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论文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论文5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论文5篇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言之“,全媒体”指的是运用多种媒介表现手段,展示传播内容,并利用不同媒介形态进行传播的形态和策略。
二、全媒体时代的特征“全媒体”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全”字当中。
从传播载体来看,“全媒体”囊括了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平面媒体等传播媒介中的多种形态,涵盖了现有传播技术所能提供的几乎所有种类。
从传播内容上看,“全媒体”将文字、声音、影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综合。
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具有单一媒体无法比拟的多样性。
媒介的融合使受众能更及时、多角度地获得信息,给受众带来更多听觉、视觉体验。
“全媒体”在实践当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是传播时空的改变。
媒介的融合使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压缩和拓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
通过信息的传播,人们可以跨时间、跨区域地进行交流。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和网络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短信、彩信、互动式语音应答、手机网络、拍照、摄像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在“全媒体”时代里同时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传递等功能。
人们可以携带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当中,不再受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在传播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凸显出媒介融合的优势。
信息传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人类实现了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资讯的梦想。
二是传播网络的扁平化。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生产和传播,均可以通过网络平行地传递。
身处在这张传播网络上的每个个体,都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必将越来越显著。
在这种变化中,用户对于信息传受的控制权不断加大,每个人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网络。
”在这种趋势里,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开放,互动性也大大增强。
与传统媒体“灌输———接受”形成的单向级差传播模式不同,“全媒体”的传播遵循多向的扁平化原则。
人人均有传播的权力,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个体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变得微妙起来。
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将自己的意见公之于众,个体建立起与公共空间的联系,通过获得其他受众的关注与评论实现自身在传播网络中的价值。
三是服务的个性化。
“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全媒体’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全媒体’技术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用户,这是它与传统传播方式的根本区别。
”“以用户为中心”的倡导得益于技术赋予了实现多样化需求的可能。
“终端的便捷化、差异化需要传媒产业不仅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还要满足个性化的要求”。
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价值无疑超过传统媒介所提供的无差别、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价值。
“向下挖掘,专注于自己所在地域、社区的社会需求,以这部分的用户群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为半径,整合各种相关的资讯,形成量身定制的服务,无疑是今日传媒业追求稀缺性的一种有空间、可操作的切实选择。
”人们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内容,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业或需要,定制、选择个性化的服务,从一些特定的内容模块自由选择信息的接收时间、内容、地点以及媒介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并且通过增值服务技术,个性化需求在“全媒体”中能够更加明晰和准确量化。
三、”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道德思想出现的变化康德将道德比作宇宙星空,是值得敬畏和探索的东西。
道德“最集中地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最深刻地标记着每一社会的人文精神,最充分地折射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意义的话语。
”⑥在经济社会巨大变革下的“全媒体”时代里,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人的身体、欲动、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本身的转变;
不仅是人的实际生存的转变,更是人的生存标尺的转变。
”青少年处在道德形成的前期阶段,“全媒体”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养成造成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道德约束缺失。
“全媒体”环境下创作什么、发送给谁、何时发送,已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受外力的强制规约。
这些个性化、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使信息传播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社会道德约束力。
在扁平化的传播网络中,人们在信息传播中能够摆脱专业的媒体组织而掌握信息的话语权。
这样一来,信息的权威性逐渐分散,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一个嘈杂的道德场域。
在这其中,不乏有人肆意传播非道德和虚假信息。
“体现在为追求经济利益或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不择手段制造事件,伦理道德被商业利益所替换并覆盖。
”“全媒体”造就了高度自由的空间及便捷的条件,但也使青少年接触到负面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抑制青少年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
第二,价值判断模糊。
“全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打破了原有国家间存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隔阂,实现不同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
以网络为例,“道德标准不再仅仅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正确与错误、善良与邪恶、高尚与普通的评价关系,而是在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量陌生的人之间间接的交往关系。
”交流必然蕴含矛盾,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主流与支流、先进与落后、吸收与排斥等一系列关系“。
全媒体”条件下,主流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价值判断上存在差异,成为自媒体的个体与其他受众之间存在着观点的矛盾,国外媒体与国内媒体之间也存在矛盾。
对于青少年而言,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极易模糊价值判断,甚至在青少年中出现“带有标新立异色彩的叛逆和异类思想与行为,反而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鼓励。
”第三,情感冷漠。
“全媒体”为青少年带来跨时空、跨地域、即时性获取信息的美好生活体验,使青少年更容易依赖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论坛等媒体工具来进行交际。
人与机器的接触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却变少。
在网络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交流。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与他人面对面对话时,不会单凭语言进行信息交换,往往通过对方的动作、表情、声音的抑扬顿挫、着装修饰等揣摩对方的为人和态度,并在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将情感传达给对方,使对方的情感趋同。
”人际传播能够传递情感给他人“,全媒体”提供的便捷性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的通道。
青少年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尤高,沉迷于“全媒体”创造的虚拟世界当中,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的抽离。
表现为对现实生活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
第四,意识极端化。
“全媒体”是一个提倡解放个性、张扬自我的时代。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催生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以来,技术哲学反思了技术理性至上对人文精神的侵蚀。
“网络背景下人的异化具有多种形式,一是极化(polarization),指网络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增益社会的传播出发点产生偏离。
二是虚实难辨和人处于受柔性控制的处境。
”“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
”在“全媒体”条件下,网络的“极化”作用更强。
传播手段的丰富扩大了信息接受面,全时空、跨地域的传播形态挤占了受众的思考,人们更易被导入极端的偏向。
青少年阅历浅,缺乏深刻的思考能力,在频繁的网络互动中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更大。
诸如“微博直播自杀”、“网上卖淫”、“暴力人肉搜索”等极端行为层出不穷。
四、“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道德教育路径思考“道德教育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
”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一生的行为选择。
因此,道德养成的好坏取决于青少年时代接受的何种道德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里,媒介形态出现了高度的融合趋势,应当看到,“全媒体”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全媒体”的开放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全媒体”的即时性能够使信息快速地从教育者到达青少年。
此外“,全媒体”包含的个性化和互动化特征,能够丰富青少年的选择,更新学习方式。
概言之,“全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形式和时空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缝隙。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真空,例如假期、放学时间等。
“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脱节现象。
一是三者之间存在教育理念分歧。
二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盲点。
三是社会教育乏力。
”“全媒体”存在全时空传播,信息穿透能力强等特征。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缝隙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造成漏洞。
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缝隙需要延伸学校教育的范围。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形成“高势位”的教育形态,掌握“全媒体”时代里道德教育的主动权。
利用媒体传播当中的新技术,结合传统平台的权威性和虚拟平台的便捷性,创新道德教育的全新平台,让德育信息在学校之外也能覆盖到学生当中。
如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媒体灵活、快捷等特点,向学生推送道德行为规范,掌握道德思想话语权。
制作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动画等,把乏味的传统文字教育转化成富含感染力的多媒体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其次,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仅次于学校的居留场所,“家庭不仅能满足家庭成员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各种需求,还能满足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是道德教育的理想之地。
“良好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
”但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父母与青少年的沟通缺乏、父母与学校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
青少年出现的情感冷漠,与长期疏远与家人的关系有很大联系。
“已有研究表明,很多青少年感到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和问题。
青少年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缺乏沟通,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
”“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的沟通交际更依赖于基于电子技术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变少。
青少年在家中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成为“全媒体”时代重要的“人与人”交流模式。
父母应当重视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人情伦理,避免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丢失人文精神,以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
此外,家长与学校之间应当建立沟通和联系,设立青少年道德“问题———反馈”互动机制。
再次,形成社会教育合力。
社会教育是一切社会文化组织对社会成员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活动。
在“全媒体”时代形成青少年社会道德教育的合力需要社会成员的自律和政府机构的监管。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要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综合发挥作用。
社会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成员的自律指的是媒体内部要严格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化青少年。
政府的监管指的是政府应结合“全媒体”环境下道德约束缺失、价值判断多元化等新特点,建立健全媒体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网络环境、虚拟社区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媒介环境中的话语权。
第二篇: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思考一、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第一,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不足与偏差,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来说,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较大,一些家庭因素往往能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如果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较好的话,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就相对较高。
第二,部分学校对青少年的道德教学不够重视,且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有的学校认为学生在学校的目的是学习文化课知识与参加考试,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主要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或者是由其他教师代课,学校没有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导致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完整。
第三,受到社会不良气息和不良风气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很多传统道德观念被抛弃,而且新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面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青少年往往难以抵挡诱惑,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都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二、强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1.建立真实的科学幸福观。
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加强道德教育时,需要让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建立一个真实而科学的幸福观,让青少年快乐健康的成长,并是让他们追求享乐主义,也不应该是家长的追求目标,而是青少年的追求、爱好、选择与理解。
应该让每个青少年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与情趣,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感,感受到突破困境与成功对抗挫折的快乐,在能够承受的挫折范围之内,每天都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与生活的新奇。
同时,应该让青少年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拥有一颗博爱的心,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幸福感,让真实而科学的幸福观成为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快乐生活的一种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能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事物,追求适当而合理的幸福,不能被享乐主义冲昏头脑,建立一个真实的科学幸福观。
2.赋予青少年一定的空间。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心理情绪起伏较大,而且在学校生活中,学习任务繁重,还需要面对各种考试、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不少青少年都不堪重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因此,在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中,家长与教师需要赋予青少年一定的自由空间,对于家长来说,不能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帮助他们释放学习压力,享受美好的家庭生活;
对于教师来说,纯粹的减少作业量并不是唯一途径,需要在教学方式和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或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增添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课外作业的多样性,设计一些实践、调查和研究类型的作业,让青少年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通过缓解压力强化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3.全面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时,需要多方位、全面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家长、学校和社会,从各个方面都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仁爱和诚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让青少年把这种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让他们学习关爱他人和关注自己,承担历史使命与责任,这是培养青少年仁爱观的重要内容。
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各个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荣辱教育、革命教育、集体教育和爱国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磨练意志、培养品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与理想信念。
另外,家长、学校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在生活和学习中各个方面都渗入思想品德教育,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民主平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逐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总结总而言之,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各个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家长与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
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出发,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篇:
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探析一、底线道德教育哲学视域的可能人本质上是二重性的存在。
人的生活需要物质资料生产的事实决定了人不能与他人分离。
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人与社会相互依赖和联系。
马克思对此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也就是说人是个体和社会存在物的混合体,需要个人、社会的二重利益。
人的个体性决定个体需要和个体利益;
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利益和需要组成了社会共同利益和需要。
社会与个体利益的存在和发展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在统一方面,个体利益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社会利益如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个体利益实现条件发生改变;
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体利益,社会利益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社会个体利益。
在对立方面,社会利益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累加。
社会利益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特点,个体利益具有暂时性和局部性特点。
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很有可能会导致个体利益的减少,甚至会牺牲某些个体利益,这就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和矛盾。
底线道德就蕴含在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互利是底线道德行为的主要动因。
底线道德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既可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又可以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促使权力、义务平衡和利益均衡。
如欠债就要还钱,若欠债不还,就突破了底线道德的底限,不仅在良心上受到谴责,更要承担法律责任。
人在社会中履行了义务,就有权利得到本应获得的利益回报,不论是对个体还是社会均可有获取正当权益的保证。
底线道德的这种互惠性能够普遍约束人们的行为。
因为只有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主体才会采取具体的行为,将动机落到具体行动上。
当然,这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可能是完全为了个人利益、有些人是崇高道德追求的体现。
总而言之,人存在的二重性和需要、利益的二重性是底线道德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二、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1.社会和谐的需要“和谐”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内在追求。
儒学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存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
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
人伦道德,乃宇宙本根之流行发现。
”从古至今,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倡导,也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属性,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当下,“道德至善”环境下的社会“大和谐”是一种道德理想,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远远未达到“道德至善”的标准。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超越现实,要根据现有的道德情况。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竞争和合作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行为。
人们常常与陌生人竞争和合作,如果缺少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合作往往会伴随着猜疑,竞争往往会变成摩擦,此时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就是空中楼阁。
如果想在市场中建立正常的人际秩序,那就必须建立一个大家认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全体成员所承认和尊重的标准。
底线道德就是这种标准之一。
第二,社会生活和谐建设的需要。
物质生活的富裕带来了人际关系的愈加复杂。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急切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序的生活秩序和顺畅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际交往的健康运行。
但这种秩序并不能自动生成,需要每个社会个体自觉地创造和保持。
底线道德产生的主要诱因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底线道德缺失,出现了许多本不应出现的现象,如邻里的陌生,朋友的虚假,秩序的混乱等。
如果每个社会的个体都能遵守底线道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不应发生的矛盾才能避免,和谐的社会秩序亦能实现。
2.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必要条件。
这种对社会的依赖要求个体认同和接受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底线道德,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社会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守程度。
无论什么社会,都无法忍受随意践踏社会行为的人长期存在。
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良好的底线道德教育,就不可能遵守底线道德规范,将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缺少同事的合作、生活中缺少朋友的帮助。
试想,此人如何能在社会中立足。
实际上,人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认同和内化社会底线道德的过程,当行为符合底线道德,就会被其他成员接受,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如违背社会底线道德要求,就会被其他成员抛弃,产生失落感,不能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才会有高层次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开始的。
道德需求亦是如此,个人的道德建构往往起始于底线道德(道德初善),之后是一般的道德规范(道德再善),最后形成崇高的品质(道德至善)。
底线道德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是人实现“道德至善”的出发点。
如果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实践中发生“异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发展中的青少年,拥有更多的梦想,向往高尚的道德情操,但这个境界不是短时期教育就能达到的,要从满足底线道德开始,从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初善”开始,慢慢形成适应社会和适合自己的道德体系。
3.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实需要学校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熟悉公共生活规则,发展智力,增强体力。
但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规则相互交织,往往造成青少年思想上的冲突和心灵上的困惑。
杜威对此曾指出: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
”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化人格,是一项陶冶情操的工作,更是学校的职责。
人的价值观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层次更加分明,价值观多元化明显,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导致青少年不能理性的判断,是非感、善恶感、荣辱感、公私感、义利观、得失观等方面模糊不清。
这就要求学校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底线道德教育。
如果道德教育目标过高,一味地追求“道德至善”,与青少年的需要严重不相适应,必然会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匮乏和“道德初善”的遗失,陷入道德困惑,这也是青少年道德品质不断下降和社会道德滑坡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当前社会急需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群的基础道德巩固道德防线,特别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学校要及时改变道德教育理念,区分道德层次,实施具有普遍适应功能的底线道德教育。
三、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现存的主要问题一是严重利己,诚信缺失。
如今,社会诚信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亦被称为“诚信危机”,在不断地腐蚀社会道德。
“诚信危机”以成年人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