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教师招聘常考中国古代教育家Word文件下载.docx
《海南教师招聘常考中国古代教育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教师招聘常考中国古代教育家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国之害"
但若"
无学"
,则国"
丧无日矣"
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
教亦多术"
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
一、对学习好的,"
如时雨而化之"
(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
二、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
三、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
四、对一般的,采取"
答问"
法,以释疑解惑;
五、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3、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
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
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他以撞钟为例,说:
扣则鸣,不扣亦鸣"
要求教师不要处于"
待问后对"
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
不扣亦鸣"
三、提出"
量力所能至"
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
深其深,浅其浅"
,使学生能"
浅者求浅"
,"
深者求深"
,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
四、强调学以致用。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
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
志"
和行为效果的"
功"
结合起来。
4、荀子(约公元前286-前238)名况,荀子一反孟子的性善论,首倡性恶论。
他以为教育在"
善伪"
中有巨大作用。
通过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客观努力,知力德积累而成,谓之"
积"
,圣人就是"
人之所积"
他还很重视"
渐"
,即环境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
和"
,就达到"
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
,就是说教育可以使人发生质变。
把人培养成"
士"
君子"
圣人"
在德育原则和方法上,荀子和孔孟相同之处甚至多,如他们都重视"
笃志"
内省"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其一,长虑顾远。
他以为人都"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
可是有些人偏偏去做坏事,招来"
危辱"
,这是他们没有受教育,只顾眼前利益,不能"
长虑顾后"
,不知为长远利益打算的结果。
其二,积善成德。
他主张人要终生积善,只有这样才有"
终乎为圣人"
的希望。
其三,培养德操。
荀子认为德育的最后目标在于培养德操。
他要求一个人要养成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德操。
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这些话和孔子的"
杀身成仁"
,孟子,的"
舍生取义"
是同义语。
荀子一方面看重教师,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
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有尊严有威信;
(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
(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
(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
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
5、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是西汉很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有名的教育家。
在德育方法上,他强调"
尽小慎微"
,采取"
众小成多、积小致巨"
渐以致之"
的方法。
他要求"
明于性情"
,要"
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
此外,他还强调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认为人犯错误往往是由于"
知之所不明"
虽有圣人之道,弗论不知其义"
所以他以为不学便不能成德,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
他还注意到"
积习渐靡"
的作用,要防止外物对人不知不觉的侵蚀。
6、王充(公元27-约97)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
在化不在性"
,重要的是教育。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又如"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
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
他还以竹木经过雕琢刻削可以成为器用,低下的土地可由人的"
埤增"
而成为高地作比喻,说明教育的可能性和人的可塑性;
以"
孔门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
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在王充看来,天下没有不可改变之性,没有不可教育之人。
只要"
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
,就是象尧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样的人,也是可以勉于为善的。
7、郑玄(129-200)是汉末有名望的经学家,也是当时杰出的教育家。
他把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从学术宗派成见中解放了出来。
他要求学生的言行,必须符合礼。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可见,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博文的同时,还要约之以礼。
在治学和教学方法上,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是在校注经学中,他严持客观态度,对后世两千年的学风影响很大。
二是郑玄是一个很讲究"
积学"
的人,他怕"
经验,就是要在"
博稽"
粗览"
时睹"
上下功夫。
所谓"
就是要在教科书上下功夫,知识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这方面;
就是要多读参考书,普遍浏览,以扩大知识面,便不要占时间太多;
是要选择一些精确可靠的资料,作为旁征博引之用,其参考价值较小,花时间也较少。
他认为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理解经学中有深奥道理,就能做到"
由多求一"
以一御万"
这就是他教和学的成功经验,其中寓有逻辑学中的"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方法的合理因素。
三是在教学中主要采取问难和记发式的教学方法。
他说;
乃复启发为之说,如此面则识思之深也。
这是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的新的发展。
8、颜之推(531-约590以后)是我国魏晋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撰写的《颜氏家训》是中国第一本论述家庭教育的课本。
他从实际出发,认为国家大约需要六种人才:
一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二是有修养的理论家和学者,三是有勇有谋卓绝善战的军事家,四是称职清白的地方官吏,五是出使不辱君命的外交官,六是精通兴建事业的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专家。
颜之推认为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严肃的课题。
他把儒家的"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他主张从"
胎教"
开始,并对"
提出严格的要求。
之法是否科学有待研究,但他重视幼儿教育是对的。
他认为一般人家没有条件进行"
,也要从婴儿期进行教育。
他主张"
父以教为事"
,但反对一味溺爱"
姿其所欲"
,把孩子娇惯成家庭的暴君。
少成若天性"
,以后再教育就困难了,就是打死也无济于事。
9、韩愈(768-824)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韩愈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
学所以为道"
,道即"
先王之教"
,主要是儒家仁义道德。
教育任务和内容,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德育,包括仁义道德等整套儒家伦理;
二是智育,有"
诗、书、易、春秋"
三是政治教育,包含礼、乐、刑、政等。
韩愈在教育方面还总结出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提出不少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学理论。
第一,要善于识别人材、培养人材。
他认为人材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识别和扶持,"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二,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思考。
韩愈有几句格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惰。
这是他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也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生动活泼。
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
第四,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
韩愈的《师说》是中国教育史的宝贵遗产。
它阐述了师道的重要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惑也终不解矣"
10、胡瑷(993-1059)字翼之,我国北宋初期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胡瑷终生从事教育,对教育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胡瑷讲究教学艺术,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认真备课,以身作则。
《宋史·
胡瑷传》说:
瑷教人有法,科条纤悉(细)具备,以身先之。
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
热爱学生,因材施教。
胡瑷"
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
从之游者常数百人。
注意直观教学,注意讲清要点,注意联系实际。
他在太学给学生讲《易》经时,为便于理解,常常"
引当世之事明之"
注重实地考察。
胡瑷说:
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于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
,才"
有益于学者"
的教育家
11、王安石(1021-1086)是我国历史中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中世纪的教育改革家。
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关键在于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
变更天下之弊法"
欲有足够的人才,必须由国家实行统一的"
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
的教育制度。
他把教、养、取、任四者联系起来,在四者之中以教为根本,养是教的继续,取和任是教和养的目的。
他针对时病,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以改革教育制度,使之为新法服务:
即自京师至地方皆设学校严选教官,教以"
礼乐政刑"
等为国所需之事;
保证士子的物质生活,约之以礼,裁之以法,朝廷力行提倡,以形成新风气;
推选贤能,审其德才,试以事功,然后给予适当的爵禄;
处之久而任之专,使得行其志意,以达成功。
12、朱熹(1130-1200)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生于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
变化气质"
,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则》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他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在小学的基础上,他还主张对学子进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学。
朱熹认为小学的特点是以事教,即"
学其事"
,教之以礼、乐、射、御、书、教及孝、悌、忠、信之事。
大学的特点是以理教,?
quot;
穷其理"
,晓之以致知格物及教悌之理。
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
他首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
立志"
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教师教学要"
专一"
,不可间断。
教学中他注意穷理与笃行。
穷理就是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学问,"
在即物以穷其理,理穷而后能尽其知"
笃行就是"
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
的实践功夫。
穷理与笃行并提,就是知行结合。
在教学中,他首倡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
主张教人有序,不可躐等,反复学习和学思相结合。
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耳"
朱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
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
教师"
只做得个引路的人"
指引者,师之功也。
这正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主张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积极方面教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13、陆九渊(1139--1193)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治学和教学方面提出了不少主张。
学须立志。
人唯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
学贵有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他常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
,并经常以"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要抓住根本,立乎大者。
他说,事有本末,物有大小,教学只有抓住根本,"
先立乎其大者"
,才能"
如鱼龙游于江海之中,沛然无碍"
熟读精思,优游涵泳。
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
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通顺的道理"
他强调读书要熟读精思,反对为贪多而不求甚解。
优游涵泳,久自得力;
泛观博览,不如少读。
14、陈亮(1143-1194)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热爱祖国的教育家。
陈亮主张要培养一代"
成人"
,这种人"
慨然有经略四方志"
,懂得"
伯王大略,兵机利害"
,有"
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要有胆有识,要有真才实学。
反对那种"
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
的教育。
在教学方法上,陈亮主张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反对脱离实际的闭门读书,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
只有"
东西驰骋"
,才能出"
多可用之才"
15、王守仁(1472-1528)是明中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致良知"
入手,通过教育,把个人的私欲灭掉,保存各人固有的天理"
良知"
,养成封建道德品性。
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
操于其心者,其动妄;
荡于其心者,其视浮;
歉于其心者,其气馁;
忽于其心者,其貌惰;
傲于其心者,其色矜。
王守仁从"
出发,在教学原则上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
一、重视躬行实践。
认为真知必须行,应在行动中学习,以求真知;
二、重视独立思考。
认为教学是要引导学者"
各得其心"
,学习贵于"
自求"
自得"
,学问要旁人"
点化"
不如自?
解化"
三、主张循序渐进。
他认为学习必须"
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四、主张因材施教。
认为教师教人如医生治病,要辨症施治,"
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16、王廷相(1474-1544)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
……壮大者已成驳僻之习,虽以正导,彼以先入之见为然,将固结而不可解矣,夫安能变之正。
故养正当于蒙。
他从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在教育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
一是提出人掌握知识必须从"
见闻之知"
开始。
教育者应使爱教育者接触事物、实地学习,才能认识事物,叫做"
接习"
二是认为知识是思与闻的内外结合面得的。
夫圣贤之所以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
三是主张思习结合以求会通。
他说,学习要"
思之精、习之熟"
能思之自得者,真;
习之纯熟者,妙"
四是认为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不能单靠说教,必须"
实历"
,即行的意思。
他以为能"
闭户学操舟之术"
为比喻,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还说: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
17、戴震(1723-1777)是清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在学习方法上,他反对生吞活剥"
食而不化"
的办法,要求自学、自得。
苟知学问犹饮食,则贵其自化。
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
学不足以益吾之智勇,非自得之学也。
犹饮食不足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