说阅读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前面还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

概括每一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对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而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

第二步:

理解人物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

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逼真、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

注重小说描写的类型,如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所以在阅读时也需要关注作品中的相关语句。

认识了人物,就能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或人物成长史思考其背后隐含的人生或社会问题。

第三步:

联系环境

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

第四步:

思考主旨

“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作品都要折射社会或人生的某一方面,小说也不例外。

而小说的主旨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

所以考生在阅读小说,思考其主旨时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

综合考虑后,思考其反映社会的某一方面或折射人生的某一问题,这样主旨就弄明白了,小说也就读懂了。

二、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

例文:

《战争》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

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

”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学生复述情节。

3、学生讨论问题,互相取长补短。

4、教师尝试答题,教师点拨指导。

答题点拨:

[读文技巧]

第一步:

把握情节

第1自然段点明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我”,扣题点出了对战争的态度。

第2自然段至第10自然段,写因接线生的失误让“我”与女主人公相识,可以归为一个层次,这属于情节的开端部分。

第11自然段至第14自然段,写两人第二次通电话,由相识到相知,可以归为一个层次,属于情节的发展部分。

第15自然段至第16自然段,写由于两人有共同的话题,两人通过电话,发展到相恋。

这两个自然段可以归为一个层次,属于情节的再发展部分。

第17自然段至结尾,通过电话声音的变化,一步步展现出战争夺取了女主人公的生命,整个故事结束,这归为一个层次,这部分属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通过切分层次,理清故事情节,并思考情节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及作用,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

(1)题的A、D两个选项。

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

女主人公;

线索人物:

“我”;

物象:

电话。

通过女主人公对待母亲、儿子的事件,可以看出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

通过“我”的感受,可以看出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对她的描述中,“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可以看出她善良真诚、理性克制;

通过二人的通话,可以看出她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关注了女主人公的这些方面,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

(2)题。

再理解线索人物“我”的语言及作用,就能确定第

(1)题B、C两项的正误。

思考物象“电话”在对主人公、故事情节以及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3)题。

故事发生的时间1941年9月和地点伦敦,交代了小说的社会大环境,这样就便于展开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理解主人公为什么会在战争中相恋。

(1)人物和情节方面,从人物的结局思考社会:

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战争残酷,反对战争的主题不言而喻。

(2)环境方面,从社会角度思考:

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已经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小说的主旨。

(3)小说的题目,也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主旨是通过主要人物形象和人物悲惨的结局(情节)反映出来的,也是作者写作意图所在,这也是第

(1)题的E选项和第(4)题的答案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