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9631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矿物质与微量元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摄入体内的矿物质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天天都有必然数量从粪、尿、汗、头发、指甲及皮肤粘膜脱落而排出体外,因此矿物质必需不断地从膳食中供给。

2.矿物质在体内散布极不均匀。

如钙和磷要紧散布在骨骼和牙齿,铁散布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钴散布在造血系统,锌散布在肌肉组织等。

3.矿物质彼此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如膳食中钙和磷比例不适合,可阻碍该两种元素的吸收;

过量的镁干扰钙的代谢,过量的锌阻碍铜的代谢;

过量的铜可抑制铁的吸收。

4.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量易产生毒性作用,如硒易因摄入过量引发中毒,对硒的强化应注意用量不宜过大。

(四)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矿物质(无机盐)不能产生热能,但无机盐在人体内有十分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矿物质是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如Ca、Mg、P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份;

P、S是组成组织蛋白的成份。

(Fe是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重要成份;

胰岛素中含有Zn等。

2.矿物质调剂细胞膜的通透性。

维持着细胞内、外液酸性和碱性无机离子的浓度,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体内酸碱平稳。

3.维持神经和肌肉兴奋性。

在组织液中的各类离子,专门是维持必然比例的钾、钠、镁离子能够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4.无机盐是组成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重要成份。

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系统中的铁,甲状腺素中的碘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的硒。

由于新陈代谢,天天都有必然数量的无机盐通过各类途径排出体外,因此有必要通过膳食予以补充。

无机盐在食物中的散布很广,一样都能知足机体需要。

从有效营养的观点看,比较容易缺乏的无机元素有Ca和Fe,在特殊地理环境或其它特殊条件下,也可能有缺碘、硒和锌的问题。

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青青年,妊妇,乳母,他们易发生铁、钙、碘、锌的缺乏。

二、要紧常量元素

(一)钙(Ca)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要紧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体内,成年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为1200克左右,相当于体重的~2%,是体内最多的矿物质元素。

其中99%的Ca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钙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其中血清钙的浓度较恒定。

这种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的钙称为混溶钙池(misciblecalciumpool)。

并与骨骼中的钙维持动态平稳。

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的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无定形的水合磷酸钙,另一种是结晶状态的羟磷灰石[Ca10(PO4)6(OH)2],它是一种磷酸钙和氢氧化钙的复合物,在骨中占绝大多数。

年轻人的骨骼含无定形状态的钙较多,成熟的骨那么含较多的羟磷灰石。

骨中的钙与混溶钙池中的钙维持动态平稳,骨中的钙从破骨细胞释放进入混溶钙池,而混溶钙池中的钙又沉积于成骨细胞中,这种平稳要受甲状旁腺素,VD和降血钙素的调剂。

例如,当血钙(混溶钙池)下降时,甲状旁腺分泌开始增加,刺激1,25-二羟VD3的生物合成,使Ca在肠道内的吸收和骨骼钙的吸收增加。

相反,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素减少而降血钙素增加。

Ca的更新,成人每日700mg,更新的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

幼儿的骨骼1-2年可更新一次,成人那么要10-12年,40岁以后,骨中的无机物质减少,易显现骨质疏松现象,女性一样较男性明显,故骨质疏松症较男性多,骨质疏松是由于蛋白质合成失调,骨基质不能形成,骨盐无法沉积所致。

(1)钙是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份。

(2)钙与神经(细胞)肌肉的兴奋性有关。

当液体中Ca2+浓度降低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肌肉显现自发性的收缩,严峻时显现抽搐;

假设体液钙增加,那么抑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可是,钙对心肌的阻碍较特殊,钙离子有利于心肌收缩,它与有利于心肌舒张的钾离子相拮抗。

(3)钙参与凝血进程,是一种凝血因子。

(4)钙仍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如三磷酸腺苷酶),另外,钙仍是各类生物膜的一种成份,维持细胞内胶质完整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5)维持体内的酸碱平稳。

钙要紧在酸度较大的小肠上段,专门是十二指肠,被主动吸收。

食物中的钙仅有少部份由肠吸收,大部份随粪便排出体外,钙的吸收需要能量,故要受能量代谢的阻碍,阻碍食物钙吸收的因素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中的钙的浓度和机体的需要情形。

假设其它条件相同,钙的吸收量大致与肠道中的钙的浓度成正比,可是,钙的吸收还要受机体对钙需要情形的阻碍,也确实是说体内钙的水平要阻碍钙的吸收,体内缺钙时吸收率较高。

(2)钙的溶解度。

溶解的钙盐才能被吸收,由于乳酸、醋酸、氨基酸都能与钙形成可溶性的钙盐,因此增进钙的吸收。

另外,乳糖可与钙鳌合,形成低分子的可溶性络合物,也可增进钙的吸收。

而植酸、草酸、膳食纤维、糖醛酸、海藻酸钠、油脂、酒精等,它们与钙形成难于消化吸收的不溶性物质,对钙的吸收有阻碍作用。

(3)VD可增进钙的吸收。

VD对小肠钙吸收的阻碍是通过1,25-(OH)-D3实现的,后者增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钙结合蛋白参与钙的运载以增进钙的吸收。

(4)年龄和肠道状态。

钙的吸收随年龄增加而慢慢减少。

例如乳儿每日钙的吸收量占食物总钙量的60%,11-16岁为35-40%,而成人仅为15-20%,老年人更少。

钙的吸收还与肠道状态有关,假设肠道蠕动过快,那么食糜在肠内停留时刻较短,无益于钙的吸收,如小儿腹泻就容易缺钙。

还有在脂肪消化不良时,也常使钙的吸收减少,其缘故可能是钙与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形成钙皂而随粪便排出体外。

(5)膳食蛋白质对钙吸收的阻碍。

膳食蛋白质供给充沛,有利于钙的吸收,可能是由于蛋白质消化所释出的氨基酸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增进钙的吸收。

钙的排泄要紧有以下途径:

(1)食物中未被吸收的钙,肠粘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分泌未被吸收的钙,由粪便排出,其量与食物钙量有关。

(2)体内代谢的钙由尿液排出,排出量为100-350mg/d。

(3)体内还从汗液排出少部份钙,但对高温作业工人,排出的量高达100mg/d。

(4)乳母还要从乳汁中排出必然量的钙,为150-300mg/d。

(5)其他损失:

理发,剪指甲和皮肤脱落等都要损失少量的钙,妇女月经也要损失少部份钙。

体内钙的储留随供给量提高而增加。

机体对钙的需要也阻碍钙的储留,需要多时,储量较多。

因此,只要食物中钙的供给量超过机体钙的消耗量,那么机体将依照体内对钙的需要,增加或减少钙的吸收,排泄和储留,使成年人维持钙平稳,使正在发育儿童维持正钙平稳。

体内的甲状旁腺,VD和降血钙素对调剂钙平稳起重要作用。

由于膳食和机体存在着许多阻碍钙吸收的因素,加上食物钙的来源不足,和某种生理条件下钙的需要量增加等多种缘故,人体(尤其儿童、妊妇、乳母)很容易显现钙的不足与缺乏症。

正常人的血钙浓度为,在一按时刻内低于此水平常,就会显现神经肌内抽搐,儿童的骨骼和牙齿发育迟缓,严峻的缺钙婴幼儿可显现佝偻病,成人发生骨质软化症及老人显现骨质疏松症。

钙的参考摄入量是按不同年龄时期的每日需要量和食物中钙在体内平均吸收率(20-30%)估算出来的。

我国建议每日钙的供给量为成人800mg,儿童、青青年和50岁后的成年人为机体1000mg,妊妇后三月、乳母1000mg~2000mg。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值为成年人400-500mg/日。

妊妇,乳母1000-1200mg/日。

英国推荐标准为成年人500mg。

妊妇和乳母1200mg。

我国的标准高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主若是我国食物中钙的吸收率较低。

我国谷类的摄入量较高,使钙不易被吸收。

食物中均含钙,以乳类及其制品最好。

因为其含量丰硕,吸收率也高,是人体理想的钙源。

蔬菜和豆类含钙较少,其中草酸和植酸干扰钙的吸收,海产品钙的含量也比较丰硕。

骨粉和蛋壳中含有大量的钙,可作为儿童和青青年钙的补给源。

另外,家庭在烹制排骨和炖骨汤时,加适量的醋有利于钙的吸收。

(二)磷(P)

磷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约占人体重量的1%。

大约有80%~90%的磷与钙一路组成骨骼和牙齿。

其余的以磷脂、磷蛋白及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和血液中。

(1)磷是骨骼和牙齿组成成份。

阻碍磷吸收的因素与钙相似,磷在体内的代谢也要受V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调剂,但磷从尿中排出量比由粪便排出的量大,约占60%

(2)参入能量代谢。

体内磷要紧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许多超级重要的物质代谢进程。

生热营养素的氧化都有含磷化合物参与,热量代谢中的氧化磷酸化及储蓄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中都有磷。

(3)组成生命物质成份。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重要成份,遗传物质DNA和RNA中含有磷,磷仍是脑神经组织和脑脊髓的组成成份。

(4)调剂酸碱平稳。

磷酸盐还参与维持体液酸碱平稳,因为从尿液中能够排出不同量和不同形式的磷酸盐,对机体的酸碱平稳进行调剂。

(5)酶的重要成份。

磷是体内很多酶的辅酶或附基的组成成份,如焦磷酸硫胺素、磷酸吡哆醛、辅酶I、辅酶II等。

人体能利用的磷都是磷酸化合物,吸收的部位在小肠上段,磷的吸收形式要紧为酸性磷酸盐(H2PO4-),维生素D对磷的吸收有增进作用。

磷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它能够同蛋白质、脂肪等结合形成磷蛋白,核蛋白,磷脂等。

也有部份是以无机磷和有机磷化合物形式存在,大多数都能被机体利用。

植酸是植物种子的组成成份,在谷物中含量为10-20%,植酸磷占植物总磷的60-70%,植酸磷的可利用率很低,谷类的磷也要紧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但通过发酵,浸泡,那么可大大降低植酸磷的含量,从而提高磷的吸收率,同时,钙的吸收率也提高。

食用牛奶的婴儿,吸收的磷相当于摄入量的65-75%,食用人奶可超过85%,吃混合膳食的成年人,磷的吸收率为50-70%。

从生理功能来讲,磷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营养学却不过重视它,因为磷普遍存在于食物中,一样不易缺乏。

仅在利用某些药物时,人体可能显现磷缺乏。

1岁以下的婴儿,只要钙能知足需要,磷也能够知足需要;

对成人那么不成问题。

一样说来,若是膳食中钙和蛋白质充沛,那么磷就可知足需要。

多数国家对每日磷的摄入量无规定。

我国规定参考摄入量成年人天天为700mg,美国对此作了规定,成人每日膳食摄入量为800mg,妊妇和乳母1200mg,青春期青年为1200mg,诞生至半岁的婴儿,每日膳食供给量为240mg,Ca/P比值为3:

2,一岁以上儿童为800mg,Ca/P比值为1:

1。

磷的食物来源普遍,瘦肉、禽、蛋、鱼、坚果、海带、紫菜、油料种子、豆类等均是磷的良好来源。

谷类食物中的磷要紧以植酸磷形式存在,不易吸收。

(三)镁(Mg)

人体内含镁20-30g,其中70%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骨中,参与骨和牙齿的形成,25%的镁存在于软组织和肌肉中。

细胞内的镁离子要紧浓集于线粒体中,对很多酶系统,专门对氧化磷酸化酶系统的生活活性更为重要。

它参与了体内的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DNA的合成等。

镁在神经肌肉传导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其它离子如钙、钾、钠一起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和结构,镁缺乏,可使动物发生心肌坏死。

镁摄入量不同专门大,有许多因素阻碍镁的吸收,主若是食物中镁的含量,食物通过肠道的时刻,吸收速度与膳食中钙、磷和乳糖的含量有关。

镁大多数经粪便排出,第二经尿液排出,另外,汗液和皮肤脱屑也要损失一部份。

体内无激素直接作用于镁,只有甲状腺素和降血钙素间接调剂血清镁和尿中镁的浓度。

镁普遍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一样的膳食不易发生缺乏,仅在少数情形下,如长期慢性腹泻,可能致使镁缺乏症;

抑郁、肌无力,表情冷淡,眩晕等,给予镁盐即可改善。

我国无镁的每日膳食供给量标准,大多数国家无正式规定,美国规定成人每日膳食供给量为200-300mg,11岁以上女性300mg,妊妇和乳母略加150mg,9-22岁的青青年400mg,诞生至半岁婴儿为50mg,半岁至一岁为70mg,1-3岁200mg,11-14岁男性为250mg,可供参考。

含镁丰硕的食物有小米,燕麦,小麦,大麦,豆类,肉类和动物内脏,乳中含镁较少。

三、要紧微量元素

(一)铁(Fe)

铁(iron)是人体营养极为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成年人一样含铁总量约为4~5g。

其中73%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存在于肌红蛋白中,铁蛋白和血铁黄素中贮存有%。

铁在人体的散布以肝、脾含量最高,第二为肾、心、骨骼肌和脑。

体内铁含量因年龄、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不同,一样正常男性血清铁为127ug/dl,女性113ug/dl。

体内的铁都与蛋白质结合,无游离状态的铁。

(1)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负责人体内氧气的输送,并将各组织中的二氧化碳送至肺部排出体外,对机体生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由一个球蛋白与四个铁卟琳组成的,与氧进行可逆性的结合,使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的功能,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转运、互换和组织呼吸。

(2)铁是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和肌红蛋白的组成成份,在组织呼吸、生物氧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肌红蛋白由一个血红素和一个球蛋白组成,肌红蛋白的大体功能是在肌肉组织中起转运和贮存氧的作用,当肌肉收缩时释放氧以增进肌肉运动;

细胞色素为含血红素的化合物,其在线粒体内具有电子传递作用,对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3)铁在肌红蛋白中与一氧化氮结合,生成一氧化氮肌红蛋白可使肉制品维持鲜红色,在肉制品加工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红细胞中含铁约占机体总铁的2/3。

铁在骨髓造血细胞中与卟琳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再与球蛋白合成血红蛋白。

缺铁可阻碍血红蛋白的合成,乃至阻碍DNA的合成及幼红细胞的增殖。

(5)参与维持正常免疫、增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肝脏解毒、胆固醇代谢等。

铁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有关,研究发觉缺铁可引发淋巴细胞减少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

另外,研究显示在催化增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脂类从血液中转运和药物在肝脏解毒等方面均需铁的参与。

同时发觉铁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随着铁缺乏程度增高,脂质过氧化损伤加重,铁的缺乏还可使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下降。

人体铁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一是从食物摄取;

二是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铁。

由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铁绝大部份可被机体再利用,合成新的血红蛋白,很少丢失,故正常成年人对食物铁的需要很少,成年男子和绝经期妇女天天对铁的生理需要量为~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大多以高铁状态的氢氧化铁和铁盐的形式存在,即非血色素铁。

动物性铁那么多为血色素铁。

(1)非血素铁

要紧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与其络合的物质有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这种形式的铁需要与有机物分开,并被还原成二价离子才能被吸收。

在酸性介质中的高价铁离子可被还原为亚铁离子。

故胃酸和食物中的有机酸有利于铁的吸收。

硫基化合物(如半光氨酸)和抗坏血酸(有利于铁的吸收),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且还可与二价铁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从而增进铁的吸收。

食物蛋白质也有利于铁的吸收,可能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肽、氨基酸)能够与铁形成可溶性鳌合物。

肉类食物可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肉类中可提高铁吸收率的因素称为“肉类因子”。

在高磷酸盐膳食中铁的吸收减少,因为铁与磷酸根形成难溶性的盐,膳食中植酸盐和草酸(盐)也同铁形成难溶性的铁盐而干扰铁的吸收。

谷类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低,这是因为植酸和磷酸盐含量较高的缘故。

口服碱性药物也会降低铁的吸收。

(2)血色素型铁

血红素铁,是指与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中与卟啉结合的铁。

血色素铁以卟啉铁的形式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在细胞内卟啉被破坏释放出铁,铁与脱铁蛋白结合。

铁的吸收部位要紧在十二指肠,胃和空肠上段也可吸收铁。

一样情形下,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易于吸收。

例如,动物肌肉,肝脏铁的吸收率为22%,血红蛋白为12%,鱼类为11%,蛋类含有丰硕的铁,但其吸收率仅为3%,这是因为它含有一种磷酸糖蛋白,称为卵黄高磷蛋白,可干扰铁的吸收。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的吸收率较低,如小麦为5%,玉米和黑豆为3%,菠菜和大豆为2%,莴苣为4%,大米为1%。

另外,芹菜叶和莴苣叶中铁的含量也比较丰硕,最好能提高其有效的利用。

乳类是一种贫铁食物。

人体铁的排泄要紧有以下途径。

胃肠道粘膜脱落失铁的约天,皮肤脱落屑失铁约天,泌尿道失铁约天。

妇女、月经期妇女,妊妇、乳母、儿童和青青年需要更多的铁才能知足机体的需要。

血红蛋白,原卟啉,血清运铁蛋白的含量和红细胞压积等都能够反映体内营养状况。

血中红细胞数量,红细胞体积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时,称为贫血;

因缺铁所致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

发生缺铁性贫血时表现为乏力、面色惨白、头晕、心悸、指甲脆薄、食欲不振等,儿童易于烦躁、智力发育差。

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的85%是贫血,正常值为:

6月至6岁儿童为11g/100ml,6-16岁为12g/100ml,成年男子为13g/100ml,成年女子12g/100ml,妊妇为13g/100ml。

在发达国家,10-15%月经期女子,20-30%的妊妇,40%的婴儿患缺铁性贫血,成年男性比较少;

在进展中国家数据更高。

据我国有的地域调查说明,妊妇血红蛋白低于11g/100ml者占33%;

有的地域调查说明,婴儿缺铁性贫血为57%。

各地报告的结果不同较大,一样农村高于城市。

贫血的要紧缘故是铁的利用率不高,也确实是说可利用铁的量不足,而不是铁的摄入量不足。

(1)铁的参考摄入量

我国膳食中,血红素铁含量低,估量膳食铁的吸收率约为10%。

我国规定每日膳食铁的供给量,青年男子20mg,青年女子25mg;

成年男子15mg,成年女子20mg,妊妇(3个月以后)及乳母均为25-35mg,新生儿至10岁儿童为12mg,10-13岁为16-18mg。

若是补充铁剂,应注意预防中毒。

(2)铁的来源

膳食铁的来源为动物肝脏,豆类和某些蔬菜,动物血也是铁的良好来源。

乌鱼、虾仁、黑木耳、海带、芝麻、南瓜子和绿色蔬菜等食物中铁含量也很高。

(二)锌(Zn)

锌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

成人体内约含锌克,以肝、肾、肌肉、骨骼、视网膜、前列腺和皮肤中的含量比较高。

通常皮肤、头发和指甲中的锌水平可反映营养状况。

(1)锌是很多金属酶的组成成份和酶的激活剂,在组织呼吸和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70种左右的酶含锌,如碳酸酐酶,DNA聚合酶,乳酸脱氢酶等。

锌的要紧作用(生理)可通过这些酶表现出来。

(2)锌与DNA和RNA,蛋白的生物合成紧密相关。

能增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加速创伤组织的愈合。

(3)锌与免疫功能有关。

能够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体内锌降低时,免疫功能降低。

(4)锌不但阻碍味觉和食欲,还与性性能有关。

锌缺乏时,食欲消退。

唾液内有一种唾液蛋白,称为味觉素,其分子内含有两个锌离子。

锌要紧通过味觉素阻碍味觉和食欲。

第二,味觉素是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营养因素。

缺锌后,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大量脱落,脱落的上皮细胞能掩盖和阻塞舌乳头中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味蕾,不易刺激味觉,进而阻碍食欲。

(5)锌参与胰岛素合成与功能,并阻碍肾上腺皮质激素。

每一胰岛素分子中有两个锌原子,锌同胰岛素的活性有关。

(6)锌还具有能使细胞膜或机体膜稳固化的作用。

维持细胞膜结构,爱惜细胞膜的完整性。

锌与VA还原酶的合成有关,阻碍暗适应能力。

与心血管疾病和癌肿有必然的关系。

锌要紧在小肠内吸收,与血浆里的蛋白或铁传递蛋白结合进入血液循环。

锌的吸收和利用与铁相似,可受多种因素阻碍,钙、植酸盐和食物纤维均能降低锌在肠道内的吸收,尤其是谷类食物中的植酸盐含有量较高,可降低人体对锌的吸收。

植物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是,膳食纤维太高会干扰锌的吸收。

磷酸盐也会干扰锌的吸收。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如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可增进锌的吸收。

铁对锌的吸收有彼此竞争的作用,锌铁比为1:

1时阻碍不大,锌铁比太高阻碍锌的吸收。

牛奶内锌的吸收率较人奶低。

是由于牛奶中的配体分子量较大,不易吸收。

锌的吸收也要受到肠道粘膜细胞含锌量的操纵。

锌要紧由粪便、尿液、汗液等途径排泄,女性月经和乳汁中排泄必然量的锌,男性精液中锌的含量很高,指甲和头发中也有部份锌。

在某些条件下,如长期食含植酸较高或含锌量较低的食物,或处于某些疾病状态,都可能发生锌缺乏,此病要紧发生在儿童和青青年,因为儿童和青青年发育比较旺盛,对缺锌较灵敏。

要紧表现为:

儿童生长发育停滞,骨骼发育障碍,形成侏儒状态,脑垂体调剂性能障碍;

食欲不振,味觉与嗅觉消退;

皮肤干燥粗糙,脱发、创伤难愈合;

男性性成熟推延和性腺性能消退,显现性幼稚型,即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性功能低下,女性无月经;

肝脾肿大,贫血、嗜睡、肠炎性肢端皮炎等。

人体平均天天失锌,妊妇、乳母和月经期妇女,比此值大。

经常使用头发中的锌和血清中的锌作为评定锌营养状况指标,前者反映个体较长时刻内的营养状况,后者反映近期体内营养状况。

(1)参考摄入量

膳食锌的供给量与锌的利用有关,动物性食物锌的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

混合膳食锌的平均吸收率为20%,我国锌的每日供给标准:

成年男性,成年女性;

妊妇、乳母增加5mg,婴儿半岁以下3mg,以上5mg,1-10岁10mg,11岁儿童18mg。

(2)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是锌的良好来源,家畜肉含锌20-60mg/Kg,水产品15mg/Kg以上。

豆类较高,谷类次之,但利用率低,谷类发酵后,植酸含量下降,有利于锌的吸收。

蔬菜和水果一样含锌较少,牛奶中锌的含量也较低。

(三)碘(I)

成人体内含碘20-50mg,约20-30%的碘存在于甲状腺组织中,正常成人甲状腺含碘8-12mg左右。

其余散布在骨骼肌、肺、卵巢、肾、淋巴结、肝、睾丸和脑组织中。

碘是甲状腺素的必需成份,其生理功能要紧由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来的。

甲状腺素具有调剂人体能量代谢、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作用,增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能够激活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